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八路的故事

我是三班长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战中英勇无畏的先辈们,他们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大业而战,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我的岳父 徐建平是1942参军的老八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奖。可是他从不居功自傲,很少提及他当年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事迹。在他晚年生病住院期间,我常陪护在他身边,在我的追问下,他讲述一些他当年打仗的故事。他说:“我年轻时 有把子力气,摔跤、拼刺刀都是我的强项,小鬼子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和小鬼子拼刺刀,我三下两下就把他挑了,小鬼子在我的刺刀面前,吓得哇哇直叫”。我故意逗他说:“十个老头九个好汉吧”😃。他笑了笑说:“不是吹,是真的”,他说拼刺刀是他的强项,有一次遇到一个小鬼子是个娃娃兵,我都有点不忍心挑他,可是打仗吗,你不挑他 他挑你,还是把他挑了。他把身上受伤的部位一一指给我看。手腕上的、肚皮上的、屁股上的(屁股被炮弹皮挖了一个坑),最重的一处是大腿根,被机枪子弹贯穿,他说这是打潍县时负的伤,是伤的最重一次。老人慢慢的给我讲述了,他参加打潍县和负伤的经过。</p><p class="ql-block"> 1948年4月,时任山东兵团司令员的许世友决定发起潍县战役,拔掉这颗楔入解放区的钉子,使胶东、渤海和鲁中三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潍县位于胶济铁路的正中央,是国民党军在山东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号称“鲁中堡垒”。城墙高达13米,底厚8米,城头宽6米,由黏土、沙土和石灰混凝而成,外侧砌有大青石。(我78年在部队服役时,曾登临过保留下来的潍县城墙)。守军是国民党整编第45师和保安第6、第8旅及地方民团武装共计47000多人,由45师师长陈金城指挥。</p><p class="ql-block"> 这个陈金城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蒋介石的得意弟子。他自以为城墙坚固,许和尚拿他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解放军先打下了潍县南面的坊子,扫清了潍县外围工事里的守敌,把陈金城围死在城里。然后土工作业,把炸药装在棺材里,顺着地道送到城墙下面,爆破强攻。随着一声巨响,爆破成功,城墙被炸开一个豁口,冲锋开始啦!他说 眼看着冲在前面的战士一排一排的倒下,他指挥着他的那个排继续向前冲(他时任副连长)。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大腿根,他倒下了,他被抬下了战场。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p><p class="ql-block"> 潍县被打下来了,陈金城突围跑到了城外,但是,还是被活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潍坊东郊的烈士陵园我也去过,那里长眠着多少年轻的战士。记住他们吧!)</p><p class="ql-block">  他被辗转几次,送到了文登的后方医院养伤。他的伤口感染了,化脓了。最糟糕的是他的伤口里还生了蛆,持续高烧。医生决定要给他截肢,锯掉他的腿,他坚决反对。</p><p class="ql-block"> 医生说:“不截肢你会没命的”。</p><p class="ql-block"> 他说:“就是不要命也要保腿”。</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死命坚持下,没有截肢。医生用纱布在贯通伤里来回的拉,拖带出来的蛆,有一酒盅,清理腐肉、脓血染红了手术床。这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操作,疼的他昏死了过去。他说:“关公刮骨疗毒也只不过如此吧!”。说来也巧,他命不该绝,前方缴获送来的药品里有 盘尼西林,这药💊在那个年代消炎效果绝佳。天意让他的腿保住了,命也保住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医院的病房就是老百姓的土房子。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眼望着天棚上一条蛇🐍坠落了下来,就落在他的蚊帐上,他呼叫护士。小女护士闻声而来,却被蛇🐍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他伤愈后,带着一条伤残的腿,转业到了地方。</p><p class="ql-block"> 上过战场 、经历过生死的人,造就了他刚正不阿 、无私无畏 、对党忠诚的品格。我问他:“你当年为什么不申领你的伤残军人补贴”,他说:“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是幸运的,工资也高于其它的同志,所以就不想领这份补贴,也给国家省一点。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人质疑,说我是假伤残军人,要批斗我,我不得不拿出我的《伤残军人证》来,我也就给国家省了这份补贴。从此以后组织补发了我的伤残军人补贴”。这样的格局和品格是那些跳梁小丑们永远也不会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轶事二: 他在参加当年烟台地区行署举行的,《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回国英模报告团》的宴会上,喝了三斤多高度白酒,醉的他睡了一天一夜。</p><p class="ql-block"> 何故让他如此高兴 而开怀畅饮?原来这些志愿军英模,大多是来自他所在的老部队班底起家的26军。26军的前身是华野八纵,华野八纵是由山东各地的八路军武装组建而成的(他当年所在部,是八路军渤海独立营,后改编为渤海独立团)。他在与这些英模交谈过程中,他讲述了他当年打鬼子的一些经历,讲述他四次负伤的故事。他仿佛又回到了家中,酣畅淋漓,相谈甚欢,有说不完的话。这些英模们对他也肃然起敬,他倒成了这帮志愿军英模心目中的英雄,称他为“老英雄”,纷纷举杯互敬,开怀豪饮,他们像是久别的亲兄弟一样欢聚在一起,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在场的烟台行署领导被这场景感动了,也端着酒杯过来给他敬酒,说这是“老英雄和新英模的相聚”。于是乎他喝醉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他们当年血气方刚,在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面前毫无惧色,敢于刺刀见红。英雄惜英雄啊!他们凑在一起不醉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他是乳山县第一任电影队队长</p><p class="ql-block"> 他是白沙口潮汐发电站的第一任站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