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东蒙】.穿越豫.冀

深横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5日起,我们武汉的【放飞东蒙】团的17人,在徐萍团长和吴荣钢付团长的带领下,乘坐谌司长的考斯特,沿图示的线路放飞东蒙,历时整整30天。</p> <p class="ql-block">河南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西临长治,东接濮阳,北临邯郸,南接鹤壁、新乡。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北宋称相州,明清称彰德府。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曹操高陵,还建有中国文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 安阳.殷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主持的首次科学发掘。</p> <p class="ql-block">殷墟是我国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遗址。刻辞甲骨作为殷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有机会深入认识湮没已久的商代历史,体会3000年前的生活形态,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承载着历史,也孕育着希望。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华文化的价值日益彰显。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将会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惠及未来。</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大厅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馆内各个展厅内</p> <p class="ql-block">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从甲骨残片中识别出商代占卜文字,引发各界收藏、研究甲骨。</p><p class="ql-block">1908年,学术界获知刻辞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墟。</p> <p class="ql-block">1928年10月,傅斯年说服蔡元培设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殷墟因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被确认为商代晚期都城,并成为衔接史前与历史时期的关键节点,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历时十年,发现大批刻辞甲骨。</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以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继续长期发掘殷墟,也多次发现刻辞甲骨</p> <p class="ql-block">早商文化</p> <p class="ql-block">【商代的(车)字演变】</p> <p class="ql-block">“马”字经过各个朝代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商代晚期</p> <p class="ql-block">商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殷墟十五次发掘情况的总汇</p><p class="ql-block">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持续近百年的殷城考古再现了三千多年前东亚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p> <p class="ql-block">商代都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先商、早商、中商、晚商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清晰呈现出以都邑为中心的王权国家的政治地理图景。由此更能对比与突显出同时期周边区域诸如北方草原、成都平原、湘江流域等青铜文明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以“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项目为引领,以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机制,以精细化考古为手段,商文明研究再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商文明以浩荡之势推动中华文明的齿轮,在历史的长卷中晕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文明上承史前与夏代,下启周秦,为寻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提供了可靠证据,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商文明探索虽然成果丰硕,但探索永无止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商文明研究会更加辉煌!</p> <p class="ql-block">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探索商文明,摸索出考古方法,完善了考古理论,促进了学术争鸣:增强了商史信度,丰富了商史內涵,活化了商史场景:诠释了中华文明,传承了优秀文化,契合于盛世中华。</p> <p class="ql-block">2. 河南羑里(Yǒulǐ)城</p> <p class="ql-block">【放飞东蒙】全团第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约3000年前,殷纣王将周文王姬昌关押在羑里城达七年之久。在狱中,周文王发愤治学,潜心钻研,将伏羲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完成了《周易》。</p> <p class="ql-block">【周文王】是西周的奠基者,他生活在商朝末年,是周部落的首领。相传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期间,将上古时期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推演扩展为六十四卦,奠定了《易经》的核心框架。</p> <p class="ql-block">他还为六十四卦及每卦中的六爻(共384爻)撰写了卦辞和爻辞,这些文字阐释了卦象的象征意义和吉凶判断,使原本用于占卜的符号系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周文王羑里城里的演易坊</p> <p class="ql-block">美里井(YouliWell)</p><p class="ql-block">此并相传为文王被困时之水并:并水清冽甘甜。古井曾因届宇的荒废而枯竭,又随羑里的重修而复活。似天人感应,遂成佳话。</p> <p class="ql-block">走进“八卦阵”,真是没有高度,就缺乏格局啊!</p> <p class="ql-block">终于一起走出了“八卦阵”!</p> <p class="ql-block">3.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是一所以文字为主体,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专题性的,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二次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股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放飞东蒙】全团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好气派的建筑群!