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光”,穿透我“自卑”的冰层

绿肥红瘦

<p class="ql-block">  上周末,我参加了智慧父母实践班的学习,这是我第二次参加。</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在2023年9月。那次学习深深震撼了我。身为教师的我,竟发现自己曾是家庭教育的门外汉——老师列举的“雷点”,我几乎全踩过。</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陷入深深反思,并暗下决心:</p><p class="ql-block"> 一、 学会转念,真正理解并尊重女儿;</p><p class="ql-block"> 二、 用阳光般温暖的笑容照亮并温暖女儿的心;</p><p class="ql-block"> 三、 用生命影响生命——我渴望看到女儿幸福快乐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这次为期两天一夜的学习,灵魂再次被触动。看着众多家长争相上台分享,我不禁自问: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而我的勇气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就在十几天前,女儿热切地提议:“妈,你平时琢磨的那些家庭教育方法,还有跟人聊天时说的道理,特别好!你录成小视频分享出去吧?”</p><p class="ql-block"> 我不假思索地摇头:“不行不行!妈妈长得不好看,录出来别人不要看的。”</p><p class="ql-block"> 女儿立刻反驳:“你哪里不好看了?你明明挺好看的呀!上次我那朋友见到你,还夸你气质好,知性优雅呢。还有东阳的金老师也这么说,说你很像那个XXX。”她特意从百度找出照片给我看,“真的有点像!”</p><p class="ql-block"> “我声音也不好听。”</p><p class="ql-block"> “你声音不挺好听的嘛?我发现你怎么那么不自信呢?那天金老师鼓励你‘边学边做’,你也说‘不行不行’... 哎,你明明有这个实力,我几次亲耳听过你跟人聊家庭教育,说得头头是道,你就是太不自信了!”</p><p class="ql-block"> 听到女儿给我贴上“不自信”的标签,心里很恼火:“我怎么不自信啦?我这叫有自知之明……”</p><p class="ql-block"> 就在实践班的小组活动时,讲师来到我们组,让我讲讲过去的教育方式和今后的打算。我刚说了没几句,讲师就给我贴了个“价值感低”的标签。</p><p class="ql-block"> 我一肚子火,回家路上打电话告诉了女儿。女儿说:“她是不是想套路你买课学习?”</p><p class="ql-block"> 实践班结束后,我又学了几天共情课。突然间,我觉察到:自己确实经常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和勇气。</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陷入了沉思:从小到大,从上学到工作,从原生家庭到婚姻家庭,父母、爱人、女儿都常常表扬我。我就弄不明白,我的自卑根源到底在哪里?为何一看到别人的优秀,我就感到自卑?</p><p class="ql-block"> 当我把这个困惑说给女儿听,她举了个例子:“我有个学生,挺聪明,语文基础也好,但比较浮躁和要强。每次默写完,他都是第一个拿给我改。有时全对,有时错一两个。我让他回座位订正,继续做题。可当其他同学来改时,他就忍不住凑过来,或走到同学位置上看看别人错了几个。我就跟他说:‘别人错几个,全对也好,错的比你多也好,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要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全对?错在哪里?问题出在哪儿?’”</p><p class="ql-block"> 女儿接着说:“且不说他这种行为违反课堂纪律,单看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反映了一定的心理问题。他好像只有自己比别人好、正确率高时才有价值感和成就感。我们要通过表面的行为,挖掘他底层的逻辑,就像冰山理论中水面下的那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被女儿的洞察力震撼了:“涵棣,你太厉害了!在你分析之前,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上进心强’啊。”</p><p class="ql-block"> “这样子下去容易出问题的。因为比你优秀的人肯定存在,你永远不会是最好、最强的那一个。即便当下你是最强的,未来也总会遇到更强的人。当然,和别人比较后感到挫败,有时能促使人成长进步。但如果心理不健康,就相当于埋下了隐患。”</p><p class="ql-block"> “经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自己自卑的根源:我没有关注自我,一直在‘向外求’,没有‘向内求’。把目光过多放在别人身上去发现闪光点,而没有观照自身,总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比较……”</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教育环境造成的。你看从小到大的考试都要排名,排名靠前的受表扬。人在无法自我认同前,往往依赖外界评价来增强自我认同感——别人说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别人没说你好,你就会怀疑自己不够好。关键是要有稳定的自我判断,无论外界评价如何,都不要轻易动摇。”</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困扰我的自卑,源于根深蒂固的“向外求”模式。她不仅清晰地指出了问题,更用身边的案例和冰山理论,让我看到了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智慧像一束光,不仅穿透了我冰山下意识的幽暗,更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这份来自女儿的“反向教育”,恰恰印证了我最初“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渴望——只是此刻,是她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了照亮我的那束光。</p> <p class="ql-block">  爱学习的爸爸妈妈们,跟我一起来学习家庭教育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