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营战斗中的晋鲁豫野战军三纵七旅:铁血冲锋铸辉煌

开心牛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名将、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我中野、华野的强硬对手,他十分用心研究我军的战法和部队情况,认为刘邓之3纵战力强,为精锐部队,有“老虎纵队”之称。因此,3纵主力第七旅(即11军31师)也就有了“中野虎师”的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1师是一支具有光荣战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其前身为1945年10月,由太行纵队第2支队机关和3分区769团、4支队51团、18集团军总部朱德警卫团在山西襄垣合编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7旅,旅长赵兰田、政委曾庆梅,下辖第19、20、21团。1946年7月,随3纵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序列。1947年10月,20团调归皖西军区(后归建)。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1949年3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师长赵兰田、政委周维,所属各团依次改称为第91、92、93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1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建立起来的红28团和1929年江西星子、港口起义建立起来的红32团,是红四方面军的最早源头之一。1933年7月,两团分别扩编为红4军第10师、12师。长征途中数次精简,最后编为红4军第10师。抗战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参加过著名的夜袭阳明堡、响堂铺伏击战、强攻关家垴、南艾铺阻击战等战斗,被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 八路军总部赞其“太行山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769团编入晋冀鲁豫3纵7旅为第19团。该团为老红军团、百将团,作风勇猛顽强,敢打敢拼,攻必克,守必固,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二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之一。这个团发现和培养了与6纵王克勤齐名的著名杀敌英雄和团结模范史玉伦,成为3纵的一面旗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2团前身为辽县独立营,1942年9月改名为左权独立营。1945年3月编为769团第4营,当年8月以该营为基础,与769团第5、11连合编为第51团,归太行3分区建制,不久调入太行第4支队。同年10月,编入晋冀鲁豫3纵7旅为第20团。这个团也可称作“左权独立团”,在抗战大反攻中受到较大锻炼,有一定的战斗力。挺进大别山后,曾一度调给地方军区,1949年春归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93团前身为1935年12月于陕西延长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部分前身可追溯至1928年9月成立的红4军特务营(后为军委警卫营),其4连即著名的“巩固部队模范红星警一连”。抗战爆发后,改编为18集团军总部特务团。1941年11月,该团参加黄崖洞保卫战,浴血奋战8昼夜,歼敌1000余名,以6:1的战绩开中日战况史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记录,被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称号,毛泽东也题词号召全军学习。1945年4月,该团改称朱德警卫团。同年10月,编入晋冀鲁豫3纵7旅为第21团。该团是红军团,战斗作风过硬,能攻能守,擅长防御,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1师是刘邓大军的头等主力师,具有“狠、猛、快、活、硬”的战斗作风,作战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甄南、、豫皖边、豫北、鲁西南、挺进大别山、张家店、宛东、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诸多战役战斗,等等战斗。1950年底规属解放军12军!编制志愿军12军31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该师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等战役战斗,涌现出特等功臣胡修道、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的牺牲特等功王万成,朱有光烈土!“钢铁英雄第二班”等大批英模人物和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备注;1951年3月,第12军入朝参战。赴朝前夕,第36师脱离该军建制,留在重庆。补入原第11军31师,师长赵兰田,政委刘瑄,34师,师长尤太忠,35师,师长李德生。志愿军12军,军长曾绍山率领12军3个师入朝参战。(1969年改称第36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这个部队始终保持着一股硬气和韧劲,无论情势多么艰难险恶,都能紧跟党走,团结一致,拖不垮,打不散。