姐妹们为此震撼!群兴拍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厅,拍部分大立柱和穹顶。</p> <p class="ql-block">由隶到楷</p><p class="ql-block">到了汉代,隶书以其实用性强、易于书写等优点,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主要字体。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书体的不断变化,使汉字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灵气和勃勃生机。这一时期“鲁壁经书”的发现和许慎《说文解字》的诞生,也为汉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由已知求未知,回顾商文明探索历程,殷墟是起点与基石。围绕着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洹北商城等遗址的年代与性质,国內外学者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研究与争论,与之相关的文明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以夏商周断代工程为节点,关于商代都邑年代与性质的认识趋于一致,绵延近六百年的商史画卷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北岳庙附近,散步出来转转。【北岳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公元500-508年)年间,唐、宋、元、明、清诸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1. 【北岳庙】是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古北岳恒山的场所,皇帝和地方官吏曾在此进行过300多次隆重的祭祀。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庙院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呈“田”字形,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有东昭福门、西昭福门、大小碑楼等8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我国目前尚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殿内东西两壁保存有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巨幅壁画《天宫图》,各高8米、长18米,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 </p> <p class="ql-block">北岳庙内存有从魏至民国诸代碑碣200余通,真、草、隶、篆、行等书体俱全,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庙内还保存古雕刻113件,有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齐背光千佛像、唐代大佛等。 </p> <p class="ql-block">2. 【大境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北端,东、西太平山遥相对望,一道雄关横亘其间。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筑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是北方草原“茶马道”——张库大道的起点,见证了茶马互市的繁荣,也目睹了张库大道的兴衰。它不仅是防御北方游牧势力的军事工事,也是农牧互市贸易的重要场所,促进了中原与草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长城“四大关”,是其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其“门”字蕴含着开放、交流之意。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由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书写,气势豪放,笔力苍劲。</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为明长城著名关口之一。最早可追湖到战国时期的赵国长城,赵武灵王所修的北长城东边起点在张北县黄花坪、狼窝沟一带。此外。还有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明长城等多个朝代的长城遗迹,不同年代的长城在张北纵横交错,全国罕见。收起</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长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最初只是一个仅容一人弯腰出入的暗门。清顺治元年,开豁建门,始称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内关岳庙的修建与张家口作为明、清及民国时期对外商贸枢纽的历史密切相关。关岳庙既是忠勇精神的载体,关羽被尊为武财神,而岳飞则是民族气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既是忠勇精神的载体,也是张家口从“武城”到“商堡”转型的见证,体现了长城文化从封闭防御到开放包容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也是张家口从“武城”到“商堡”转型的见证,体现了长城文化从封闭防御到开放包容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秦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明长城等多个朝代的长城遗迹,不同年代的长城在张北纵横交错,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初建时为关帝庙,也称武庙、老爷庙,主祀三国时蜀将关羽。民国时期,为缅怀民族英雄岳飞,关帝庙同时增塑岳飞像,关、岳同祀,关帝庙改称关岳庙。</p> <p class="ql-block">【三娘子庙】内供奉着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之夫人三娘子(又称钟金哈屯),此庙不仅是蒙汉和平的象征,更体现了张家口人民对她的感念。</p> <p class="ql-block">三娘子作为明代蒙古土默特部的核心政治人物,在推动明蒙”隆庆和议”及后续的明蒙和平互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与万里茶道的交汇点,当年口商商帮带领驼队和老倌车队经大境门北上漠北蒙古及俄罗斯,开创了国际贸易的惊天伟业,关岳庙则是他们祈求平安,阐释忠义诚信精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山神庙】前与徐团合影。</p> <p class="ql-block">3. 【草原天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崇礼区交界处,全线总长323.9公里,其中张北段全长149.5公里 。原段132.7公里始建于2011年,于2012年底正式建成通车 。</p> <p class="ql-block">成千上万的白色风力发电机沿山脊绵延,与碧绿草甸、湛蓝天空构成经典画面,被称为“天路之眼”。沿线的梯田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层次分明,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河北张北汉诺坝省级地质公园。这里是河北和内蒙的边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