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题记:2024年3月4日,自由行北京飞抵达三亚,去陵水崖州大东海亚龙湾,到琼海万泉河景区博鳌河口,再去万宁热带雨林公园,到儋州海花岛,走海口,老街风炉岭火山,18日从海口乘机回京。</b></p><p class="ql-block"> 海南菜式样丰富,海鲜和特色小吃很多。在琼海维也纳酒店附近十字路口附近,有家餐馆制作猪脚饭和烧鹅饭,各式蔬菜搭配味道与广式饭菜类似。</p><p class="ql-block"> 琼海路边还有很多小食摊,客人坐把櫈子,不大的摊位摆满了各式调料蘸料,一碗米饭倒扣在盘子上,再随意点道烧鹅卤肉和蔬菜,价格也不高,吃得很舒服。</p><p class="ql-block"> 辣汤饭据说是海口早年出海归来人们上岸以后的一种普通饭食,现在海口骑楼老街不少这样的馆子。一碗猪杂白萝卜汤粉,再单盛一碗米饭,加一盘青菜一盘炒鸡蛋,辣味有了,也有了海口过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陵水酸粉也很有特色,用酸菜猪肉等精心调制的热汤,浇在熟透的米粉上,酸爽顿时打通七窍,刺激着人们大口嘬粉,一片快乐的吸溜声响遍全城,报道海南早晨的开始和生活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吃海鲜绝不可少,短时间要想吃到多种海鲜,有人推荐海鲜锅。各色海鲜集合到一处,有点像东北的乱炖。店家做得快,客人吃的样数多,谈不上好坏,也说不清寡淡,就是一锅解千愁。如同参团的几日游,急急忙忙地走,稀里糊涂地看,反正是去看了。</p><p class="ql-block"> 与此相反,单点几道绝佳海鲜请大师烹制,味道那就大不同了。那是大海的香甜,海南的味道,也是留在唇齿间久住不去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海南汇聚了各地来者,也汇聚了各地的吃食。在海花岛各地到海南过冬的人们,几乎可以吃到所能想到的天南地北不同地方的饭菜,东北大包子可劲造,完了来一碗大碴子粥溜个缝,抹嘴出来还有3元一根大油条,不远处还有麻辣口味抄手一碗12元。</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到了市场,一条街上卖什么的都有,鱼肉蔬菜副食馒头大饼面条米粉,看不出这里与内地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在遥远的陕西西府凤翔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其中姑娘手说的是凤翔女子多才艺,心灵手巧会编织,她们采集麦秆可以编织出活灵活现的手工艺品。这个“姑娘手”到了海南成为专做陕西地方美食的连锁店,肉夹馍油泼面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油泼面上来,不善言笑的店员紧跟着送来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还会用带着海南方言的普通话,叮嘱油泼面一定要搅拌开来,一定要充分地搅拌才出味道,并用手指着桌上的小蝶,告诉吃面最好就着大蒜,俨然一位资深老陕面客的教导做派。恍惚间像极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中女子的可人与曼妙,只是</span>觉得不对乡音,没有大嗓的秦腔。</p><p class="ql-block"> 大众餐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地方开放的象征,不拘泥狭隘的饮食,没有偏执地排斥各种美食,体现了这个地方的包容精神。对于个人而言吃遍天才能行走天下,或者说只有可以吃遍天下才可以活的自在,才能随心所欲去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获得新知新交,开拓视野创造新天地。一个出门吃不惯的人,很难行的远,胸怀广阔。</p><p class="ql-block"> 嚼食槟榔算是海南的一种习惯,三亚琼海陵水等地很多街边小铺售卖槟榔,店家有时还会在现场对槟榔做简单地切削加工。陵水槟榔据说最佳,当地年节时还有给年长者送槟榔的习俗,据说一般不适者莫要轻易尝试。</p><p class="ql-block"> 对于岛外的旅游者来说,海南是热带水果的天堂,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新鲜美味。同一种热带水果,在海南吃与内地的味道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在海南买的这些水果成熟度很高,尽显本味至真。如果运往内地只能早些摘下,让果子在多天长途运输过程中成熟,树下成熟水果的口感远不及树上成熟的水果。</p><p class="ql-block"> 为了满足短暂来海南的人们获取新鲜海南水果的味道,不少水果摊可以给客人发航空包裹运送水果,客人现场选购不同的水果打包装箱,几乎可以在客人到家的同时收到新鲜的海南水果。</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海南岛游记系列(之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