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 原创</p><p class="ql-block">文 部分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记得荷马史诗吗?</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吗?</p><p class="ql-block">还记得特洛伊木马吗?</p><p class="ql-block">不止是特洛伊</p><p class="ql-block">还有以弗所、希拉波利斯等等</p><p class="ql-block">虽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余残垣荒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span>这些名字太深刻,</p><p class="ql-block">好似远古神话在召唤!</p><p class="ql-block">走进跨越千年的史诗之旅!</p><p class="ql-block">原来神话真的存在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伊斯坦布尔出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车沿着世界上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span>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向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恰纳卡莱进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途径2022 年最新落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索桥,也是土耳其连接欧洲和亚洲海岸的第四座大桥——</span> 1915 恰纳卡莱(Canakkale)大桥,从欧洲进入亚洲。</p><p class="ql-block">恰纳卡莱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咽喉,1915年3月18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达达尼尔海峡<span style="font-size:18px;">恰纳卡莱</span>战役中击退了英法联军,才算保住了现代土耳其的国土,所以,1915对于土耳其非常重要,而3月18号被作为胜利日代代相传。<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桥主塔形状象征着火炮,以纪念1915 年恰纳卡莱海军的胜利;其红白相间的塔楼代表土耳其国旗;桥墩象征着烈士纪念碑。大桥主跨长度为2023米,</span>旨在纪念20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00周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塔高度则是318米,</span>2022年3月18日由土耳其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宣布橋梁正式通車,<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也是大桥为什么命名为1915恰纳卡莱大桥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土耳其耗资175亿人民币,由我国四川路桥局参与建造,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连接亚欧大陆的1915恰纳卡的大桥。大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最高通过时速可达120km/h。大桥建成之后,将原来一个小时的轮渡时间缩短到6分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摊开土耳其地图,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之间存在两条重要通道。一条是伊斯坦布尔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与马尔马拉海。另一条是达达尼尔海峡,连通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恰纳卡莱<span style="font-size:18px;">(Çanakkale)</span>位于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入口处,跟伊斯坦布尔一样横跨欧亚大陆。让恰纳卡莱成为“传奇”之城的不仅仅是那场海战的胜利,更是因为它是特洛伊的故乡,广场上矗立着2004年奥斯卡影片《特洛伊》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洛伊木马</span>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达达尼尔海峡边,看晚霞落日,感觉游泳真的可以游到对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特洛伊不在希腊,却在土耳其,就位于土耳其西北部恰纳卡莱省。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西方文学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特洛伊战争,便以此城市为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希腊战争故事《木马屠城记》就是描述的这个城市。</span>那场因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而起的战争,历经十年,最终在希腊人的木马计中画下句点。</p><p class="ql-block">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影响了现代科技。如今,电脑黑客用“特洛伊木马”作为病毒的名字,可见这场战争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远广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根据历史记载复原的木马,在特洛伊遗址大门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历史学家一直质疑古特洛伊是否真实存在,德国商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span>8岁痴迷《荷马史诗》,赌上全部身家掘地三尺——<span style="font-size:18px;">直到1871年</span>竟真挖出埋藏3000年的古城遗址,并确信这就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施里曼19世纪的发掘将神话带入现实,成为19世纪最疯狂的考古传奇!