1948年8月,刘伯承、陈毅、邓子恢、张际春关于中原部队战力和整训工作致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特别提到:7旅战力甚强,19团又为3纵各团最强,虽然人数、武器远不如前,但始终保持了元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1师首任师长赵兰田,四川平昌人,1918年出生,出身红四方面军,富有胆略,指挥经验丰富,从解放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率领“虎师”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被誉为“虎将”。后曾任空降兵第15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北京、沈阳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首任政委曾庆梅,江西上犹人,1912年出生,为人朴直,面严心慈。挺进大别山后,任皖西军区3分区司令员,建国后转到地方,最后任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豫北大湖营战斗在河南豫北浚县,隶属河南省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蜿蜒纵贯全境,淇河沿西部边界南流,地处安阳、濮阳、新乡、鹤壁等市辐射带的中心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大湖营战斗中,7旅缴获敌军坦克。追击中,7旅19团1营于黄昏时分在郝营歼敌掩护部队145团一个加强连。9旅27团抢占公路两侧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向敌快速纵队猛烈射击。8旅23、24团将大、小湖营以南同山之敌包围,22团及太行独立2旅猛插东、西郭村,截断敌退路,敌被迫占领大、小湖营固守。</span></p> <p class="ql-block">大湖营有居民300多户,房舍多为平顶,少数旧式楼房,虽无工事,但楼房坚固,利于防守。17日傍晚,7旅21团2、3营与20团3营将敌包围,乘敌混乱立足未稳,不待主力到达,即向敌发起攻击,攻占房屋一部。21团5连在仅有28人的情况下,毅然发起攻击,经过四进三出的反复激烈争夺,终于占领了敌人前沿。此时,9旅27团3营也追到,从村西北加入战斗。我几个团汇集到大湖营周围后,共同推举21团团长何志聪统一指挥。当时,从敌火力判断,守敌约一个加强营,我拟以4个营攻歼该敌。后经审俘,方知守敌快速纵队除炮兵大部与弹药车逃走外,其余均猬集于此,兵力大我二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3时,7旅旅长赵兰田接到何志聪报告后,一面请示纵队,要求友邻配合;一面调整部署,令19团2、3营及旅山炮2门配属21团从西面攻击,20团从北面助攻。战斗打响后,因兵力不足,攻击未成。纵队得悉后,再次调整部署:令7旅19团、21团从大湖营村西主攻,20团从北助攻,配属9旅27团从东北攻击;26团攻击小湖营之敌;8旅23、24团继续围歼同山之敌,22团和太行独立2旅在东、西郭村占领阵地,断敌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近18日拂晓,赵兰田考虑,如按常规待天黑后攻击,可扬长避短,减少伤亡,但敌人系机械化部队很有可能利用白天,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突围逃跑,使我贻误战机。我若白天攻击,虽对我不利,但敌孤军被围,士气低落,且敌我交织在一起,其飞机、坦克难以发挥作用,我出敌不意,勇猛攻击,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故决心排除万难,坚持白天作战,此决心上报纵队后获得批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日4时30分,7旅发起总攻,各突击分队在火力急袭、工兵爆破成功后,迅猛冲击。19团奋勇突入敌旅部,活捉敌第2快速纵队司令兼49旅旅长李守正、副司令蒋铁雄、副旅长袁峙山等指挥官,歼灭了旅部及通信连、化学迫击炮连。而后继续扩大战果,向心攻击,以突击、连续爆破与火力相结合的小兵群动作,将敌逐楼包围,并令敌司令李守正写信,劝降了临时配属的国防工兵第9团2营。我助攻方向各营亦分路楔入敌纵深,一部占领房屋楼窗掩护,一部隐蔽穿墙打洞、交替前进。敌旅部被歼,失去指挥,又在我连续爆破、白刃格斗和政治喊话的打击下,军心动摇,不断向我缴械投降。敌一部向南突围,遭我8旅22团截击。10时,20团打下村中心残敌最后固守的一座高楼,至此全歼大湖营守敌。与此同时,小湖营、同山亦被我军攻克,战斗胜利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赵金来(1926出生)河北辛集市(原束鹿县)新垒头村人。大学文化。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朱德青年队,194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副军长。</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p><p class="ql-block">上甘岭战役,五次战役,羊山战役,活捉国民党少将李守正等</p><p class="ql-block">任职履历</p><p class="ql-block">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6月加入朱德青年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三团武术连战士、团部内勤通讯员、三八五旅卫生处看护员、七六九团团部通讯员、特务连副班长、班长。</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任晋冀鲁豫军区三纵队七旅十九团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副营长。</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任二野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三营营长。