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诗与远方(下篇)

芊芊

<p class="ql-block">  第七日清晨,我们从毗邻那拉提空中草原的民宿启程,不过片刻车程便抵达景区。张队特意预留四小时游览时间,然而见惯了广袤无垠的原生草原,眼前过度商业化的景区难免令人兴致索然。</p> <p class="ql-block">  转运大巴车穿行在上山的道路上,牧羊女转瞬即逝。</p> <p class="ql-block">  车子爬升过程中看到这片立体草原还是蛮期待的。</p> <p class="ql-block">  景区由空中草原、河谷草原与盘龙古道三大区域组成。首站抵达空中草原时,木栈道上挤满游客。连日饱览旷野风光后,面对这片圈起的景区,我不禁皱起眉头,努力寻找独特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木栈道一路上行,却发现景色平平,同行的小伙伴忍不住抱怨,早知这般真不该上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河谷草原,围栏圈起大片黄花苜蓿,蒙古包前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摩肩接踵。进疆以来,我头一回对着眼前的景色,连举起相机的兴致都没了。</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一车人全下了。我懒得动弹,坐在木栈道上看大家逗小羊。最瘦小那只才四天大就被拉来“工作”,虽然心疼,可瞧着它晃悠悠的萌样,也难怪大家都想拍照。</p> <p class="ql-block">人工造景,倒映出雪山</p> <p class="ql-block">一朵金莲花</p> <p class="ql-block">  熙攘的人潮与想象中的草原盛景相去甚远,反倒多了几分喧嚣。感觉到了一个假的盘龙古道。实在无聊了,一行人提前出来这个商业氛围巨浓的景区。正巧昨日未能成行的BBQ改至今日午餐,我们得以在户外帐篷下享受片刻轻松惬意。</p> <p class="ql-block">  新疆果然是花的海洋,没走多远,路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进入眼帘。我想这和向日葵一样,都是当地的经济作物吧。</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整后,车子驶向唐布拉百里画廊的孟克特古道。孟克特古道深藏天山腹地,是古丝绸之路北道支线与昔日国防公路遗迹,承载着乌孙西迁、商贸往来的千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  隔着车玻璃拍摄也有个好处,仿佛添加了滤镜般。</p> <p class="ql-block">  比起那拉提的开阔平展,孟克特草原更显立体层次,宛如一座巨型的天然风景区沙盘。起伏的草甸勾勒出柔美的曲线,苍翠的云杉与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森林相映成趣。这里游人稀少,静谧如画,仿若一处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我想若是提前半个月造访,远处山峰或许还披着皑皑白雪,与绿茵繁花相互映衬,更添几分圣洁与诗意,那真美得令人心醉神迷啊。</p> <p class="ql-block">  许是旅途临近尾声,众人难免心生倦意,加之领队担忧碎石路况会损伤轮胎,我们仅在古道浅尝辄止,匆匆打卡留念便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  车子又重新拐上百里画廊,两侧青山叠翠,立体草原绵延起伏。张队边开车边对我们说,还不快拍!他早已习惯了我在车上咔咔拍摄的声音。是啊,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为山体披上斑斓彩衣,蜿蜒的河流勾勒出优美的S形曲线,成片花海肆意绽放。</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帅小伙儿随手采摘各色野花,扎成一束浪漫的花束献给姑娘。落日余晖温柔地洒在姑娘笑靥上,这幅画面成了旅途中最动人的定格。</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直至夜幕低垂才依依不舍返程。回到民宿时已是深夜十一点,为确保明日能平安顺利穿越独库公路北段返回乌鲁木齐,领队将出发时间提前至七点五十,前去排队,我好奇的问排什么队?他回答,到地方你就知道了!这一天的疲惫与欢欣交织,躺下片刻,便沉沉的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  第八日清晨八点前,我们出发了,事实证明领队的决策极为明智。</p> <p class="ql-block">再次经过昨晚拍照的地方,你好👋</p> <p class="ql-block">河边露营的车辆好像已经开始准备早餐了,佩服他们可以风餐露宿。</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后,车子便抵达乔尔玛入口,此时前方已排起长长的车队。听闻十点才会放行,而停车等待的间隙,身后长龙也在不断延伸,足见这条“中国最美公路”的火爆程度。</p> <p class="ql-block">  十点钟,准时放行了。兴奋的我已顾不上胳膊疼痛,端起相机就像战士端起枪,时刻准备着。