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光荣的成长》(43)•两位飞兵之二

老马

<p class="ql-block">昵称:老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48650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曾任26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杨星华《两位飞兵》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英雄前辈的回忆文章,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26军英雄前辈杨星华</p><p class="ql-block">   杨星华(1923—1957)原名杨振寰,笔名黄三。平邑县前西崮村人。高小毕业后,考入费县师范讲习所。1938年5月去苏北参加抗日义勇队,6月转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音乐干事、戏剧组长、鲁中宣传大队副大队长、第八纵队政治部宣传干事、二十六军文化处长等职。他取材于部队和农村生活,创作了大量歌曲、话剧、歌剧、曲艺等文艺作品。曾为《保家乡》《劝郎出夫》等歌谱曲,写了《诉苦报仇歌》《寄给前线的同志》等诗歌和《爱民模范娄丙元》等战斗故事。并利用战斗空隙,挖掘和整理了《林前庄大鼓谱》《东洋琴(瞎腔调)》等民间乐谱。1945年,他写的秧歌剧《参加主力好-》,受到当地军民的欢迎。在淮海战役后,他带领38名人员到连队教唱革命歌曲,帮助建立业余剧团23个,创作剧目21个。他用五言形式将1905个常用字编成《战士日用杂字》,被部队用作战士学文化教材。在诸多文艺形式中,他尤擅山东快书。一生中,他曾创作和演出了大量好的作品,如《沭河战斗》《血战岱崮》《大战回龙山》等几十个段子。他重视部队文艺理论,先后写出《部队战士快板的发展》《部队歌剧的音乐和主题》等八九篇论文和一部讲义,对部队文艺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他的作品没有结集,部分作品先后发表在《八一》杂志、《大众日报》《前卫报》及《解放军文艺》 上,有4篇山东快书收入《山东解放区曲艺作品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7年7月20日在烟台逝世,济南军区批准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26军前身部队鲁中部队成功攻打蒙阴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阴城位于鲁中西南部,是日伪“扫荡〞我根据地,“蚕食〞我根据地的桥头堡,驻日军一个小队及伪军唐云山部12个中队千余人,工事坚固。为攻城顺利,鲁中军区决定以里应外合的手段攻占该城。1945年4月8日,内线关系将西门炸开,但因第1团先头分队未按时赶到,致敌将炸开之西门重新堵死。第1团令其2连强攻受挫,当夜未攻入城内。第11团接近城东南角,内应关系没接上,当即强攻,突入东关,与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至4月9日,将东关守敌全部肃清。南关因地形不利,经彻夜攻击未果。攻击北关的第1团,亦将北关夺占。至此,鲁中部队坚守既得阵地,准备白天打援和黄昏后再以强攻手段攻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9日上午,新泰日军一个中队分两路驰援蒙阴。左路日军63人乘汽车两辆,在中队长村社率领下,沿新蒙公路于12时进至蒙阴城北三公里处墩台附近,遭我军第4团2营围攻,第1团2营转兵增援,两部合击,将敌全歼,毙59人,俘4人。右路日军遭费北独立营伏击,狼狈逃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日,我军再次向蒙阴城发起总攻。新建山炮排加入战斗,以山炮射击西门,两发两中,突击队乘势突入城内。