</p><p class="ql-block">1951年3月任志愿军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兼参谋长,第一副团长。</p><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任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团长。</p><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任南京军事学院学员。</p><p class="ql-block">1959年1月任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二团、九十一团团长1961年4月任十二军三十一师副参谋长、三十五师副师长、代理师长、师长。</p> <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任十二军司令部副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任十二军副政委。</p><p class="ql-block">1975年10月任十二军副军长。</p><p class="ql-block">主要事迹:</p> <p class="ql-block">赵金来1938年4月不满13岁参加八路军,他所在的12军31师91团(前身为129师385旅769团),被誉为“老红军团”、“百将团”,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四大名团”之一,被刘、邓首长称赞为“拳头中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抗日战争中,赵金来先后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山西省蟠武、河南省安阳北流寺等战斗和多次反扫荡战斗。在1939年的赵家庄伏击战斗中,赵金来随同连长同敌人短兵相接,打死敌人60多名,缴获枪支20多支,使新战士都换上了“三八”大盖。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山西壶关、河北磁县、河南孟县、民权县、汤阴大湖营和山东羊山等战斗,跟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参加了定陶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战役。1947年,时任连长、年仅20岁的赵金来在大湖营进攻战中带领十连活捉敌军第二快速纵队少将司令李守正、少将副司令蒋铁熊、袁歭山,俘敌八百多名。在同年7月的羊山战役中,赵金来担任突击连十连连长,带领十连担任主攻最先骑上羊腰,为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48年的淮海战役中,赵金来已是91团三营副营长,参加和指挥了三营宿县战役、围歼黄维兵团东、西马围子阵地攻坚战斗,在1949年渡江作战突破江防鸭儿沟进攻战中,赵金来所领导的91团三营15分钟渡过长江,获得强渡长江突击队称号,三营9连获得“渡江第一船”称号。1949年,时任九十一团三营营长的赵金来,在解放大西南之追歼战中,参加了解放重庆、成都战役,川贵剿匪等战斗。1950年2月,赵金来带领九十一团三营连续八个昼夜追击千里,在川陕边界的万源县小河,全歼敌十八兵团三个连的逃匪。</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赵金来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防御和上甘岭战役。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赵金来所在的12军91团,远离本军建制,最先配合和支援15军并投入上甘岭战斗。作为91团参谋长的赵金来是12军第一个登上上甘岭597.9高地表面阵地指挥作战的团职干部,也是上甘岭表面阵地上的最高指挥员。1952年10月20日,鉴于战事需要,我军决定调91团到平康以北地区,作为44师之二梯队。12军军长曾绍山通知师政委刘瑄(赵兰田师长五次战役后调入60军任职副政委)转告91团团参谋长赵金来,速带全团火箭筒分队于10月23日前赶至15军指挥所道德洞领受任务。随后,三十一师师政委刘瑄对91团团领导干部作了明确分工,赵金来负责率领作训、通讯、侦查、炮兵四个参谋,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班,赶到前沿第一线阵地,开设“前进指挥所”靠前加强指挥。无论91团哪个连队上阵地去作战,都由赵金来同志直接把关、直接指挥落实到每一个连队。1952年11月1日上午,15军军长秦基伟打电话通知91团:令你团投入战斗,接替45师135团597.9高地的坚守任务。91团奉命于11月1日下午登上597.9高地,接受坚守597.9高地的作战任务。赵金来在597.9高地6号阵地的一个小山坡上开设了团前进指挥所,从这里可以观察到各个阵地的情况,非常便于指挥作战。当时他带了两部步谈机,一部和炮兵、团基指联络,另一部和前沿各阵地联络,随时组织炮火支援和根据情况向阵地增兵。当时正值美国大选期间,美军迫切希望攻下上甘岭为大选“献礼”,动用美军七师第31团、美军空降兵第187团;***军第30团、第31团向597.9高地发起多路,多梯次的猛烈进攻,炮击十五万发、出动飞机百余架次配合作战、投弹百余枚、扫射50余次。但597.9高地在团参谋长赵金来和91团参战官兵四天四夜的坚守和鏖战中,固若金汤、坚不可摧。91团在上甘岭战役中,先后与敌人5个团的兵力作战,击退敌一个排至两个营的轮番冲击104次,歼敌4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阵地寸土未失,取得了597.9高地的最终胜利,为上甘岭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月6日,美第八集团军新闻发言人向新闻记者坦言:“美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确实失败了。”