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人民广场,对于上海人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有一句成语叫做“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以致越来越陌生。譬如我本人,已经忘记多少年没去过人民广场内了。因为觉得人民广场太大,加上延安东路建成延安高架路后,穿过马路去到人民广场南侧的武胜路大为不便,另外人民广场地铁站出入口全部集中在人民广场东北面的南京西路、西藏中路一带,所以一般不会再去穿越偌大的人民广场。那么,这是否说明人民广场毫无看点呢?其实不然,当你把目标直接对准了人民广场,真正步入了人民广场,一定会游兴又起的。</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人民广场是一个集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广义的人民广场主要由开放性广场、免费人民公园以及周边的行政、文化、商业建筑等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4万平方米。广场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和大面积绿化,人民大道东西贯穿其中。还有,地下藏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商业步行街。今天,就请各位跟随我的镜头去实地统统走一遍吧。</p> <p class="ql-block"> 最初,这一区域是农田和村庄。1850年随着上海开埠,英国人霍格等人成立了上海跑马总会,并建起了号称远东第一的跑马厅,使之成为当时上海英租界的一个重要娱乐场所,靠赛马赌博聚敛大量钱财。其实,上海的跑马场曾于1854年、1862年二易其址,这是第三跑马场。跑马厅除了外圈跑道和看台,还有内圈跑道和中间的体育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被当作日本侵略军的兵营;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美国军队的俱乐部。1949年上海解放后,市军管会在1951年宣布收回跑马厅,这片土地才蜕变为真正属于人民的公共空间。1953年,总长560米、宽100米的人民大道全线通行。然后,原跑马厅大部分区域被一南一北分别改建为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人民广场是有门牌号的,地址为人民大道185号。过去,人民广场的主要功能是庆典集会,可以容纳10万人。现在大家看到,人民大道两侧已经绿树成荫、绿荫成林。1993年底,被列为市府二号工程的人民广场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原来的以集会、游行为主要功能的硬场地,变为绿化为主的城市园林广场。</p> <p class="ql-block"> 1994年9月21日,以音乐喷泉射出的第一束水箭为标志,人民大道与广场地区绿化改造工程竣工。作为全国第一个旱地喷泉,人民广场音乐喷泉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那次改建奠定了如今人民广场的基本格局,其总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形式,以当时在建的新市政大楼(人民大厦)为中心,由人民公园中区、市政大楼、中心喷泉广场、上海博物馆构成广场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副广场,大片绿地碧草如茵,花带灌木错落有致,常绿乔木枝繁叶茂,原本空旷的集会场地完全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园林式广场,绿化面积由原来的20%增加到70%,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肺”。来自网上的下照从人民大厦俯瞰,中轴线依次穿过人民大道、中心广场音乐喷泉和上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最长的国道之一,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沿途覆盖平原、盆地、高山、峡谷等多种地貌,串联起长江三角洲的繁华与青藏高原的壮丽,成为展现中国东西部自然与人文差异的标志性线路。该国道全长约5476公里,途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等八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抵达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而318国道的起点,正是上海人民广场中心位置,这里的地面上有一块“上海市公路零公里标志”。同时,该位置也是多条国道(如312国道、320国道)的起点,体现了其在国家交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人民大道201号上海博物馆,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呈现中国古代“鼎”的造型特征。1996年新馆全面竣工,馆内文物收藏包括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织绣、漆器、竹木牙角、少数民族文物等33个门类,藏品总数超过102万件(套),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珍贵文物近14.5万件(套),拥有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南入口,在紧靠延安东路的武胜路侧。除了特展要买门票,常规展览均免费参观,不过要提前最多14天预约,虽然当天预约也可以,但不一定能约到,因为这个博物馆还是蛮热门的。现在正值暑假,许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前来观瞻,我去的时候门口就挂出了“当天预约已满”告示。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p> <p class="ql-block"> 从上海博物馆面向人民广场的北出口出来,左转的道路上会看到一群可爱的鸽子,这就是白鸽广场。你可以在一旁人民大道211号的人民广场便民服务亭,5元钱买一包鸽食慢慢地喂它们。</p> <p class="ql-block"> 离白鸽广场不远,人民大道221号地下则有个迪美购物中心,被誉为二次元爱好者的天堂,来迪美就像看一场不用买门票的漫展,所以年青人的“浓”度较高。