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乡位于嘉陵江右岸中游,阆中市与南充市之间的仁和镇万年山的山脚下。南北朝时,万年山是川蜀闻名的佛教圣地,主峰海拔617米,平均海拔约200米。属于四川盆地浅丘地貌,山、峦、峰、丘、壑、冈、岭、垭在此散落分布,形成沟壑、田坝为特征的阡陌田园。</p><p class="ql-block">我家小院在福子山和官斗山及余脉围成小坝子的冈岭末端。院后坡栽种香樟柏树青冈等林木;院前及左右种桃杏梨李枣柚枇杷核桃等果树茂林;四周竹林掩荫,荆棘蔷薇藤蔓天然院墙,四季氤氲,鸟语花香,美丽天成。</p><p class="ql-block">福子山在后,官斗山余脉在前,山中流泉小河院后流淌院前转角流向东南,最终汇入嘉陵江。院前的小河之上修建三层的魁星楼一座,魁星楼正对着小院正门,相距约300米,周围巨大古柏相映。故乡之美,得天独厚,始终心中萦绕。</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山水地貌,哺育了善良勤劳的人民。好田好地种五谷,水稻(大米)小麦(白面),称为细粮;薄田瘦地种粗粮,如黄豆绿豆高梁苞谷(玉米)红苕(红薯)豌豆胡豆(蚕豆)芝麻等杂粮。</p><p class="ql-block">细粮晒干扬净交公粮,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剩下粗粮,农民留作自己食用。农民种地很难吃到大米饭,粗粮细作,巧手把黄豆磨成豆腐,红苕淀粉红苕粉丝,苕渣发酵晒干,添加面粉,制成苕渣干面条,味美可口,胜似纯麦面做面条。豌豆磨成凉粉,绿豆做成绿豆糕,高粱加糯米做醪糟,芝麻做成辣椒酱,“红酥手”,粗粮堪比细粮好,农民餐桌不凡美味佳肴,爱国情怀可见一斑,家乡农民非常可爱。</p><p class="ql-block">家乡小院乡邻,爱党、爱国、深深热爱人民子弟兵。1967年,我三年服役期满,按照规定,可以请假回乡探亲了。士兵第一次回乡探望父母,假期为7天。好不容易轮到探亲假,参军离别母亲整三年,自然归心似箭,多希望立即回到母亲的身边。</p><p class="ql-block">从部队出发,花了整整六天时间,辗转多地多个城市多种交通工具回到家乡。长途公共汽车从南充市到西充县城将近中午时分,吃过午饭,徒步从县城翻山越岭40里山路,夕阳西下,见到了阔别三年的老母亲和小院子的乡亲亲邻们。</p><p class="ql-block">老远就看到母亲站在院子边的街阳(方言,亦叫阶檐)张望,直走到她跟前大声说:“妈,我回来看你来了!”妈的眼睛长期没得到治疗,已经视力模糊,从声音中听出是我到家了。</p><p class="ql-block">她把手伸过来,我把手伸过去,扶着她伸过来的手,只觉得是她的手用力把我拉了过去。我们母子紧紧拥抱,我说:“妈,这些年你好吗?”她说:“灿儿,我这几年很好,就是眼睛看不见了。是你大哥女儿文华晚上过来陪我睡觉!”</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的山沟坝子,面积约有六、七平方公里,四面是山岭,里面居住有2000多人。人民公社时分属两个生产大队,一个叫大弯大队(16大队),一个叫燕子坝大队(17大队),大队下设10多个生产小队,以自然居住院子划分。两个大队的居民除个别小院是外姓,其余基本为同姓。队与队的田亩相互穿插,划分时以就近为原则。</p><p class="ql-block">历代建筑不占农田,房屋围绕山脚修建,两个大队大小不一有20余座院子,大的院子有几十户人家,小的仅两三户,全都是建在山脚或山腰。东、西有两座垭口贯通坝里坝外,是人们赶场憩息摆摆龙门阵交际的地方,也是荒月施舍粥饭、为来往行人盛夏施舍凉茶的场所。川蜀人喜欢做善事,曾吃过这种粥和喝过这种凉茶。当兵徒步解送,荒山野岭的庄户人家门口,就有凉茶陶罐供人饮用,我也审慎地饮用过这种凉茶,非常浓香可口。</p><p class="ql-block">我家小院建在小冈岭前沿,地势处在冈岭突出部,三面水田环绕,人们习惯叫它“当门嘴”,因地形高于周围水田,又叫“石坎子”,两个地名都符合实际,站在很远的田埂上,就能看到了小院掩蔽在竹林中。</p><p class="ql-block">小院是川蜀特有的四合院,坐北朝南,9户人家居住在此,家家同姓,可能祖上为族亲,辈分排列亦相同。幺房出长辈,多数人与我同辈或是侄儿侄媳妇辈。簇拥我的至亲侄儿侄女,有的年岁比我还要大,依然幺爸、幺舅的前呼后拥呼叫,喊声格外亲切,多次探亲不让我花一分钱。</p> <p class="ql-block">小院人听说我回家探亲了,拥上门来看望,噓寒问暖说说心里话,待人们散去后,我和母亲交谈到夜深。乡亲们非常热情,假期从到家的第二天开始计算,每家每户好像有组织似的开始了传递着爱的热情。</p><p class="ql-block">早晨,每天都有人家轮着来送早点。有的送来一碗腊肉面条 ,有的送来面条荷包蛋,有的送来腌腊肉丝面疙瘩,有的送来香喷喷的臊子面,还有醪糟荷包蛋……,碗里有荤有素,自家舍不得吃腌腊肉,每天却变着花样送给我。人们常说一锅饭好烧一碗面难煮,想想乡亲们做一碗面条要费多大的精力,要付出多少智慧啊!</p><p class="ql-block">小院深情,感天动地,充分体现家乡人民爱党爱国热爱解放军的博大胸怀,他们好像都在无声地鼓励我要安心部队服役,做一个党需要的坚强革命战士。回首平生,我投身革命工作至退休44年,努力奉献,践行母亲及乡亲们的嘱托,问心无愧,但小院那份深情却终身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