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这几年负面新闻较多,主要与旅游管理问题、城市治理与发展的矛盾、自媒体传播效应以及反腐力度加大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旅游管理存在不足:青岛旅游资源丰富,年旅客接待量超过1亿人次,暑期旅游热度全国前十。但旅游相关管理与服务未跟上,易出现问题,如曾出现的“38元大虾”事件,对青岛形象造成重创,且影响持久。2025年还出现过民宿宣传与实际不符、店家不退房费还威胁游客等情况,反映出旅游市场监管仍有漏洞。</p><p class="ql-block">- 城市治理与发展的矛盾:青岛是工业城市,以制造业为支柱,虽海洋GDP居全国第三,但城市快速发展中,治理压力增大。旅游旺季时,人流控制、交通疏导、环境维护等方面问题凸显,部分市民因游客增多导致物价上涨、环境脏乱等产生反感,这种情绪可能影响城市整体氛围,也易引发一些冲突与负面事件。</p><p class="ql-block">- 自媒体传播效应:当下社交媒体发达,青岛作为知名城市,本身关注度高。一些社会性事件虽在其他城市也会发生,但在青岛发生时,容易被自媒体捕捉报道,为获取流量而大肆渲染,导致负面新闻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增强,给人以青岛负面新闻很多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反腐力度加大:近年来青岛反腐节奏加快,从2021年原市长张新起被查,到2024 - 2025年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张军、市政协原主席汲斌昌等多人落马,还有政法系统、银行、粮食等系统多人被查。大量腐败案件曝光,使得青岛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舆论关注下,负面新闻相应增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