</p> <p class="ql-block">  拐进来第一个弯,拍下了已在身后的乔尔玛入口。</p> <p class="ql-block">  或许这是几天前塌方过的地方,独库公路蜿蜒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险峻的地势本就暗藏挑战,频发的塌方落石更添几分危机。峭壁之上,山石随时可能坠落;弯道之处,泥浆或许突然奔涌,唯愿过往的旅人都能平安!</p> <p class="ql-block">  作为首批驶入的车辆,我们爬坡时对向车道空无一车,转弯都格外顺畅。车窗外,山色从满眼翠绿渐渐变成上黑下绿的层次。同行的伙伴说,三天前,这里刚下过一场雪。</p> <p class="ql-block">  溪流在山谷弯弯绕绕,山坡上的羊群也忙活开了。</p> <p class="ql-block">  铁丝网包裹着山体,防止出现落石塌方现象。</p> <p class="ql-block">  心跳随着海拔狂飙!看啊,那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山正在眼前放大。</p> <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盘旋而上的路,岩壁褶皱层叠,山石嶙峋矗立,苔绿草甸零星点缀,处处都是大自然挥毫泼墨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哈希勒根达坂处建有著名的“哈希勒根隧道”,</p> <p class="ql-block">  张队出发前就曾交代,想顺利驶出独库公路,此行只在哈希勒根达坂停靠。眼前隧道已现,停靠目的地应该近在咫尺。和平时山脚的隧道不同,这条隧道竟修在山巅,<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海拔与达坂同样在3390米左右,</span>它是穿越达坂的关键通道,是独库公路上的一个重要地标和工程节点。真是特别!</p> <p class="ql-block">  隧道不长,刚一露头,众人便惊呼四起!眼前山体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远处高山融雪聚成澄澈湖泊,蓝得惊心动魄,山水相映,美得让人挪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  越到山巅,植被越少,土石松散易碎。看着这险峻地势,才懂当年开路有多艰难!向用生命筑路的英雄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独库公路以险峻和风景壮丽著称,哈希勒根达坂路段尤其能体现“一日观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这里已是高海拔,稍微快走就会喘息。作为此次新疆伊犁之行的最高点,书虫赶紧下车帮我拍了几张照,便匆忙回车——毕竟他之前有过高反,不敢多停留。</p> <p class="ql-block">自此,开始了下山模式。</p> <p class="ql-block">  天瀑停靠点没停,我赶紧抓拍了几张,还好赶上了。这一段滑坡灾害也挺严重,看着就让人不安,还是快快离开才好。</p> <p class="ql-block">  一路想拍个G217的路标,无奈张队车速太快,摇晃中只能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  盘山公路上车流如织,几个骑行者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俯身奋力蹬车,在巍峨山峦间显得渺小却坚毅。我既为他们的勇气点赞,又忍不住为他们的安全担忧。</p> <p class="ql-block">  得益于早起出发,在未遇重大事故的幸运加持下,历时两小时四十分,我们顺利驶出这条传奇公路。与此前走过的伊昭公路、琼库什台山路相比,独库公路双向两车道的路面虽显宽敞,却暗藏危机——破碎的山体上,碎石与巨石仿佛悬于头顶,每一阵风雨都可能引发落石或泥石流。那些松动的岩层,更昭示着这条“英雄之路”的险峻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  进入独山子,与张队一起在西域娜依歇脚吃午饭,我们的相处也接近尾声了,而后,朝着乌鲁木齐一路疾驰。</p> <p class="ql-block">  从宁静悠远的古道,到震撼人心的独库天路,再回归繁华喧嚣的乌鲁木齐,这场旅程恰似一场穿越时空的梦幻奇遇。车轮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记忆里烙下了永恒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六点到达乌鲁木齐酒店,办好入住稍作休息,就赶去大巴扎。没成想去往大巴扎的路严重堵车,路上和网约车司机闲聊,作为本地人的他,不太理解大家热衷去大巴扎,真是出乎我的意料。</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避开热门时段就能躲开人潮,踏入大巴扎的瞬间,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是让我猝不及防。</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摊位间,耳畔充斥着嘈杂的叫卖声与游客的喧闹,我匆匆按动快门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便迫切地想寻一处清净地。