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至18日惠民县全体初中生物教师于惠民县实验中学共同学习《山东省2028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教材使用培训初中生物学济南版》。教育专家围绕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关系、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策略与方法、新教材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等作报告,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教材主编从编写理念、思路、育人目标和内容特色等方面,对比新旧教材,阐述修订要点,如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增加跨学科内容、更新案例与数据等,为教师把握教材方向提供指导。</p> <p class="ql-block"> 17日上午由王宪国老师做主题报告,报告主题为《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以八年级上册为例,以鹰的视野为比喻,仰视课标,重视课标,提到了课程标准的功能与地位。报告从解码·新旧课标对比分析、破茧·新教材的主要突破、坚守·新教材的特色传承、启航·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四方面进行解读,对比了2001、2011和2022版三版课程标准,相较之下2022版课程标准更加成熟稳重,选取新课程标准中主题五与主题十等逐条分析,发现课程标准出现由核心概念向育人价值的倾向,课标主题从裂解到整合,课程内容从重视概念教学到行成概念体系倾斜,课程目标从知识掌握到素养导向。提倡教师们向前看,课堂情景不再局限于新冠病毒。</p> <p class="ql-block"> 新教材在章、目、节、知识点等部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减,根据初高中生物学课程学习特点,将小肠内各类食物消化反应式、心脏收缩舒张示意图删减,同时根据课标标准和学生学习特点也进行了不同程度增加,如“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脑是神经系统中的高级部位,中枢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等丰富课程内容。</p> <p class="ql-block"> 此外,系统规划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跨科实践。新教材中设计了十个课外实践活动供师生选择,如调查当地食品安全状况、模拟血型鉴定、探究人体出汗与体温调节的关系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加教材的实践性、选择性、开放性、灵活性。</p><p class="ql-block">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以科目之跨为起点,坚守学科立场;以主题整合为抓手,注重价值承载;以时间学习为路径,凸现方式变革;以素养培育为宗旨,强调目标思维。</p> <p class="ql-block"> 17日下午由杨维国老师做主题报告,报告主题为《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立标立本,从新教材的封面选择到书本内容配图配色,从体系重构、全面迭代、且行且研三方面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为我们详细解读新教材,杨老师提到“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新教材封面主色调选用了中国特色传统色系,彰显中国特色,学科特色鲜明,封底有着“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注重细节,究竟是“生物多样性”还是“生物的多样性”?究竟是“揭开”还是“揭秘”?这些我们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都被杨老师放在心上,通过查阅大量典籍资料,借助科技力量deepseek获取灵感,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所以我们看到的每一句话每一组词每一个字,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杨维国老师的点滴心血。</p> <p class="ql-block"> 新版教材的配图更加灵动、简约、大气,在追求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真实性。所以教材编写组教师将书本中图片更换为中国景观,清晰的画面不仅能带来视觉冲击,还富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师生共同领略我国青山绿水的魅力所在;教材编写组教师亲力亲为解剖新鲜肾脏,在密密麻麻上千张肾脏图片中挑选出最为真实鲜活的一张;编写组的老师们为了寻找最为贴切的配图,不惜跋山涉水,追本溯源只为呈现最真最实。</p> <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由三位不同地市老师进行“才艺展示”,分别就自己所使用的青岛版、人教版、济南版三版初中生物学教材进行了三个课题的说课。</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老师使用的是青岛版教材,利用科技赋能生命,多米诺骨牌建构反射弧带领学生建模,课后拓展为我们带来了脊髓神经接口和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信息,让我们看到金大叔代表的截瘫人员重新迈步出发的新希望!真正的将科技强国思想融入到了课堂,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老师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以核桃仁的燃烧为契机导入,借助数字传感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变化,直观的数据变化比传统的说教展示更为形象直观。实践出真知,此次实验也有意外的收获,下雨天进行植物呼吸作用时测试是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数值达不到理论数值。</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老师使用的是济南版教材,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其思维和实践能力,体现新教材教学思路与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法,以最为贴近生活的事例——静脉滴注,药物如果到达病灶为主线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血液循环的路径,借助社区的力量,提倡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进社区,为身边人讲解宣传相关知识,提升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教研员王海霞对本次培训会议进行总结,并着重强点用好新教材,开展新教学,新教材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具。其丰富的情境和探究活动,能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跨学科内容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联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在不断发展,新教材和理念不断涌现,作为教师,必须持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