随后这里也成为现代考古学的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洛伊考古</span>遗址包含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500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个不同时期的建筑</span>文化层,即特洛伊并不是单独的一座城市,而是3000年历史中不断在原址基础上建造起来的一系列居住地,每一层都是一个时代,展现了赫梯、迈锡尼、希腊、罗马等不同文明的兴衰,<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录了3000多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定居顺序,并见证了文明的继承,对于了解欧洲文明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被考古学家命名为“特洛伊VII”的遗址,被认为是荷马史诗时期的特洛伊城。这是十九世纪考古大发掘的结果,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特洛伊考古遗址1998年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洛伊II期城墙(约公元前2600-2300年)保存较完整的早期城墙遗址,由巨石砌成,展现了青铜时代早期的防御技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古地层展示,特洛伊古城历经9次重建和层叠,第VII层(青铜时代晚期)被认为是“荷马的特洛伊”所在层,出土陶器、武器等文物,显示出被暴力摧毁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典娜神庙遗址(罗马时期)与祭坛与祭祀区:发现大量祭祀用品和建筑构建,反映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多神信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户富绅的大门入口和马车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凯安门(Scaean Gate):传说中特洛伊战争时期的主要城门,是荷马史诗中赫克托与阿喀琉斯决斗的背景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马剧场(公元1-2世纪)与议事厅(Bouleuterion),显示古城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考古遗址已经被建造出一个考古公园,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另外遗址还能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遗迹、街道布局、防御工事等。只不过,施里曼并没有好好保护遗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洛伊古城现在己然是一片废墟,</span>沿着木道环绕一圈,更多是根据历史去想象当年的场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是也不能掩盖那场经典的战役和动摇其世界著名的考古遗迹之一,它是整个特洛伊文明的证明,也是现在士耳其最热门的旅游遗迹之一。</span>而且特洛伊不仅是一个考古遗址,更是连接神话、历史和多元文明的桥梁。其传说影响了西方文学、艺术和哲学,故事被解读为勇气、智慧与命运的隐喻,成为西方文化中“英雄主义”与“人性悲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木马看着有点熟悉?是的,它就是2004年电影《特洛伊》拍摄时使用的道具,拍摄完成后赠送给了当地,现在矗立在滨海大道的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爱琴海海岸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最不能错过的千年之城,当属古罗马的小亚细亚之都—以弗所(Ephesus)。废墟之上,一眼望千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弗所位于土耳其的亚洲疆域,西濒爱琴海,南接地中海,东邻高加索山脉与伊朗高原。这片土地自古便是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孕育了赫梯、伊奥尼亚、希腊、吕底亚、塞尔柱、拜占庭与奥斯曼等诸多文明。以弗所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卡伊斯特河在此汇入大海,形成天然良港,使其成为地中海经济文化重镇。这个《圣经》新约中出现过的地名,圣母玛利亚最后生活的地方,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希腊罗马古城,罗马帝国五大城市之一,繁荣盛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弗所的历史与伊奥尼亚文明密不可分。公元前1200年,伊奥尼亚人从雅典迁移至小亚细亚,建立了伊奥尼亚联盟。以弗所作为伊奥尼亚的核心,迅速崛起为古希腊的重镇。公元前8世纪,以弗所兴建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成为宗教与艺术的象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29年,以弗所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在奥古斯都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亚细亚行省的首府,以弗所人口激增至25万,成为地中海东部重镇。塞尔苏斯图书馆、大剧场、哈德良神庙等杰作相继落成,彰显罗马东方的辉煌。基督教兴起后,以弗所成为早期传教活动的重地,也是圣经新约“启示录”中七教会之一,使徒保罗和约翰曾在此传教,并留下著名的《以弗所书》、《约翰福音》。</p><p class="ql-block">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以弗所归属东罗马拜占庭帝国。5至6世纪,以弗所在拜占庭的地位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然而,7至8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和卡伊斯特河的淤塞,使以弗所逐渐衰落。1308年,以弗所彻底被突厥人占领,基督教信仰让位于伊斯兰教,阿尔忒弥斯神庙被遗忘殆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面积很大,其遗址如今仅15%被发掘,仅仅是已开发部分的古城遗址,一整天逛下来也是腿脚酸痛,可以想像,其鼎盛时期的庞大体量。它用三条大道—港口街(Arcadian St)、大理石街(Marble St)、库瑞特斯街(CuretesSt),把城市划分成港口区、下城区与上城区,构成城市的骨架。一个图书馆、两座剧场、两座健身馆、两个集市、三处浴场、五座神庙,以及众多纪念门、雕塑与喷泉,共同支撑起这座城市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古罗马的辉煌遗迹,宛如一部凝固的史诗,漫步在大理石铺就的街道,仿佛能听到昔日商贾云集的喧嚣。阿尔特弥斯神庙遗址虽已残,却依旧让人心生敬畏,宏伟的大剧院仿佛还能回荡起观众的欢呼声,塞尔苏斯图书馆的精美展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与艺术之美。它的街道曾行走过赫拉克利特、圣母玛利亚和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在这里,每一根残柱都诉说着地中海文明的兴衰,每一块石头,都在低吟着历史的诗篇。