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7日早上7点半从奎屯虹桥宾馆出发到老君庙。大家都叫导游迟一点出发,因为昨天太晚了。可是导游说时间已安排就不要改变,否则后面的行程完成不了。</p><p class="ql-block"> 老君庙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山路处。建有灵官殿、玉皇殿、老君殿,两侧有文昌殿、财神殿等。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承载着汉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融合历史。</p><p class="ql-block"> 立于天山脚下的老君庙,香炉中缕缕青烟袅袅攀升,仿佛将尘世纷扰也一并托向碧空。指尖轻触微凉的香柱,看火星明灭,忽觉这方天地早已将千年的道法化入山风——吹过飞檐铜铃的清响,拂过殿前古柏的苍痕,最终落在躬身低眉的刹那。 </p><p class="ql-block"> 殿内神像垂目不语,却自有威仪穿透光阴。跪拜时掌心贴垫,地垫的温暖漫上心头,恍惚听见道士诵经声与远处天池水声交融成韵。原来“道法自然”从非虚言:此处一砖一瓦皆与雪山共生,一叩一拜俱是山河回响。 </p><p class="ql-block"> 香灰坠入炉心的瞬间,忽然懂得道家为何说“守静笃”。闹市中的焦虑被山风涤净,唯余钟磬声在血脉里荡开涟漪。</p><p class="ql-block"> 离殿时回望,见飞檐勾住流云,恍然自己亦成了天地呼吸间的一粒微尘——踏出山门时,竟把半生浮躁卸在了石阶上。 </p><p class="ql-block"> 踏过门槛,将未尽的祈愿寄于山巅白雪,而神明早已将答案写在风中:低眉是敬畏,抬头见苍穹。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点30分离开老君庙就去吃“九碗三行子”。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宴席形式,因九道菜用相同大小的碗盛装并摆成三行三列的正方形而得名。不过,再好吃的菜都比不上我自制的“遵义辣椒”好吃。</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到楼下买了些牛肉,算是来新疆作贡献吧! 12点离开饭店,前往天池。</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到达天山天池门口,乘坐观光车缓缓在山脚下前行。路旁一弯清澈的溪流涓涓流动,周边的植被郁郁葱葱,十分养眼。与旁边略带浅黄色的山坡对衬,你会感谢这些水带来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车行45分钟后,山路渐陡峭,观光车如虔诚的信徒,盘绕山腰而上,向着雪峰和传说缓缓攀登,这时,山腰的植被苍翠欲滴,你也会感叹大自然的偏袒。</p><p class="ql-block"> 下车,顺着林间小道往上行10分钟。终于,眼前豁然开阔,天池毫无保留地铺展在我的眼前——那哪里是湖水?分明是博格达峰倾注于人间的一泓琼浆,蓝得让人舒服,又净得使人不敢惊扰。和塔里木湖相比,这里更温柔,秀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波轻舔岸边的鹅卵石,那节奏让人想起哈萨克牧人古老的冬不拉弦音——原来连风经过松林的沙沙声,都是天山在给天池唱摇篮曲。四</span>周的群山如肃穆的守护者,峰顶积雪覆盖,阳光慷慨洒下,竟像是给雪峰镶上了闪亮的钻石边。微风轻轻拂过,送来一股凛冽的甘甜气息,仿佛雪山的气息就在鼻尖缭绕。霎时之间,我的心被抽空又填满,天地无言,唯剩这片浩瀚碧水在血管里奔涌。人们纷纷在天池旁边拍照留影,我们四人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到了4点50分,我们还想绕着天池边走走边,呼吸呼吸天山氧吧的空气。这时天空下起几滴雨,沿着天池旁的道路徐行,两岸云杉笔直刺向苍穹,墨绿的针叶泛着釉色,树皮皲裂成青铜器般的纹路。空气中浮动着松脂与雪水交融的清冽,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啜饮冰冻的薄荷酒。偶有几粒松果,滚落时沾满了金灿灿的松花粉。</p><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排队上了下山的车,导游已在门口等候,随后去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9点走进大剧院,剧院高大宽敞,人也很多,听口音,大多是游客。《千回西域》是一部以新疆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民族歌舞秀,用六个篇章展现新疆从古至今的多元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全剧以歌舞、杂技、马术等艺术形式,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舞台效果,呈现新疆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冰山,沙漠,骆驼,马,草原,胡杨……在场上再现,让人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晚上11点半入住达容锦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