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专门打电话给91团前进指挥所:“你们打得很好,我代表兵团首长向你们祝贺,兵团决定通令嘉奖你们团。”15军领导在战后也表扬91团:“第91团连续激战,先后击退敌1个连至1个团兵力50余次反扑,阵地岿然未动,部队英勇顽强,战术机动灵活,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第31师仓促投入战斗,人地两生,情况不熟,后勤运输、通信联络诸多困难。但该师毫无难意,且十分照顾第45师之疲劳,动员师团直属部队解决运输力量。该师部队英勇顽强,各级干部指挥灵活,他们的战斗团结精神,实为我军模范”。</p><p class="ql-block">个人荣誉</p><p class="ql-block">赵金来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53年被授予三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独立自由奖章,1957年6月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感谢青青奉献给了战争年代赵金来前辈把他的一生献给了国防事业,在前辈离休后把他参军后所参加的战斗和战役都写成回忆录,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本书有正规刊号,正规出版社发行。致敬赵金来前辈!</p> 下面是赵金来前辈的回忆。 <p class="ql-block">64</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快速将军”被俘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深夜,部队在急行军。我把几个排长传上来和我并排走着,将刚才在营部开会的情况简单作了传达:敌第二快速纵队(原四十九旅)已经被包围在大湖营,友邻二十一团占领了村边外围阵地,我们的任务是支援友邻,向纵深发展,全部歼灭敌人。在稀淡的星光下,我看得出排长们兴奋的神色。几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等待我分配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排突击,二排作二梯队,一排作预备队,大家回去后,一面走一面进行动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一会,队伍里有人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了。老远就听到九班长张福友同志的声音:“胡宗南在陕北发动了重点进攻,抢占了延安,我们要在豫北打个大胜仗,配合陕北作战。”小战士向元成接着说:“对!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保卫延安,保卫毛泽东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纵队有名的模范班长史玉伦同志,竟领着大家喊起口号来了:“坚决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士们的口号声,在辽阔的平原上震荡着。部队顺着麦陇的边沿,迎着炮声,急速地向东南方挺进。在大湖营村西边,我找到了二十一团何自聪团长,他正在指挥部队爬梯子上房。他看见我们来了很高兴,连说:“来得好!来得好!”他详细地介绍了地形、敌情后,就命令我连由西向东进攻,往纵深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带着三排进了村,通过几个院子都没见敌人,大概都吓得退回去了。我们继续往东搜索,突然三排长梁炳义同志拉了我一把。“连长,你看!”我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在我们进攻的右面有一座黑耸耸的大楼,象一个庞大的怪物蹲在那儿,许多条火舌从楼上喷射出来,把我们前面的一条南北大街锁得非常严密。看样子敌人的主力都聚集在街东,想用火力拦阻我们,不让我们过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将全连火力组织好,有的把枪架在屋顶上,有的从墙上挖了枪眼,我喊了一声:“打!”全连的火力向着大楼的火力点猛烈射击,敌人没料到我们这突然、猛烈的火力,一下摸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在它犹豫、惊慌的这一刹那间,三排已经跃过了大街,冲进了院子里面,一个班的敌人,还没清醒过来,就全部,</span></p> <p class="ql-block">66页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了俘虏。从俘虏口中知道敌人的旅部就在我们附近,但 摸不清在那座楼房里。在正前面的一座院子里有敌人一个排。的旅部……”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喊起来了:“同志们!好好打“先敲掉这个排,再想法找敌人的旅部,如果能搞掉敌人呀,这个仗有打头!” 九班长张福友听见我的喊声,对我笑了笑,说:“连长,放 心吧,我们从来没丢过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枪眼挖好了,机枪还没有架出去,敌人机枪一梭子扫过来,一个战士负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糟糕,敌人发觉了我们的意图!”我叫九班长赶紧将墙洞挖好,这个洞有半人高,部队准备由这里冲出去。可是刚挖通,那冲出去,但刚一接近洞口,就被打伤了。 了一个洞,敌人就用机枪封锁住了。连着有三个同志准备从天已经麻麻亮了,离总攻的时间不远了,我们却毫无进展,急得我直跺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排长!单个冲不出去,一个班往上冲。”这时,指导员在旁边对我说:“老赵!