2015年,以弗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古典时代大都会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库瑞忒斯街(CuretesSt) 它是以弗所的三条主要街道之一,也是最为宽阔的一条街道,介于赫拉克勒斯门和塞尔苏斯图书馆之间。它的大理石路面留有马车辙痕,其下隐藏着完整的排水系统。路侧50根灯柱基座证明,这里曾是世界最早的路灯系统—夜间用橄榄油点燃的陶灯,能持续照明6小时。街道两旁有喷泉、纪念碑、雕像和商店,漫步在这条大街上,仿佛在进行穿越之旅,你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古以弗所人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容纳二万五千人的以弗所大剧场(Great Theatre of Ephesus)正在维护,令人遗憾。这是一处依山而建的巨大半圆形露天大剧院,最初用于戏剧表演,有证据表明它后来被用于角斗。剧院采用了环形设计,通过逐排递增1.2°的倾斜角和公元41年改造时嵌入的共鸣瓮,让最远座席也能清晰听见舞台私语,上层观众也有很好的视野。在城市的另一侧还有一座较小的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塞尔苏斯图书馆 (Library of Celsus)是以弗所最完整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成于135年,</span>不仅是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土耳其的地标之一。虽然目前只剩下正立面、阶梯和石柱的局部建筑,但它恢宏的气势、精湛的艺术以及强烈的美感仍然让人窒息,因此被土耳其人骄傲地印在了纸币上。</p><p class="ql-block">图书馆拥有超过12000个卷轴,是古罗马时期仅次于埃及亚历山大和土耳其贝尔加马的第三大图书馆。由塞尔苏斯-朱利叶斯-阿奎拉(Celsus JuliusAquila)建造,作为对他的罗马参议员父亲的致敬。<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本三层的图书馆现在只残留下两层立面,</span>正面高16米,宽21米,门前有16根雕刻精美的大石柱。巨大的圆柱支撑着正面,包括三个狭窄的入口,其中两侧的壁龛里有四座女神像的复制雕像,在罗马时代代表知识、智慧、思想、善良。雕像真品于1910年被带到维也纳的以弗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书馆前的大理石地板上刻有一个脚印、女人头像、硬币和心形图案。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妓院广告,脚印用于判断年龄:脚长超过刻痕的成年男性方可进入,脚小者(未成年人)则被禁止。据说有一个秘密通道可以从图书馆通向这里。</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阿尔忒弥斯神庙(Temple ofArtemis),是土耳其著名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铜像、亚历山大港灯塔)。这座神庙最早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为月亮女神、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所建,神话中她可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掌管月亮、狩猎与少女纯洁,是雅典娜和赫斯提亚之外的“三大处女神"之一。阿尔忒弥斯神庙规模宏大,初建时的规模甚至超过了雅典卫城的帕特农(Parthenon)神庙。阿尔忒弥斯神庙是一座长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长125米,宽55米,高25米,占地面积6300多平方米比现代足球场还大。庙宇的回廊有127根圆柱,每根圆柱高约20米,底部直径为1.59米,柱石干姿百态。从地板到屋顶,全用大理石打造,华丽程度堪比皇宫,神庙里外布满精美浮雕和青铜雕像,由当时最顶级艺术家创作。据说,当时的人第一次见到它时,会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但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几度被毁坏、重建,神庙的爱奥尼亚大理石石柱,如今只剩孤零零一根石柱和一些地基石块,但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雄伟壮丽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德良神庙</span>(Temple of Hadri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以弗所古城两旁众多遗迹中最精美的一座建筑,它</span>是典型柯林斯式神庙的代表,第一拱门上雕刻命运女神堤喀,第二座拱门雕刻蛇发女妖美杜莎,内墙廊柱上雕有不同的神话人物的浮雕,一侧属于希腊时代,另一侧刻画着亚马逊女人国,是罗马皇帝哈德良时期的建筑杰作。这座拥有精巧拱门和石柱的宏伟殿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世纪,在4世纪进行了修复。原件保存在以弗所考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墙正面第二座拱门的雕像是蛇发女妖美杜莎,也是星巴克的logo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露台屋 哈德良神庙对面的斜坡上,是曾经的罗马豪华别墅,通过这里的建筑和装饰,可以一窥古代以弗所富庶人家的生活。如今这两栋房子作为博物馆开放,地板上的马赛克和壁画十分精美,值得仔细欣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遗址的中心地带,一处建筑墙壁上的浮雕与壁画是古希腊医学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象征物——缠绕的蛇杖,以及其他与健康和治疗相关的图案,这里便是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盛誉的以弗所医学院。它不仅是当年医术实践的殿堂,也是医学知识的发源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识——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据说就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名字的由来,这个雕像是古希腊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的赫尔墨斯(Hermes), 他主管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也是众神的使者。爱马仕品牌名字(HERMES) 就是以该神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尼克(Nike)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她的经典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衣袂飘然,像从天徜徉而下,丰满的躯体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现了胜利和与之而来的喜悦。