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砖痕老,</p><p class="ql-block">燕尾掠晴空。</p><p class="ql-block">一厝形如"同"字巧,</p><p class="ql-block">百年风过荔枝红。</p><p class="ql-block">月照马鞍峰。</p> <p class="ql-block">访同安同字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厦门同安的莲花镇垵柄村,藏着一座独特的古厝——同字厝。它宛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今天,我慕名前来,探寻这座神秘古厝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还未走近,远远便能望见同字厝那红砖飞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它背依莲花山,右拥大企山,莲花溪从东南边潺潺流过,仿佛是大自然为它勾勒的一幅绝美画卷。垵柄村口的景观墙上写着“望得到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瞬间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踏入村子,便能看到几座闽南古厝一字排开,而同字厝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这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建筑,是近代同安“土皇帝”叶定国的故居。其布局灵感源自“同”字形态,从空中俯瞰,整座建筑恰似一个完整的“同”字,令人称奇。走近同字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红砖红瓦与白石墙裙,双曲金马鞍脊线条流畅,尽显古朴典雅之美。大门两侧的石刻作品精美绝伦,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门廊处还有“卍”形、菱形等彩色空斗砌装饰,色彩虽已有些黯淡,但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精致。进入古厝,前落是门厅与卫兵阁楼,虽历经岁月沧桑,仍能想象出当年这里的威严与热闹。穿过门厅,便是宽敞的中庭,中间的“一”字形亭楼格外引人注目。亭楼由12根柱子构成,两层卷棚顶,保留着传统闽南建筑的特色。底层全通透,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当年主人在此品茗纳凉、接待宾客的场景。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后界楼。这是一座两层欧式带外廊楼房,面宽九间,中为客厅,设一小门通后花园。楼上是主人的起居室,房间布局规整,木质地板虽有些磨损,但踩上去仍能感受到那份坚实。站在外廊上,微风拂面,可将庭院中的花草景致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同字厝不仅是一座美观的建筑,还是一座集住家与防卫为一体的宅院。整栋房屋的重要地方设有枪眼,护厝与主厝相连形成封闭空间,仿佛在默默守护着曾经的岁月。这些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生活气息。回首同字厝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守护着一方土地的记忆。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闽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