第11团1营一举突破东门,攻入城内,展开巷战,最后将敌一部压缩到会门驻地,以三个梯队三次爆破,突击队勇猛冲击,迅速突入院内,顽抗之敌在我军战士刺刀下全部就歼。战斗至夜晚,蒙阴城日伪全部肃清,毙日军100余人、俘9人,毙伤伪军250余人,俘伪军唐云山部队900余人;缴获重机枪2挺、步枪981支、掷弹筒4具、汽车2辆及大批军用物资。我军阵亡64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杨星华《两位飞兵》之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团部,曹凤洲就像听神话一样呆呆地听着副团长对曹世范的布置,一阵紧张,一阵兴奋,有时激动得乱耸肩膀乱搓手心,恨不得快问一声自己的任务是啥。一会,王文轩政委接着说:“曹凤洲,你的任务就是要给那位吕大哥去送炸药,现在两个炸药袋子都已经装好了,周围填了些谷子、高粱,只要你自己别走露马脚,一般人谁也不会怀疑它的。一会儿你就要挑着出发,到离城三里半地的红石岳上,放下稍一休息,从西南就可以来个老头接你。这位老大爷穿的衣服很破烂,一来到就找你吸烟借火,他问你是干啥的?你就说:'歇歇!吸袋烟。'你再开他干啥,他说:'来挑地瓜。'只要这话一对,这位大爷他就是吕连棠的父亲,你跟着他去没有错,等到城里再见了曹世范以后,夜晚你们俩就可以互相配合了。但是要记住你们的任务是极为艰险而重要,不论敌人如何的盘查,都必须胆大心细,机智沉着,要切实遵守时间。万一第一夜战斗发展不利,白天也要灵活隐蔽,等配合第二夜的总攻。若遇有敌人新的花招,就要快设法回来报告。”王政委又问:“听明白了吗?”曹世范坚定回答:“明白啦。〞</p><p class="ql-block">“好!任务就是这样,马上要出发了,想想看还有什么困难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当英雄,曹世范从来是爱当一个出没在敌人心脏的神兵,但是在这次短促话语里听了首长的交代之后,他反复思索了一刻,心想:这次的任务确实更困难了,一来是蒙阴城我从未去过,二来是这些天敌人经常的戒严,来往人员一定检查很严,再就是去找的几个关系人,我都从来没有见过一面,万一出了差错,就会给整个部队增加了不利。但是他又想到全国即将反攻的形势,真正的英雄可绝不能在困难前面低头,不入虎穴难得虎子,就算是个人牺牲也必须胜利地完成任务。于是他说:“首长,尽管放心吧!我是个党员,这也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考验,我绝不会给党和毛主席丢脸。”曹凤洲也向首长表示了同样的决心。首长们齐说:“好!去换服装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剎时两人换装完毕,每个人的匣子枪暗暗插在裤腰里,手表一直藏到了胳膊肘的上边,出了驻村就直奔西南去了。当时李先生挂着个文明棍走在前头,曹世范紧跟在他的后面,曹凤洲又随后离曹世范约有二里半地,因为挑得担子太重,压得来回换肩,不到一个钟头就看不到李先生和曹世范的身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世范跟李老先生虽是初次见面,但也真像一对相称的父子。两个人边走边谈了些城里的情况,半路上一见四周无人,曹世范说:“这买卖叫我来干,我倒愿意,可就是城里我从没去过,这里汉奸的脾气我还不大摸,进了城得要多靠李先生才行。〞这时,李先生就像是老人故意给孩子鼓劲一样,他说:“别管他汉奸啥样,最要紧的是你要沉住气,越大胆越好。〞“大胆?〞曹世范一听觉得显然是这位老人在替他担心,他不由得就又放开了那爽快的嗓门说:“放心吧,李先生!别的咱先不说,要讲大胆我可就怕没有梯子上天,过去我当了两年多便衣,经常是在敌人据点里转转,那些汉奸的脾气我是懂得,他们就是爱吃'虎'牌的洋烟!要了紧他熊我比他更熊一点,他也就摸不清我能吃几碗干饭了。〞这话只惹得李先生微微带笑。后来在曹世范指手画脚的谈话中,李老忽然发现了他那只残废的手,老先生忙问:“你这只残废的手要让敌人查住可怎么回答?”曹世范想了半天说:“我这手是被鬼子的炸子儿打的,已经残废了几年了,问我能有啥法呢?唉!我就说是被往年土匪打得还不行么?”