<p class="ql-block">凌晨五点零九分,列车驶入新疆地界。离哈密还有两小时,窗外的天色仍沉在靛蓝里——这时间若在内地,该是晨光初露的七点多,而此处尚属后半夜。 </p><p class="ql-block">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突然敲响车厢,声音穿透睡意: </p><p class="ql-block">“戴好口罩!出示行程码!”全车人如军训般齐整,几乎在灯亮的瞬间完成指令。我暗自惊叹:这一路,再没见哪个省份的防疫比新疆更森严。 </p><p class="ql-block">想摸手机拍下这些“大白”匆匆的身影,又怕一声喝止打破这份默契。有些画面,适合只留在心里——像哈密地表下的矿藏,不显山露水,却富得踏实。 </p> <p class="ql-block">这次回疆,包里没带礼物,只塞满吃食。母亲翻出兰州的板栗葡萄,笑骂: </p><p class="ql-block">“这不是背着石头过河嘛!”她总有些新鲜词儿——早年我给丈夫打工领工资,她说这是“锅里舀到碗里”。</p><p class="ql-block">我甘愿忍受她的霸道,但若她对父亲过分了,我便连哄带骗地周旋。母亲上当时的配合,与醒悟后的嗔怒,都是可爱的。 </p><p class="ql-block">同样的24小时,在新疆被抻得绵长: </p><p class="ql-block">- 午睡能酣畅两小时 ,</p><p class="ql-block">天光七点半才懒懒露面 </p><p class="ql-block">而内地的时间总像被谁撵着跑,连晨曦都来得匆忙。</p> <p class="ql-block">父亲术后体弱,却执意拄拐棍带我去楼下烧烤摊。他提着拐杖的样子,像拎了把扫帚。 </p><p class="ql-block">我耐着性子陪坐,直到他推来一串烤面筋:“你吃,他家烤的最好。”</p><p class="ql-block">本想敷衍,却在入口瞬间破功——这竟是走南闯北遇见的顶尖美味!</p><p class="ql-block">又加点几串,问父亲要什么,他摇头笑:“我不吃,你吃。香吧?”</p> <p class="ql-block">忽然发觉:“需要烧烤”的从来是他,此刻却成了我。</p><p class="ql-block">像圆规画了个看似闭合的圆,实则已转了360度—— </p><p class="ql-block">从陪老人解闷,到自己吃得欢欣。这甜丝丝的醒悟里,忽想起童年:父亲总带我们遍尝市井美味,包括那些“垃圾食品”。而我们,都健康长大。 </p><p class="ql-block">腹中哼起无声的歌:“有个市井老爹,是件多好玩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