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13日,第一天。<br>从北京清河火车站坐高铁到呼和浩特市。</h3> <h3>清河火车站,建于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京张铁路建设首批车站之一,因建于海淀清河镇而得名; 1906年车站建成,时为京张铁路沿线一座三等小站。2016年11月升级改造并停办客运业务;2017年5月,清河车站被认定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017年6月,新清河站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清河站投入使用。</h3> <h3>呼和浩特站,原名归绥站,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车站东街,为呼和浩特铁路局一等站,主要连接京包铁路和京包客运专线、呼哈铁路和呼颚铁路。</h3> <h3>阿拉坦汗雕像是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为纪念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拉坦汗而建的纪念性雕塑,于2011年9月由企业捐资落成于大召广场中央。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17世孙,明代土默特三万户首领,是土默川军事经济发展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也是蒙汉友好关系的开创者。</h3> <h3>这是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h3> <h3>宽巷子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百年美食街区,起源于清代"和合桥"地区,现存建筑已逾百年历史。该街区回族人口占比约70%,沿街商铺以伊斯兰风格建筑为主,集中了烧麦、羊杂碎、焙子等传统回族特色美食。</h3> <h3>7月14日,第二天。<br>从呼和浩特市坐飞机到呼伦贝尔市。</h3> <h3>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机场路;距离市中心14.3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航空枢纽。</h3> <h3>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道机场大街,西距海拉尔区城区和鄂温克族自治旗县城3千米,为4D级国际支线机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航空口岸。</h3> <h3>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以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拥有海拉尔、满洲里两个国际航空港,对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毗邻,是中国仅有的一座中俄蒙三国交界城市,拥有满洲里、黑山头等8个国家级口岸。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呼伦贝尔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仅有的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地区、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和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h3> <h3>7月15日,第三天。<br>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整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一亿四千九百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3.33万公顷。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呼伦贝尔草原是众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在世界史上占据较高地位。</h3> <h3>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境内,地处大兴安岭西北侧,额尔古纳河东岸,总面积为12.6万公顷,属于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的滩涂地。额尔古纳湿地景区为额尔古纳湿地一角,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镇西北郊,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称号。额尔古纳湿地,是亚洲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中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系统,享有“亚洲第一湿地”的美誉,是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繁殖地。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壮丽,河流、湖泊与植被四季变换,美不胜收,而且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娱乐活动,如观鸟、摄影和生态探险等。游客可在此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探索湿地生态的奥秘,享受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h3> <h3>入住蒙古包</h3> <h3>黑山头日落</h3> <h3>7月16日,第四天。<br>186 彩带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边防公路 186 公里牌处 ,其独特的命名便源于此。</h3> <h3>满洲里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h3> <h3>满洲里国门景区是满洲里市标志性的旅游景区,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边境旅游区于2016年10月正式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满洲里国门现为第五代国门,建于2008年,总宽105米,高43.7米,厚度46.6米,共八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中国41号界碑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的中俄边境线上,是1993年中俄勘界后设立的重要标志物。界碑采用花岗岩材质,面向中国一侧镶嵌国徽,高度1.2米,宽度0.4米,厚度0.25米。</h3> <h3>7月17日,第五天。<br>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呼伦湖属额尔古纳河流域湖泊,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湖面海拔545.3米,总面积2315平方公里(一说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8米,平均水深为5.7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地区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肾”之称,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呼伦湖及其周边水系于2002年1月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11月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h3> <h3>7月18日,第六天。<br>告别呼伦贝尔,坐飞机返回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