李先生点头说:“好,好!〞一会儿,这老先生显然是在为这年轻的英雄感动,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自清朝活到现在,几十年兵慌马乱的岁月,看过的队伍也实在不少了,要讲吃苦能干,能为老百姓争气,你们可真是头一份啦。咳!别人啊!都算得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个人说着说着不觉进了城东关大街,眼看就到东门了,哪知正走之间,忽然听路旁人在嘀嘀咕咕地说,因为敌人已发现八路军在城东不远,今天东门上的来往行人盘查得特别严紧了,东关有个杀猪匠只因为身带了两把新刀进城,就引起鬼子疑心绑进小围子去了,李老先生一看风头不对,就赶紧几步向右一拐,带曹世范绕北门直奔了西关,打算从西门进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西关,曹世范暗想,现在千万别再出什么事故,我就可一面进城,一面把这一路的城门,地堡看个清白了。所以他一面故意拖慢了步子,一面向着四街偷看。只见这里的来往人确实不大像东门关那样杂乱,满街上冷冷落落,老百姓都愁眉苦脸,许多店铺都已关门贴了封条,最引人注意的是到处的墙壁上都伸出一排排的枪眼。街上的乞丐不几步就是一个,有的小巴狗也瘦得像个乱草蛋一样趴在路上,用脚踢都踢不起来。曹世范看罢不由一阵阵心酸。但是转眼一看,人民群众虽是苦到这样,可是那些汉奸太太们却打扮得花花绿绿红嘴红脸,像些夹巴狗一样来回乱窜。按平时曹世范爱打不平的性子,他心里的怒火可真是难忍,但是现在却平平静静地走着。又走一会抬头一看,不觉已来到了西门。这城门槛子,果然是又厚又宽,门洞子深得就像条胡同一样。门楼子顶上有四五个鬼子在来回走动,城门外口是六个伪军站岗。这些家伙有几个在规规矩矩扛着枪活动,有一个正在门里吸烟,还有一个伸着脖子像个虾米,在擦枪柄,一见李先生和曹世范进城,就歪嘴斜眼又咳嗽又骂:“要是小八路羔子敢来,他是送死!”眼珠子就像针一样向着曹世范上下乱看,这显然是向行路人故意试探。英雄曹世范气得肚子直鼓,也只好暂时忍气吞声地不动声色。就这样,两个人大摇大摆的进了城西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进西门,这真像串刀山一样过了头一道关口,两个人心里都稍微有了些敞亮,接着二人就又到了伪警所门口。因为有李先生领着,进门时门岗也未检查,现在曹世范心里松快多了。哪知道刚进去大门未走几步,有一个门岗又忽而追了来,一把抓住曹世范就问:“哪里来的?你跟李先生来干什么?”曹世范被这突然袭击弄得脸上一愣。李先生急忙回身说:“这是我跟前最小的一个孩子,明天想跟我到济南去买货,为了路上少惹麻烦,特意找警察长来开个路条。”这汉奸听了又狠狠地看了曹世范两眼,才把他一推:“去吧!以后再来先讲一声,不然谁知道你是老七还是老八。〞曹世范说:“是,是!〞这才跟李先生又向里走,心想:“妈的,你别烧包,咱们晚上再见。〞可巧,接着出来了一位警长,因为他是我们很早已教育成熟了的内钱关系,一见是李先生就急忙把他二人客客气气地领进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曹世范虽已来到了警察所,但是曹凤洲还一直把挑子放在城东红石岭上等着有人去接,可是结果一等没有二等没有,直到日头已快下山的时候,才从西南来了一位老大爷跑得满头大汗,一来到就问曹凤洲在这里干啥,曹凤洲说:“歇歇,吸袋烟。大爷你是干啥?〞“我是来挑地瓜。同志!叫你多等了!我就是吕连棠他爹呀,快走吧!城里的鬼子们从上午就有点惶惶不安,去晚了说不定又碰上戒严了。〞说完之后,吕大爷下腰拾起炸药挑子,曹凤洲留神地跟在身后,三里多路未觉得大走,两人就一气进了东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着东关大街就要来到城东门了,谁知道事情果然是又出了意外,因为敌人听说我军已离城不远,未等天黑今天老早关了城门,来往人员只准外出一律不准里进。</p><p class="ql-block">老马</p><p class="ql-block">2025.6.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