这家商场1995年盛大开业,主打“新、奇、特、快”的中低档时尚商品而成为潮流圣地;2012年左右,受电商及同质经营冲击,迪美盛况不再;2015年,迪美启动改造,注入更多年轻元素,加重餐饮、娱乐业态的比例;2017年,迪美压缩服装类店铺,再次加大餐饮、娱乐业态比重;2019年,迪美聚焦“三坑”,打造“三坑少女破产一条街”,形成以“三坑”为核心的生态聚落。迪美开业距今30年,但位于人民广场相对冷清的西南部且还在地下,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p> <p class="ql-block"> 迪美与同为地下的香港名店街相通(入口内左侧的下照1通道),迪美南北向,香港名店街东西向。2023年,绮丽次元创意文化街区租赁期满后,对外地址人民大道9号的香港名店街停止营业,不过地下通道目前仍然正常开放,可直通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香港名店街,为上海最长的地下综合性步行商业街,1990年代中期建成开业,其主体沿人民大道地下通道布局,采用并排式店铺结构,早期以中高档服饰零售为主,涵盖服装、首饰、玩具等多元商品,混合品牌专卖店与个体商铺,以潮流时尚定位和亲民价格吸引消费者,后因电商冲击逐渐转型,2010年代引入二次元文化业态,成为年轻群体聚集地。这条地下购物街,我也没有印象了。</p> <p class="ql-block"> 但我记忆中有条1930上海风情街,入口好象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那里,也就是现在的人民广场地铁站2、3号口附近,实际上就位于城市规划馆B1层。在这条地下休闲街内,上海茶馆、老虎灶、咖啡馆、石库门客堂间等,配上变幻的天幕,仿佛将游客带到了1930年代老上海的城区中,令人回味无穷。走到地铁站2号口,问了值勤的保安,才知1930风情街已经不存在。(下照的1930风情街来自网上)</p> <p class="ql-block"> 此处地铁站2号口旁的人民大道100号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1998年开始动工建设,2000年建成对外开放,2001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寓意着“发展与腾飞”的主题,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呼应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格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整个建筑地下2层、地上6层,其中地下1层白鹭厅为临展厅,地上1层玉兰厅是序厅,地上1层和2层之间的MF层星空厅为咖啡吧,地上2层崧泽厅、3层明珠厅、4层江海厅分别为“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展区,5楼大都市规划发布厅又是咖啡吧。当年家里因动迁需购房,我和夫人曾特地前来了解所购地区的发展规划及模型,一目了然。目前城市规划馆分别在地铁站2号口的地下和地上开了两个进出口,观众不算多,手续也简便,除了预约扫码亦可当场刷身份证,然后过安检即可入内参观。这时我恍然大悟,B1层不就是原来的1930风情街位置吗?大概收回改造后成为了临展厅,目前正在展出的是《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参观临展厅后,还可乘自动扶梯上楼继续参观。</p> <p class="ql-block"> 人民大道200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其宏伟的建筑风格与精致的细节设计,无不透露出一种端庄与大气。市政府于1995年迁至本址,之前的1955至1995年间一直设在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那里曾是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大楼。今人民大道北侧正中的市府新大楼,前身则是建于1964年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6层主楼前为检阅台,两翼3层辅楼设6个观礼台。1992年启动重建高72.5米、地上共19层的“人民大厦”,成为上海市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人民大道300号上海大剧院,最早是跑马厅看台等建筑,1956年定名挂牌为上海市体育宫开始改建,1957年竣工,1997年迁出。今日的上海大剧院,1993年被提上议事日程,1998年正式开业。按照中国古典建筑亭的外形设计,屋顶采用两边反翘与天空拥抱的白色弧形,寓意“天圆地方”之说,2020年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内部分为地上8层、地下2层,设大、中、小三个剧场,拥有票务中心、芭蕾排练厅、乐队排练厅、贵宾厅、展示厅、艺术品商店、咖啡吧、宴会厅和停车库等附属设施。在这里,上演过歌剧、音乐剧、芭蕾舞、交响乐、室内乐、话剧、戏曲等各类大型演出和综艺晚会。</p> <p class="ql-block"> 歌剧院隔壁的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前身为跑马总会旧址。1932年拆除了旧屋,花费200万两白银,重新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新楼,外观属于古典主义造型,外墙是红褐色面砖与石块交砌,有塔什干式柱廊,东面设有看台,西北转角处有一座8层53米高的钟楼,198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大楼先后用作上海博物馆(1952年)、上海图书馆(1954年)和上海美术馆(1997年),2016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进驻至今。</p> <p class="ql-block"> 自从新冠疫情以后,手机预约、扫码登记成为了一种关口通行常用手段,直接刷身份证通行算是最简单的方式了,想不到参观历史博物馆竟然无须任何繁琐手续、无须出示身份证或登记,进入参观只要通过安检就行,难能可贵。进入后的引导牌显示:一层,序厅和特展厅;夹层,公共服务区(不开放);二层,古代上海;三、四层,近代上海;五层,餐厅和屋顶花园(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东楼还有并排的西楼(黄陂北路286号),现只开放一层的《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转转。</p> <p class="ql-block"> 紧邻历史博物馆,即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七号门(对外地址)。