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刘兴武)的美篇

老兵(刘兴武)

<p class="ql-block">  我的”文玩"</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把玩核桃盘手串,大都是闲来无事把玩着爱不释手的这些小物件,更有人盘玩时还专门带着白手套和小布袋。据说那是佛教信徒担心玷污了”念珠"才那样精心,甚至进浴室或入厕前都得把手串取下收藏好怕沾上晦气冲撞了灵气。</p> <p class="ql-block">  幸好我不是佛教徒,也没那么多讲究,只是喜欢而己。以前很难理解这些,甚至一度反感厌烦,觉得这玩意很无聊毫无意义。然,自打退休后不经意间在把玩中发现手串在"文玩"圈里玩友手中却是爱不释手的宝贝,就象抱养小宠物一样是专属于自己的“文玩"。</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去单位和每天散步必经的林荫小道。</p> <p class="ql-block">  啥叫”文玩",大多人还不一定说得清,我也是查过”百度"之后才略知一二。"文玩"在古时专指那些与”文房四宝"息息相关的用器,如笔架、笔洗、卷筒、墨床、臂搁、戒尺、镇纸、印章、印盒、砚滴、手绢等。这些文具常放置在书房的案桌上不单是为了实用,还兼具装饰欣赏价值,于是在制作上逐渐向工艺品的方向演变。</p> <p class="ql-block">  把玩时大多都是在家里或无人清静的地方,友们聚会偶尔也带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  因不便随身携带,后来又有一些小巧玲珑的精制把玩品如手球、核桃、手串、扇子、墨镜、拐杖等,这些随身物件都成了文人墨客不离身的常与琴棋书画、名香名茶等活动相生相伴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到了现在,”文玩"的范畴早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房用品了,可以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把玩小物件或工艺品,”文玩"圈内的许多玩友在评论区里称把玩”文玩"可以彰显主人的某种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我戴手串的寓意是:左戴金丝海柳,纳气聚友;右戴金刚菩提,驱邪御敌。</p> <p class="ql-block">  我不敢苟同这一说法,凡事没有绝对,我认为大多还是追风。生活好了,衣食无忧,免不了会追求一些休身养性的生活方式,有时佩戴手串也有特殊寓意,我便是其中一个。比如喜欢晨起打太极运动己成了我的日常生活方式,遇有授拳活动时我便会戴上手串旨在方便新拳友在习拳中识别我的左右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把玩的金丝海柳手球和手串。</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把阮的一对核桃和金刚菩提手串。我选择金丝海柳和金刚菩提手串作为”文玩"存属巧缘,单从五行上讲二者属金,附合我的生辰八字命相属水(金生水)对我而言”此物养人"。</p> <p class="ql-block">  有玩友建议”戴单不戴双"寓意戴双似手铐,担心招吃官司,另有人说不信佛戴手串比不伦不类,我更偏信自己”喜欢就好,心静皆无"。</p> <p class="ql-block">  起先对”文玩"只是一种好奇,主要是用来打发时间,辅助诵念《易经》六十四卦和”中医经络名称等以及背记将帅名录之用。日子长了就会发觉这些”文玩"陪伴在身边不仅是一种缘分似乎包含着一些美好的寓意,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与”文玩"之间独特的互动交流方式。</p> <p class="ql-block">  和邻居玩友聚会时偶尔也戴上“文玩"。</p> <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时间的把玩和佩戴,这些”文玩"还会在颜色和光泽度上发生变化,应该说它们是与主人紧密相连的,一是陪伴主人一道能够留存岁月的痕迹,二是不离不弃陪伴主人经历喜怒哀乐,三是默默无闻年复一年的陪伴着主人见证时光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这下可以放心了!据说假海柳放入水中不会沉底的。但还是不大托底,因为这是在街滩上从100元砍价30元到手的,更可怕的是现在的造假仿真技术太厉害了,防不胜防。</p> <p class="ql-block">  ”文玩"的材质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分不清很容易踩坑,尤其是网购或街边小滩上大都是硅胶塑料等高仿,就拿大家喜欢的金丝海柳来说,它来自夏威夷东太平洋一种稀缺的珊瑚,因型似柳而得名,又因其身透着金丝荧光被誉为”金丝海柳“,辨其真伪只要放入水中沉底为真。其次是”大金刚"菩提籽产自尼泊尔和马来西亚稀少树种,市面上大都是以赤道附近生长的"落地红"充之。无论出自何处,有一点无可否认,就是从选料和精雕细琢的制作过程都是追求高品质,高水准,我认为能够上眼结缘是第一,能长久相伴是唯一。</p> <p class="ql-block">  每天晨起与拳友们坚持晨练太极一个半点。</p> <p class="ql-block">  我要说的是,在变老的路上有太极陪伴,生活中有文玩相随,我喜欢这些传统生活方式可不单单是为了跟风,更不敢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喜欢太极是为了强身健体,喜欢”文玩"就象前面说过的打发时光,诵念《易经》和将帅,背记中医经络等,朝夕相随把这些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玩伴更是一种心性的修养方式。这,才是我对手里这些”文玩"真正意义上的把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