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我先生作为一名已退休的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先烈的敬仰,决定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再现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展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家国情怀。让我们的下一代永远铭记祖国悲壮的历史与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先生首先想到的是抗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首歌:</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p><p class="ql-block">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p><p class="ql-block">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p><p class="ql-block">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p><p class="ql-block">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p><p class="ql-block">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p><p class="ql-block">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p><p class="ql-block"> 根据歌词,先生经过十多天的构思与半个多月的创作,他首先完成了第一幅抗战作品《游击队之歌》210x125公分:</p> <p class="ql-block"> 画面分成三个层次,人物由近渐远,如千军万马,声势浩大。细看,最前面坐着的狙击手沉着冷静,叉腰的指挥者果断自信,身后的大刀汉则横眉冷对,而处于画面中央的双枪女将,更有家国情仇在眉间。 每个人物都性格各异,栩栩如生。而画面中的许多日式机关枪,德式冲峰枪,都代表了战斗中的缴获。其次,山的巍峨,松的坚毅都给画面增添了坚强不屈,英勇抗战的精神内涵与民族意志。</p> <p class="ql-block"> 先生画这幅画的过程中曾几度泪目,他说,同样是人,他们生活在祖国的苦难年代,没有吃没有穿,饱受侵略之苦。凭着不屈的灵魂甘洒热血,甚至牺牲生命为家国而战!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太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第二幅作品,描述的是苏州一次著名的抗日战争:浒墅关大捷</p> <p class="ql-block"> 《夜袭浒墅关》160X96公分, 此画描绘的是为 1939年6月24日那天深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新四军第六团组建的江南抗战义勇军,在苏州浒墅关火車站,全歼日军三十多人的英雄抗战故事。</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战士们英勇奋战。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倒地的日式武器和日本旗,象征着日军的溃败和灭亡。这真是:</p><p class="ql-block">义勇夜袭灭倭寇,</p><p class="ql-block">吴关大捷振国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热天的,我真的要道一句:先生,你辛苦了。可他却说:“小时候就喜欢涂鸦打仗的画画游戏,打到最后,坏人死光光,画面涂得一片狼藉,心里好开心呀!想不到七十六岁了,还再来过把瘾。”</p><p class="ql-block"> 十足一个老顽童!</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第三幅抗战作品描述的是抗战中三位著名军事将领,陈毅和粟裕大家都熟悉,另一位是朱履先。题目为《革命挚友 肝胆相照》150Ⅹ96公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朱履先(1884-1965)江苏黄桥镇人,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将领、辛亥革命元老,历任清军管带、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民国29年回黄桥历任各地县长,不仅积极带头为新四军抗日捐钱捐物,还召开各地乡绅大会,为新四军抗日捐粮捐物,真可谓雪中送炭。由此与陈毅、粟裕等高级将领建立了深厚友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画作采用水墨写意手法,皴擦点染,气韵生动。陈毅、朱履先、粟裕三位将领姿态各异,各俱风采,人物精神气宇轩昂,正气凌然,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先生的第四幅作品《冲山岛突围》150X85公分:</p> <p class="ql-block"> 冲山岛突围是苏州太湖游击队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1944年9月9日,中共苏西县县区干部、游击队员、民兵骨干共55人在冲山岛举办民兵骨干训练班,因叛徒告密,300多名日伪军包围冲山岛,企图一举扑灭太湖地区的抗日力量。太湖游击队和民兵骨干等在中共苏西县委书记薛永辉的指挥下,分散隐蔽在湖边的芦苇丛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31人壮烈牺牲,最后24人成功突围。这真是:</p><p class="ql-block">冲山围剿悲歌处,</p><p class="ql-block">浴血抗战浩气存。</p> <p class="ql-block"> 7月17日上午,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四幅抗战作品,参加了苏州革命博物馆举办的《浓墨绘戎耀,重彩写今生》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老兵书画展,抗战英雄的丰功伟绩又一次彰显于今,令参观者振奋感慨!为此,先生甚为欣慰。</p> <p class="ql-block"> 其中《游击队之歌》、《浒墅关大捷》、《冲山岛突围》三幅作品将被革命博物馆珍藏,《革命挚友 肝胆相照》先生也赠送于朱履先孙子朱亚伟先生永久珍藏。</p> <p class="ql-block"> 书画展上,另有五幅人物写生肖像画,为八十年代先生年轻时为苏北抗日老区所作的人物写生,其中一位老奶奶,为她画像时还告诉先生说,抗战时期,时逢新年,陈毅首长还为她家和乡亲们写春联呢。</p> <p class="ql-block"> 五位苏北抗战老区的农民形象,憨厚质朴,独特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联想到老区人民骨子里的坚毅与善良,正是由于他们在敌寇面前勇于奋起,拿起武器,保家为国,才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在此,向抗战时期的家乡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写于无心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