人民公园于1950年代前期与人民广场同步建设,被称为上海的“中央公园”。公园内的景点有:魁星峰,碧翠湖,曲桥,芭芭露莎餐厅,水榭长廊,睡莲池,荷花池,西山瀑布,当代艺术馆,茶苑,海棠苑,健身乐园,儿童乐园,张思德纪念园,南极石等。</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主要出入口是:南京西路75号五号门、西藏中路233号一号门及两者之间的九江路931号四号门。五号门内的“人民公园相亲角”,始于2005年,周末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四号门出来,可以登上一片没有人烟的高地,图示为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 穿过九江路则是一块面临南京西路的大三角地,今包括在人民公园园区导览图内。依次可以见到: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遗址碑,五卅纪念碑,寰球中国学生会遗址碑,好八连纪念雕像和北广场。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遗址碑位于人民广场地铁站8号口西侧,但大会遗址实质位于隔路相望的黄河路(原派克路)43弄6号。1930年5月在此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为1930年11月7日举行的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做了必要的准备。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48人,他们来自全国各个红色根据地和游击区,作家柔石、胡也频和柔石的夫人冯铿等代表左联也参加了会议。原建筑早在15年前被拆除,该地现已成为黄河路21号鸿祥大厦,也就是蝴蝶酥生意红火、每天排长队的国际饭店帆声西饼屋对面。</p> <p class="ql-block"> 五卅运动纪念碑,1985年5月奠基,1990年5月落成。五卅运动指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5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5月15日枪杀了维权工人代表顾正红并伤工人10余人;29日青岛工人被反动政府屠杀8人。5月30日,上海2000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100余人遭租界巡捕逮捕,被拘押在原南京路51号老闸巡捕房(今贵州路101号)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于是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当场造成13人死亡,包括4名学生被射杀,另有数十人重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主体雕塑“五卅魂”是从“五卅”两字变化而来,似鲲鹏展翅,似烈焰奔腾。中间是一座由两个不屈不挠的工人形象组成的青铜圆雕,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南北两侧的两块碑体,背面各有一组展现五卅斗争历史的青铜浮雕。碑体、地坪、道路和基座的花岗石,均采自泰山,寓意烈士牺牲比泰山还重。</p> <p class="ql-block"> 寰球中国学生会遗址碑,为纪念1905年成立于静安寺路51号的寰球中国学生会而立,原建筑1928年被拆除,其址后为南京西路216号大光明电影院。该学生会发起人兼会长是复旦大学创始人李登辉,作为全国性的留学生组织,初期以“联络全世界中国学生情谊,互相扶助,交流知识”为宗旨。该组织在20世纪20~30年代声名鹊起,通过提供留学咨询、代办护照船票等服务,协助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近2000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其业务涵盖教育推广(如创办报刊、设立学校)、公共演讲及社会活动组织,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会务逐步停止,后演变为欧美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 北广场上由浮雕墙和五人主雕组成的雕塑,展示的是建国初期守卫上海南京路的“好八连”光辉形象。浮雕墙由《八连颂》、浮雕、简介3个部分组成,含“初创”“进城之夜”“拒腐蚀永不沾”“服务人民”等11组图案,生动体现了当年好八连的精神风貌。“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1963年八一建军节之际,毛泽东主席创作了这首《八连颂》,高度赞扬负责上海南京路警卫任务的解放军某部八连官兵。那年,这支连队被国防部授予荣誉称号——“南京路上好八连”。1964年,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让“南京路上好八连”家喻户晓。光阴荏苒,本色永恒。在一个甲子时光里,八连几经任务转换、几番改革重塑,从“霓虹哨兵”转型“特战尖兵”,但八连官兵本色依旧,其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北广场集中了人民广场地铁站19、5、6、7号口,因为这儿的马路对面就是南京路步行街首(可走地道),新世界城(南京西路2~68号)、第一百货(南京东路830号)、世茂广场(南京东路829号)三家商业巨头各占一角。北广场这个位置曾是建于1915年的原南京西路1号新世界游乐场南楼,1956年后沿街商铺开出了东海皮件商店、南海衬衫店、人立服装店、采芝斋食品商店等,先后还是南京中学、长征中学,1980年后为黄浦区少年宫所在地。转个弯,还有一家上海音乐书店(西藏中路365~377号)。1990年初,几家商店均安排搬迁别处,此地组建上海精品商厦,于1991年夏正式开业。但在2002年,上海精品商厦停业拆除了,现今这一区域为上海最大的人民广场地铁站的一处进出口下沉式广场。</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inwyt1"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跟着《酱园弄》去旅行</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下一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64ehxj"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宋庆龄上海史迹寻踪</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