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皇龙江中段再次出现交通致死事故,死者为本镇辖区58岁农民,在田间劳作空挡骑车转场过桥的时候被路上行驶的汽车撞倒,经法医现场检查死者已无生命特征。附近村民再次听到这种消息,不禁唏嘘不已,既为死者的哀叹,也为这条路上频发事故的原因从心底发问。</p><p class="ql-block"> 茶陵秩堂镇境内的皇龙江新路,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改善东部山区多个乡镇的富民项目,同时又是从基础设施上改善秩堂这个湖南旅游名镇的道路优化工程。其皇龙江路段设计为新增双向车道的柏油路面,道路于2022年通车后,极大的方便了周边村民的出行。</p><p class="ql-block"> 但通车三年以来,此路段交通事故频发,累计车祸每年都有两三起,死亡人数也接近年平一人,且事故事发地大多集中在月江桥至南芷门这段两千多米范围内,尤其集中的是石龙,列宁学校和湖里这三座桥的附近,好多家长和村民对此有点谈路色变的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 为此,笔者昨天特意驾车到沿路查看了一下,结合路况和事故发生的特点,觉得此路段事故频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一,硬件配套设施不齐。新路路况达到了三级公路标准,但沿路没有限速禁示牌,更无测速摄像头,连三座可以通车的跨江桥头也没安装凸面镜,甚至桥头前方的交叉路口禁示牌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二,设计硬伤。三座桥的护栏系钢筋混凝土制作,防撞强度达到了高速路等级,但不通透,高度也超过120厘米,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完全符合规定,但在乡下这样设计就有点考虑不周了,一来很多孩子过桥,开车的很难看到,二来女司机开车无法观察到桥上的小孩和骑行者。</p><p class="ql-block"> 行道树设计只讲究观赏效果,没考虑安全隐患,新路靠江一边的行道树是垂柳,种植间距只有五米,如果作为水域周边的景观种植完全没问题,但作为公路行道树就有很大弊端,特别是种植时紧靠人行桥,几座可以通车的跨江桥两边被附近村民拔掉了一部分,可谓帮了一个大忙。垂柳属于速生植物,一般成活后两三年内柳枝就会垂下,尤其是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会相互连接形成一堵不通透的绿墙,给驾驶员带来无忧放纵的暗示也阻止了驾驶员对周边的观察。</p><p class="ql-block"> 三,骑行者和驾驶员安全意识太低。很多骑行者不佩戴头盔,出现车祸后直接导致危险程度加重,造成身体和家庭的多重灾难。其次不管是什么车辆的驾驶员,在行驶途中不观察周边情况,沉醉到忘我的境界里,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遇学校、工厂、集市和人行横道一定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操作原则。车速过快也是一个原因,皇龙江新路,按理来说乡村公路限速不会超过40km/小时,但实际路况可以轻松达到80km以上,但如果车速达到了80km,那么车辆在一秒内将行驶22米以上,而一般的车辆在时速80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刹车,车辆会在30米后才能完全停止,而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将在2秒左右,其实,大多数这个时候车祸已经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皇龙江事故频发的拷问,我不是专业人士更不是专门部门的人,只是作为家门口每天出行的必经之路,眼看这种情况的延续,不得不问一句,究竟谁之过?其实答案都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