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碑林博物馆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是在具有93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的碑林博物馆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和石刻艺术馆分组成,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在这些书法家的笔下,其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p> <p class="ql-block">开成石经,包含12部儒家经典及2部字样典籍,共114块石碑、65万余字。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官方刻经,它不仅是唐代文化教育的标准范本,更是西安碑林建立的原始动因,其历史价值与文献完整性堪称“中华文化原典”。‌‌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版。</p> <p class="ql-block">《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注书,被誉为“迎宾第一碑”,是最早移入碑林的藏品之一。此碑不仅是帝王书法的罕见遗存,更体现了唐代“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碑林现收藏自汉代之后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石刻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展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这里展出的佛教造像,数量众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我看过的佛教造像最为丰富的艺术大展。</p> <p class="ql-block">这些佛教造像的服饰和袈裟,雕刻精致而完美,有的还保留着艳丽的色彩,不愧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这次去碑林博物馆,正值北区新场馆还未开放,因此最著名的昭陵六骏及其他著名展品没有看到,期待下次再来西安与它们相见。</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2025年5月上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