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七月流火日观荷近在复兴园

干积芳

<p class="ql-block">乙已七月流火日观荷近在复兴园</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一早醒来,迎来上海天气的七月流火日,近期上海气温居高不下,夏雨淅淅沥沥时续时断。一看天气预报,一个半小时又是一个降雨天,会继续下雨,但今日艳阳天气依旧,气温看来不会一时骤降,再看今天是观荷节,来个说走就走,乙已七月流火日,观荷近在复兴园。</p><p class="ql-block">复兴公园距我居住地30分钟路程。</p><p class="ql-block">复兴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域,东邻重庆南路,南临复兴中路,西近思南路,北接雁荡路,毗邻淮海路商业街,全园占地面积76866平方米。复兴公园是上海最早建成的公园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法式园林。公园于1909年7月建成开放,时称顾家宅公园,俗称法国公园;1944年曾改名大兴公园;1946年更名为复兴公园,并沿用至今。整个公园以规则式园林布局为主,偏西南部递变呈自然式。复兴公园几经历史变迁,园内保留了百年悬铃木、沉床花坛、玫瑰园、马恩雕像等特色景区,植物种类达170多种。2007年,公园经过了整体改造,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得到了提升和保护,更加焕发出法式园林的气息和神韵。</p><p class="ql-block">公园内有二处荷花池,种植的荷花品种繁多,清纯洁净,角度不同,近看远观,经久耐看。</p><p class="ql-block">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寓意丰富,主要象征纯洁、智慧、和谐、坚韧与吉祥,同时与佛教文化及民俗传统紧密关联。</p><p class="ql-block">荷花,自古以来便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花卉。它那亭亭玉立、清雅脱俗的姿态,不仅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端,也成为中国文化中纯洁、高尚的象征。古人对荷花的喜爱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荷月”传统,正是对荷花盛开季节的喜庆与欣赏。每年六月,江南地区的赏荷活动达到高潮。六月二十四,被称为“荷花生日”,人们会携家带口前往荷塘,赏荷、观莲,感受自然的芬芳与宁静。这一习俗不仅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p><p class="ql-block">许多文人雅士的作品生动描绘了荷花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称,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荷花佳作。苏轼的《题荷叶》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荷花的鲜明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杨万里则以其细腻的观察,描绘荷花的清丽与高洁,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展现了他对荷花的深厚感情和细腻观察。杨万里的荷诗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荷花题材,也使荷花成为人们心中纯洁与高尚的象征。他的作品强调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荷花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历经千年而不衰。它不仅装点了江南水乡的风光,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人们追求纯洁品格的象征。在儒家思想中,荷花代表君子之德,强调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操守。</p><p class="ql-block">荷花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凭借其优雅的姿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历经千年而不衰。从古代的赏荷习俗,到宋代文人对荷花的热爱,再到现代人对荷花精神的传承,荷花始终是人们心中纯洁与高尚的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精神的纯净与人格的高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未来,随着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发展,荷花的精神将继续在中国人的心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p><p class="ql-block">上午六点半,天空下起了阵阵小雨,细雨蒙蒙,赶紧打仐回家。复兴园观荷不虚此行,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8日写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