不要急,硬冲是不行的,我的意见是转移一下进攻方向,从旁边插进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指导员的话提醒了我,我命令部队暂时停止攻击,我和指导员带着三排长、炮兵班长、工兵班长返回到街西面,上了房顶看地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黑夜里没看清的那座大楼,现在看清了。那是一座两层的青砖楼房,房基是石头砌的,大门朝东,后面没有门窗,只有几个火力点在封锁大街,楼的周围都是土砖房子,因此。</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7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楼显得更加高大、坚固。 “那座楼大概是敌人的指挥机关。”指导员指着对我说。“唔!我也这样想。这座楼特别坚固,火力也很猛。"我想起了俘虏说过旅部就在附近的话。说不定这座楼就是旅部。“打虎先掏心”,这是刘司令百战百胜的打法,我们决定:先打这座大楼。这时,营长南峰岚同志来了,他完全同意我们的计划,要求我们在发总攻前拿下这座大楼,控制制高点,掩护九连从我们右翼参加战斗。并指示我们:要注意运用爆破和突击相结合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队按照计划带开了,我带着二、三排用打通墙壁的方法,运动到大楼的侧面后,一排仍留在原地,从正面佯攻。这回,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掏墙洞时先不掏穿,留上薄薄的一层土,免得被敌人事先发觉。工兵班长带着两个精干的战士,选好了最大的炸药包。三排的战士作好了冲锋准备,指导员还给他们作了简单动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一声口令,“通”的一声,机枪手用木棒捅穿了枪眼,全连的轻机枪同时向大楼后面的枪眼猛烈射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将敌人的火力压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兵班长用脚踢穿了墙洞,一个战士抱着炸药包一跃而出,飞快地向前跑去,敌人一看势头不对,但距离太近,机枪打不着,只有从枪眼里把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从了望孔里观察着情况。抱炸药的战士还在跑着,手榴弹在他身前身后爆炸,他一步没停。快了,还有十公尺,只有五公尺、三公尺了……突然,他一下栽倒了。我的心猛往下一沉,怎么办?再派一个出去!我还没来得及下命令,只见工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8页 </b></p><p class="ql-block">班长快步如飞,跑过去抱起炸药包,两个箭步就冲到墙脚。特炸药包牢牢地靠在墙上,点着了火,然后往旁边一滚。导火索“嗤嗤”地冒着青烟。猛然,劈天裂地一声巨响,炸开了一个黑乎乎的大窟窿。三排长把手一挥,九班长张福友带着全班象刚离弦的箭,从火焰里、从敌人的尸体上冲进了大楼,只见里面的敌人有的在呼爹唤娘,有的在高喊投降,扔枪的扔枪,磕头的磕头,乱成一团。</p><p class="ql-block">当三排这边炸药包一响的时候,担任佯攻的一排也从正面发起冲锋。模范班长史玉伦同志带着三班,冲进了院子,消灭了敌人一个排。并从正面攻进了大楼,和九班在敌人的司令部里胜利会师。</p><p class="ql-block">战士们从烧得黑糊糊的大楼里,押出了一群群的俘虏。这些人昏头昏脑,满脸满身都是黑灰和尘土,一个个都象刚从烟囱里钻出来似的。</p><p class="ql-block">“连长!这是敌人的司令部,当官的不少。”三排长提着一支快慢机,拿着一副望远镜,高兴地喊着。他告诉我:“这些东西,是从炸死的敌人身边找到的。”我一听高兴极啦,赶紧叫司号员来认一认俘虏了些什么官?司号员刚解放过来不久,对蒋匪军那一套很熟悉。</p><p class="ql-block">这时,战士们拿出来一些望远镜、电话机,十多支快慢机、一部电台,还抱着一大包地图、文件……“连长!这是少校!……那是个卫兵……”</p><p class="ql-block">司号员站在门口一个个地观察着。</p><p class="ql-block">“老赵,这次抓得不少呀!"我回头一看,是营长来了。我简要报告了一下战斗经过,当营长知道这是个司令部时,告诉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9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们要派人把这批俘虏看管好,马上送到团部去,好好查一查,抓住了纵队司令李守正没有?文件要注意存。”好多敌人都把领章扯掉了,我在门口一个个审视着被带出来的俘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营长,你看!”我指着一个举着双手颤颤索索正向外走着的家伙。他一身被熏得黑糊糊的,可是还能看出穿的是一身黄卡叽美式军服。帽子大概被挤掉了。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被污血、硝烟和尘土涂得黑一块、花一块,可是还看得出是个肥头大耳的家伙,比起破布烂衫皮包骨头的匪军士兵来有很大不同。我注意看看其他俘虏的神色,发现有的在用眼偷偷斜视他,有的在指指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营长对我说:“这家伙有点名堂,我带走了。”三排押着二、三百俘虏下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时,四面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音,这是总攻的信号。敌人以为我军一贯晚上打、白天撤的,但这次他们打算错了,我军在白天发起了总攻。大湖营四周,响起了一片号音,一片杀声。我们的山炮、迫击炮也开始射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排的两挺机枪在楼上压制着敌人,九连顺利地从右边发起了攻击。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二排继续向前进攻。