她是胜利的化身,其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着到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Nike一手拿着象征胜利的桂冠,另一只手则握着橄榄技,<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表力量、速度与胜利,</span>在比赛中会一直徘徊在胜利者周围。据说耐克(Nike)品牌以及logo取自于此雕塑右手下摆飘起的裙摆轮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那就是城市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系统”。以弗所的公共厕所保存较为完整,厕所沿墙壁排列着带有圆孔的大理石板座位,下方是流动的水渠系统,利用水流冲刷排泄物至下水道,保持卫生。座位之间没有隔板,如厕时人们可面对面交流,兼具社交功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瓦流士浴室是古城中最大的公共浴室,展示了古罗马的浴室文化,包括冷水室、更衣室、温水室、热水室和蒸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弗所古城保存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此地曾是希腊时期最大城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与罗马并肩的大都会,</span>也是目前地中海东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遗址,城邦遗迹保留完整,清楚看出古罗马完善都市规划。神庙与教堂指引了古人的精神追求,剧场与浴场承载肉体的欢愉。拱门、喷泉、雕塑与石柱汇成古典艺术的诗篇,市政厅、集市与下水道系统彰显城邦文明的先进性,贵族的宏伟图书馆与水手的简陋“爱之屋”并存,折射阶层差异与文化的包容。千年风雨浇灌下,这些遗迹诉说以弗所的往昔荣光,等待后人探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土耳其,尤其是小亚细亚地区,古城遗址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1988 年入选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希拉波利斯古城(Hierapolis),是一座将古罗马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奇迹之地,也是土耳其四大名景与著名古迹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奇观与丰富的历史遗迹闻名,让人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两千年前的辉煌时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拉波利斯古城</span>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代尼兹利省(Denizli),紧挨着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棉花堡</span>(Pamukkale)。传说两千多年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希腊城邦国家</span>佩加蒙国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门斯二世</span>被石灰华迷倒,于是开始在棉花堡附近修建城堡,这就是希拉波利斯城。这座古城与棉花堡相连,作为当年棉花堡疗愈大区域,围绕着温泉塑造的罗马时代古城,是当时王室、贵族的温泉疗养胜地。它的热门建筑是罗马浴场和古剧场,有被石柱和大理石环绕的古老泳池,这个古老泳池全年温度保持在36度,因而被誉为“Cleopatra(克利欧佩特拉)泳池”。传说埃及女王克利欧佩特拉(<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艳后</span>)曾在此泳池中沐浴。公元2至3世纪,已是古罗马的城镇,发展也达到顶峰。古城经历了近2000年的繁华后,由于频繁的地震,尤其在17世纪的一次大地震被夷为平地,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古城作为疗养胜地而闻名,曾是古罗马人追求健康与享受生活的象征。在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浴场与主街道、城门遗址,展现罗马城市的经典规划,</span>目前大浴场、神庙、竞技场、街道都已是残垣断壁,很难辨认了。古罗马剧场,保存完好的2世纪建筑,由哈德良和塞维卢斯皇帝建造,可容纳1.5万人,舞台立面和幕墙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话浮雕</span>精雕细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现罗马帝国的艺术与工程技术,</span>无不彰显着古罗马的文明与荣光。大墓地,地中海地区最大古墓地之一,长达2公里,含石棺、墓穴、陵庙等1200多座坟墓,风格涵盖希腊、罗马与基督教早期,见证丧葬文化演变。漫步在古城中,仿佛能听到古罗马人的欢声笑语和马蹄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古城遗址旁有博物馆,由古罗马时期的南大浴场(South Bath)改建而成,建筑本身即为公元2世纪的遗迹,是土耳其最独特的考古博物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收藏了从希拉波利斯古城考古发掘的一些文物,分为室内三大展区及露天展场,展品跨度超2000年。包括石棺艺术(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死亡的敬畏)、生活文物(揭示市民生活与贸易网络)、神像与浮雕(体现多神信仰的融合)、露天展场(展现地震对古城的破坏力)。展厅中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历史的碎片,将那个辉煌却终究消逝的时代拼接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古城翻过山坡,经过一只五彩大公鸡,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棉花堡(Pamukkale)。</p><p class="ql-block">棉花堡的石灰华梯田与希拉波利斯的城市遗迹紧密依存,体现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温泉既是地质奇观,也是古城经济与文化生活的核心。这里也是古罗马文明的缩影,剧场、浴场、神庙等建筑彰显罗马帝国的工程技术、社会结构与宗教思想。作为疗养胜地,吸引希腊、罗马、犹太、波斯等族群,墓葬艺术与建筑风格融合多种文化元素。棉花堡与希拉波利斯将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与跨越千年的文明遗迹融为一体,成为地中海地区历史层积的独特样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撰于2025年7月!谢谢到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