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伊演绎《茶花女》,余韵绕梁如苏词萦水

徐虹

<p class="ql-block">不久前,我与先生有幸获邀,踏入保利剧院,沉浸式观赏了由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精心呈演的歌剧《茶花女》。这部经典之作由意大利歌剧巨匠威尔第于1853年,取材法国著名文豪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对于未曾涉足原著的我而言,此次观剧恰似久旱逢甘霖,弥补缺憾,天赐机缘。</p> <p class="ql-block">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巴黎。社交名媛薇奥莱塔因钟情山茶花,得“茶花女”雅称。她虽身处风月场,内心却如“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纯净美好。一次邂逅,她与青年阿尔弗雷多借《饮酒歌》情定终身。阿尔弗雷多的父亲老阿芒担心影响儿子前途和声誉,不能接受风月场的“茶花女”作儿媳。薇奥莱塔应老阿芒的恳求,也为爱人的前途考虑,佯作背叛,重归欢场。阿尔弗雷多蒙在鼓里,当众羞辱她,令本就肺病缠身的薇奥莱塔身心俱碎。直至她生命垂危,老阿芒才道出隐情。待阿尔弗雷多心急赶回,却只能在薇奥莱塔《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婉转悲歌中,眼睁睁看着爱人香消玉殒。这部持续三小时、分为三幕四场的歌剧,将一段凄美爱情悲剧铺陈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借图)</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观剧前我满心忐忑。一来歌词皆为意大利语,而我又未曾读过原著译本,生怕如雾里看花,难悟深意。二来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对遥远的十九世纪异国巴黎,以及那位神秘的“茶花女”,不确定能有多少共情。但当我走进剧场才发现,之前的种种担忧纯属多余。剧场前方设置的歌词字幕,翻译言简意赅,生动传神。我只需一边观看字幕,一边聆听演员动人唱腔,便能体会剧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能穿越时空隧道,置身浪漫哀愁交织的旧时代。</p> <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饰演茶花女的戴梓伊,她完美继承了著名歌唱家父亲戴玉强的优秀基因,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她的高音不仅极具穿透力,而且融入了许多细腻的颤音,使得她的高音听起来婉转悠扬,韵味十足,与剧中如泣如诉的悲剧情节相得益彰,将茶花女这一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借图)</p> <p class="ql-block">(借图)</p> <p class="ql-block">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迄今观赏过的所有歌剧中,体验最为美妙的一次。搁笔之际,戴梓伊饱含深情的颤音,仍在耳畔萦绕。这场跨越国界与时空的艺术盛宴,从忐忑到沉醉,从陌生到共情,余韵悠长,恰如苏词“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所描摹的,令人回味无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