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小的美篇

邓小小

<p class="ql-block">和编辑余美女的关系是吵完和,和完又吵,彼此挂电话的时候不下二三,对方估计也没见过我这样硬茬,过去改广告文案留下的暗疾到现在都没自愈,好在对方是谈判高手,相约成都面谈,于是就有了2025年成都之行的由头。</p> <p class="ql-block">不记得那一年了,和朋友Y去成都看家具展,那时办展成都比广州、深圳差一截,展馆设施管理、产品设计质量都不太成熟,唯一让我佩服的是“培训”业,我们在场馆外面远远就看见一个年轻人被一群从簇拥着,一身西装,绕着小广场跑了几圈就进了会场,我们跟着进去听了一场营销课,打鸡血那种,那些年没有自媒体,淘宝都还没起步,我就奇怪一个年轻人那来的能量鼓动现场这么多人的情绪。</p><p class="ql-block">那些年成都制造业没那么发达,服务业还是可以。 </p><p class="ql-block">去店里买东西,尤其是服装,销售人员会老师老师地叫我,觉得有趣,老-撕、老-撕的成都音,到现在遇到场合都能学上几句。</p> <p class="ql-block">这道菜叫烧白,又叫夹沙肉,目测有十块,小时候去吃坝坝席,每人只有一块,夹完放到碗里这道菜的程序走完才又上新菜,成都朋友宴请点了这道菜,一口气吃了不少,朋友还忐忑是否合我的意,内心腹诽“正合朕意”。</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次去成都应该是2018年,酒店开业去看一下那年的成都食品博物会,草台班子,几家冷琏,知道了什么都没有玩概念也能开展会。</p> <p class="ql-block">这次除了跟编辑部“死磕”,还有三大任务,1:到大邑县批判大地主刘文彩,寻找土地革命的意义。2:回川南泸州去寻找半个世纪前被爸妈抛弃的家。3:去西昌。</p><p class="ql-block">批判别人家,接纳自己的家,再去爱国家。总结一下此行目地和动机。</p> <p class="ql-block">三线记憶总是绕不开的话题,绿皮火车的标语有时空隧道的穿越感。纳溪用这样醒目的广告牌欢迎我这个第一次回到出生地的游子。</p> <p class="ql-block">泸州、纳溪、李子林、打渔村是关健词,因李子林分上李子林和下李子林,寻找五十多年前的家颇费周折。妈妈回忆当年应该是2号楼,可周围的环境与描述不符,致电去年才回来过的南京的罗姨,最终确定是打渔村7号楼2楼右边户,见到了在此出生,却从不在记忆里出现的我的第一个家。我妈多年的碎碎念终于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回家内心是有仪式感的,特意选了件红色纱裙,多年前DIOR限量款,想表达出走半生归来面目全非的即视感。</p> <p class="ql-block">几个并不相干的人围坐在一起各吃各的,硬是把中餐吃成了西餐的排面,寡淡的豆花,寡淡的白饭,一碟猩红的辣椒油,埋头苦干,互不越界,吃饱为原则,加一个抄菜感觉都是炫耀,这就是有名“合川豆花”的讲究。应该是全球中餐里成本最低的饱食方式,是饥饿年代留传下来的生活印记。</p> <p class="ql-block">尧坝和分水两个古镇之间选择去分水古镇,原因竟是因为这里有间琼瑶书屋,想像着一杯咖啡或茶可以混一下午的慢节奏。</p> <p class="ql-block">雨中游泸州分水填,一般般。慕名而去的琼瑶书屋走到巷尾才看到,还是一个年轻女孩指的路,进去几个老人围到打麻将,问老板:你的书唉?老板往屋头一指,架子上乱七八糟堆着,到处都是灰,还有文化站挂的书法作品什么的,知道是什么路子,被小红书坑了。</p><p class="ql-block"> 意外发现一家有品的油纸伞店,店家是父子两人,分水镇有多家传统的伞厂,这家是父亲制作,儿子设计销售,网上卖得不错,蓝伞正要寄走,我打开发现和今天的着装匹配,伞架的骨尾加了一圈流苏吊坠,撑开有“仗伞走天涯”的江湖侠义,邀小帅哥帮我拍几张照,他乐意配合,友情出镜帮他打个广告[偷笑][偷笑][偷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纳溪有名的椒麻鱼吃到了110元一盆,不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市中心最有名的“猪儿粑”也吃到了,吃了四个。</p><p class="ql-block"> 邻座的泸州老乡只摇头,说只能吃两个,我解释说:我从来没有吃过。[偷笑][偷笑][偷笑]</p><p class="ql-block"> 走了很长一段路,去看两江汇合,(沱江和长江)想像的很壮观,其实看不出个所以然,但是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和同学多年的约定,要去一次西昌。成都—冕宁,冕宁—麻叶林村。</p> <p class="ql-block">我母亲毕业分配差点就到这个城市,西昌一直有印象,真正来到才知道这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喜欢城市的干净,清凉,紫外线高物价却不高,彝族小伙和姑娘的黑皮肤高鼻梁。</p><p class="ql-block">拿了两怀饮料到民宿屋顶去拍片,我是无惧紫外线的,黑就黑,被人嘲笑秀美腿,秀就秀。</p> <p class="ql-block">邛海网红打卡地商业美拍,几分钟间隙摄影师指挥我走过去,走过来,挥挥手,耸耸肩,拍完选了2张。</p> <p class="ql-block">小红书推荐选择了西昌大石板村“拾间.山院”民宿,价格适中,小院环境优雅,前台接待很暖心。晚上一行准备出去吃饭,门口一众人正在烧烤,路过点头打招呼,问了一句:谁是老板,酒店不错!”结果被邀请一起啤酒烧烤,我们4人挤进了饭局,天南地北的听他们聊,男女老少都是西昌当地的艺术家,行一段路,听一段故事。。。推荐这间花庭画境的美宿。。。</p> <p class="ql-block">道路没有闭环,生活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感恩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