我们的前面有一个院子,正中是座楼房,左右是两间平房,敌人的火力很强,看样子有一个营的兵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指导员带着一排绕到敌人翼侧,防止敌人逃跑。我带着二排从正面向敌人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刚把兵力布置好,教导员来了,我见他满脸喜色,知道一定有什么好消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捉住敌人司令官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0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不是那个胖子家伙?"我赶紧追问了一句。教导员点了点头。接着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敌军司令李守正写的投降书,快叫两个俘虏给敌人两个俘虏带着信过去了。战士们高喊着:送去。’“快放下武器吧!你们司令已经投降啦!”“解放军宽待俘虏!”不一会,敌人答应投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排水石景长同志带着一个小组去接收投降,刚走到院子里,突然遭到敌人一阵机枪,一排手榴弹的攻击,进去的四个同志都倒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班副,你代理排长,打呀!”我气得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战士们也狠声地骂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有的武器都向敌人开火,刚缴获来的美式掷弹筒也参加了战斗,炮手也是刚解放过来的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班副王子能的射击技术是全连有名的,他端着轻机枪,趁着院子里烟火腾腾,跑进去对准敌人的枪眼,对准平房的窗户、大门,一楼一梭子,两间平房的敌人被他这几下打得没几个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楼房里的敌人还是继续顽抗。我正准备叫工兵班上去爆破,这时,“轰隆"一声巨响,接着象天塌地裂一样,在北面二、三十公尺外的一座大楼全部倒塌了,友邻部队的爆破胜利了。敌人被这一声霹雳震响吓得掉了魂,乱哄哄地叫嚷着:“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们缴枪。”</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1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愿投降,不要下炸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知道敌人到了穷途末路,但是应该提高警惕。便命令敌人派一个人下来。很快,出来了一个参谋,带来张纸条,上果不相信,我们可以把枪扔出来。” 面写着:“原意缴枪”署名是“营长xxx”。这个参谋说:“正说着,楼上就开始往下扔枪了。我怕把枪摔坏了,连忙大声命令:“不要把枪摔坏了,原地放下枪,一个个举着手出来。”敌人一个接一个的举着手出来了。敌人最后的一个据点被解决了。四面八方响起了胜利的欢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战斗,从包围到全歼,总共还不到二十四小时,敌人一个快速纵队全部被歼,光我们十连就抓了八百多个俘虏,其中有敌人的少将司令李守正,少将副司令蒋铁雄、袁峙山。在缴获的一大包文件里,我们找到一件李守正、蒋铁雄签署的八四七号命令,上面写着:“如有将刘伯承捕捉到部,赏洋一亿元……所属设法捕捉为要…"指导员看完这张命令后笑着对我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哼,李守正真是癞皮狗想吃太阳梦想。”和通常情况一样,敌人侦察机又来吊丧了,我们连忙把部队带出村外。这时,我才发觉太阳已经当顶,金光明亮的阳光照着战士们欢笑的脸,照着闪烁着蓝色光芒的枪,照着我们前进的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8日4时30分,7旅发起总攻,各突击分队在火力急袭、工兵爆破成功后,迅猛冲击。19团奋勇突入敌旅部,活捉敌第2快速纵队司令兼49旅旅长李守正、副司令蒋铁雄、副旅长袁峙山等指挥官,歼灭了旅部及通信连、化学迫击炮连。而后继续扩大战果,向心攻击,以突击、连续爆破与火力相结合的小兵群动作,将敌逐楼包围,并令敌司令李守正写信,劝降了临时配属的国防工兵第9团2营。我助攻方向各营亦分路楔入敌纵深,一部占领房屋楼窗掩护,一部隐蔽穿墙打洞、交替前进。敌旅部被歼,失去指挥,又在我连续爆破、白刃格斗和政治喊话的打击下,军心动摇,不断向我缴械投降。敌一部向南突围,遭我8旅22团截击。10时,20团打下村中心残敌最后固守的一座高楼,至此全歼大湖营守敌。与此同时,小湖营、同山亦被我军攻克,战斗胜利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湖营战斗中,三纵七旅官兵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强敌面前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军队的使命担当,其英勇事迹也成为晋鲁豫野战军战史上的光辉一页,永远为后人铭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晋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简称“三纵七旅”)在这场硬仗中展现出无畏的战斗精神,用热血与牺牲书写了一段光辉战史。</span></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来源12军36师师史!71集团军特战旅旅史!原12军副军长赵金来前辈回忆录“我是一个兵”!和地方党史!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