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要扎根人民沃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学艺术是时代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心声的传声筒。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肩负着记录伟大时代、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用力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p><p class="ql-block"> 创作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工作者要走出书斋,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要像柳青那样,在皇甫村一住就是十四年;要像路遥那样,在煤矿体验生活数月。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筋骨、有道德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创作要反映时代、讴歌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脱贫攻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文艺工作者要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壮丽画卷。要像《山海情》那样展现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像《觉醒年代》那样再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 创作要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文艺创作要克服浮躁心态,摒弃粗制滥造。要像打磨璞玉一样反复锤炼作品,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勇于创新,使作品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具时代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