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月十六日午后,我与孙子錡錡走进辽宁省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这座恢弘的殿堂,如同一位沉默而渊博的老者,稳稳承载着东北大地的厚重史诗。刚一入内,千年光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丰富而精妙的文物阵列,在柔和灯光的映衬下静静诉说;生动逼真的历史场景还原,则如打开的立体书页,将沉睡的古老文明瞬间唤醒。</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此次博物馆之旅,不仅让我与錡錡共享了一段沉浸于历史长河中的珍贵亲子时光,更让我们在千年文物与斑斓壁画间亲手触摸到了文明的脉搏。我们一同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感受着华夏文明的深厚根基与生生不息的力量。这趟旅程,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在亲子心灵间架起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方能更好理解当下,也更有力量拥抱未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走进馆内,“满族民俗展”以华美的金色浮雕与古朴的木质展板,生动重现了绚丽多彩的满族服饰与韵律独特的传统舞蹈风采。錡錡被深深吸引,尤其对那些精致的旗头和寓意吉祥的图案花纹好奇不已,对满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区还特别设置了引人垂涎的环节:精致的满族饽饽模型琳琅满目——晶莹剔透的萨其马、色泽诱人的豆面卷、形态各异的苏叶饽饽,生动展示了满族特色点心文化的魅力。一旁的图文介绍更延伸至昔日宫廷盛宴上的珍馐——满族八珍,包罗山珍、水珍、草珍、禽珍等32种珍贵食材,令我们得以窥见满族饮食文化的高峰与独特讲究。继续前行,一组技艺精湛的木制雕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人物动作逼真,神情专注,仿佛正在奋力推磨、细心搅拌竹桶,完美复刻了古代手工劳作的艰辛与智慧。站在这些展品前,空气中仿佛弥漫着饽饽的甜香与八珍宴席的隆重气息,我们仿佛完全置身于那个烟火气十足、古色古香的年代,亲历着古人从日常饮食到辛勤劳作的鲜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移步至“古代生活场景”展区,一幅鲜活的古代市井风情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粗粝的木质长桌旁,神态各异的人物塑像围坐交谈,仿佛正传递着千年前的市井闲话;一旁精心搭建的茅草屋市集,檐下仿佛还飘荡着旧时的叫卖声,陶罐、石磨、货担等道具散落其间,每一处斑驳的痕迹都浸染着岁月的烟火气。这并非冰冷的模型,而是一个被时光魔法瞬间凝固的、热气腾腾的古代生活切片。</p> <p class="ql-block">祭天、祭山神、祭祖先神,是满族传统信仰的核心表达。祭天,多在庭院立“索罗杆”(神竿),以洁净的五谷、牺牲敬献苍穹,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体现对宇宙主宰的至高崇敬。祭山神,则于山林要隘或家中神位前虔诚祝祷,感念山林赐予猎物与资源,护佑族人出入平安、狩猎丰收,是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依存。祭祖先神,最为日常庄重,于西墙神龛供奉祖先影像或牌位,按时节焚香叩拜、讲述家史,既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追思,更凝聚着家族的血脉认同与精神传承。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满族人民沟通天地、感恩自然、慎终追远的信仰图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随后,我们步入“敦煌历史与文化”展区的核心地带,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隧道。眼前,精心复原的巨大壁画与详实的展板交相辉映,共同诉说着千年莫高窟的辉煌与沧桑。壁画上,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瑰丽夺目的色彩扑面而来——朱砂的浓烈、石青的深邃、金粉的华贵在灯光下流淌。画中人物神态鲜活,衣袂飘飘:有虔诚礼佛的供养人,神情庄重;有手持乐器的飞天乐伎,裙带当风,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壁而出;还有佛陀菩萨的慈悲面容,宁静而深邃。最令人屏息的,是那些凌空飞舞的“飞天”,她们身姿曼妙、裙裾与飘带如流云般舒卷飞扬,轻盈地穿梭于层叠的亭台楼阁与繁复的忍冬卷草纹饰之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满壁风动的梦幻境界。壁画下方,斑驳的墙体和细腻的线条、晕染的技法清晰可见,无声地展示着古代画匠的精湛技艺。周围的展板则图文并茂地解析着壁画的题材、历史背景和保护历程,让这些沉默的艺术瑰宝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置身于此,游客们无不驻足凝望,低声赞叹,或俯身细看壁画肌理,或对照展板深入解读,完全沉浸在敦煌艺术撼人心魄的魅力之中,深切感受到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血脉与不朽的艺术传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最后,我们来到“古代辽宁”展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展区不仅展示了辽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的辉煌实证,更架起了一座连接考古发现与上古神话传说的桥梁,让我们在物质遗存与精神传承的交汇处,触摸到了中华文明最初的脉动与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今28万年前,人类开始在辽宁大地繁衍生息,逐渐从蒙味迈入文明。距今五千年前,红山先民创造的文化预示着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秦汉以来,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族此消彼长,先后建国,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交汇中走向融合,创造出丰富的历史与的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錡錡认真聆听我讲述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