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半规矩,一半爱

樱子老师💃

<p class="ql-block">常听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平衡。到底该严格些,还是温柔些?是要让孩子自由发展,还是要处处设限?其实,答案不复杂。教育,说到底,就是一半规矩,一半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半规矩,让孩子知边界孩子小时候,我们总想给他最好的成长环境,怕他受委屈、怕他吃亏。可如果规矩太少,孩子很容易变得任性、自我、不讲理。规矩不是用来限制孩子的,而是帮他们认识世界的“边界”。一个不守规矩的孩子,可能在家里是“小皇帝”,但走到社会上,吃亏的往往是他自己。比如吃饭不能挑食、说话要有礼貌、做错事要负责、不抢别人的东西……这些都是基本规矩。小时候没有学会,长大后社会一定会教,只不过那时候学费可能会更高。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敢于立规矩、讲规则、坚持底线。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任性;什么是选择,什么是责任。规矩,表面上看是限制,实际上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秩序感。懂规矩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稳。一半爱,让孩子有底气但教育也不能只有规矩,否则孩子容易变得压抑、叛逆、甚至自卑。再多的规定,如果没有爱作底色,就会变成冷冰冰的“管教”。真正有效的规矩,背后必须有爱在支撑。爱是什么?是你蹲下来耐心听他讲一个幼稚的故事,是你在他犯错时没有暴怒而是引导,是你在他失败时不责备而是鼓励。爱不是溺爱,而是理解、陪伴、包容和支持。当孩子知道“无论我多笨、多调皮,爸爸妈妈始终爱我”,他的内心就会有一种稳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勇气探索世界,有信心面对挑战。而且,孩子在被爱中长大,才更愿意接受规矩。因为他知道,那不是惩罚,而是保护。规矩是骨架,爱是血肉如果教育只有爱,孩子可能会“软骨头”,缺乏自律和责任;如果只有规矩,孩子也许会“硬邦邦”,缺乏温暖和情感。只有规矩和爱相辅相成,教育才完整。就像种一棵树,规矩是支架,帮助它直立;爱是阳光和水,滋养它成长。支架不能太紧,但也不能没有;阳光不能太烈,但也不能缺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试着用爱的方式立规矩、用规矩的方式表达爱。比如,不是一句“别玩手机”,而是“你看这段时间玩手机太久,眼睛不舒服了,我们一起设个时间表,好不好?”这就是既有规矩,又有爱。写在最后教育没有万能的公式,但有朴素的真理。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中。管在原则上,暖在情感里。当你用心去教,会发现孩子也在用心去学;当你用爱去陪,会发现孩子也更愿意靠近你。教育孩子,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刚柔并济。教育就是,一半规矩,一半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