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做好作风建设“大文章”

拱桥321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一面镜子,最能照见一个人的品格与操守。在作风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当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以“慎微”的精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br> 小事小节是品格的试金石。东汉时期,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流传千古。当王密深夜怀揣十斤黄金前来拜见时,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断然拒绝。这个发生在夜色中的小故事,彰显的正是为官者的大节。今天,我们的一些干部却常常在“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这样的小事上失守,最终酿成大错。历史与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小处不慎,终失大节。<br> 小事小节是作风的晴雨表。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连一支牙膏都要用到挤不出来为止。这些生活细节展现的正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反观当下,一些干部在办公用品上铺张浪费,在公务接待上超标逾矩,这些“小事”上的松懈,反映的是宗旨意识的淡薄。作风建设正是要从这些具体而微处着手,在一点一滴中涵养清风正气。<br> 小事小节是防腐的第一道防线。明代清官海瑞,连为母亲祝寿都只买了两斤肉,被时人传为美谈。这种“小题大做”的严谨态度,正是抵御腐败侵蚀的最佳屏障。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防范“微腐败”,警惕“小意思”演变成“大问题”。只有守住第一次,把好第一关,才能在糖衣炮弹面前立于不败之地。<br>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小事小节中的坚持,积累的是人格力量,彰显的是政治品格。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祸患常积于忽微”的警觉,在小事上严格自律,在小节上防微杜渐。唯有如此,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行稳致远。让我们从小事小节上守起,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谱写作风建设的新篇章。(拱桥镇陈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