</p> <p class="ql-block">  内地见不到的老汉瓜,甜甜糯糯的,只可惜不方便携带。</p> <p class="ql-block">烤包子</p> <p class="ql-block">烤馕</p> <p class="ql-block">烤的咖啡杯也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维族同胞载歌载舞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正打算离开时,拐角处的大巴扎老茶馆突然攫住我的目光——雕花的木质门窗、色彩斑斓的地毯挂毯,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这份独具特色的古朴韵味,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致。别说,这个地方还真适合拍写真。</p> <p class="ql-block">  在大巴扎老茶馆吃完晚饭后,又花三十元买了两个冰淇淋球,我举着这抹清凉,让冰淇淋与维族风格的古旧墙饰,一同融进夜色下的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  瞥见不远处两个背对背执勤的公安,我赶忙放下冰淇淋按下快门。新疆安逸祥和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日夜守护。</p> <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目前仅有一条地铁线路,却成了前往大巴扎的“黄金通道”。从二道桥站一出站,便能直达大巴扎核心区域,既避开了地面交通的拥堵,又节省了时间。相比之下,打车前往往往会陷入寸步难行的窘境,眼看着目的地近在咫尺,却只能在车流中干着急。其实,选择“打车 + 地铁”的组合方式最适宜——先打车至地铁沿线站点,再换乘地铁抵达,既能避免长距离堵车的烦躁,又能高效抵达,不失为游览大巴扎的智慧出行方案。</p> <p class="ql-block">  第九日,归期渐近。因下午便要搭乘飞机返程,我们将最后的时光留给了红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途中马路对面一所老房子吸引了我,总想一探究竟,最终还是在回途路上满足了心愿,原来这是新疆日报社旧址,属于乌鲁木齐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  踏入园内,清幽的氛围扑面而来,繁茂的树木遮天蔽日,蝉鸣鸟啼萦绕耳畔。园中不仅有往来的游客,更不乏晨练的市民,他们或慢跑,或舞剑,为这座城市的清晨注入鲜活气息。面对园内直上直下的台阶与环形步道,我们选择沿环形路线缓步而上。</p> <p class="ql-block">  沿环山路,1989年复建的红山大佛寺静静矗立,飞檐斗拱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日往事。</p> <p class="ql-block">  作为乌鲁木齐的“城市阳台”,此处视野绝佳,站在高处俯瞰,整座城市的风貌尽收眼底——林立的楼宇、纵横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勾勒出一幅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立体画卷。</p> <p class="ql-block">  红山塔建于1788年,阁楼式实心塔,被视为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  红山塔下方,有一尊林则徐雕像,他曾在鸦片战争后遭革职流放伊犁,侧方刻有其在1845年12月4日登临红山时写下的诗句:“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前面则安放着禁毒铜鼎。</p> <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偶遇花栗鼠🐿️,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鼠,穿衣打扮都有新疆风。</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红山公园,我们直奔酒店附近阿布拉的馕店,这是家当地人排长队的店,毕竟来到新疆,怎能不带些标志性特产?刚出炉的馕饼泛着金黄油亮的光泽,麦香混着芝麻香四溢,随手买上几袋,既是对旅途的美好纪念,也将这份丝路风味带给远方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  登机时间分秒不差,我依然如往常般选了临窗的座位。舷窗外,连绵雪山在云层间若隐若现,洁白的山巅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画。指尖按下快门的瞬间,这场跨越山河的旅程终于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广袤远超想象,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不同的惊喜,值得用多次旅行慢慢探索——春日的杏花、盛夏的草原、金秋的胡杨、冬日的雪原,每个时节都有专属的浪漫。望着渐渐远去的壮丽山河,我在心底默默许下约定:新疆,后会有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