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墨韵

谢宏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子之歌·澳门》是近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第一篇,写于1925年夏。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澳门比作一个远离母亲怀抱的孩子,倾诉其被殖民统治的屈辱与对祖国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妈港”一词为葡萄牙人对澳门的音译称呼,诗人借此强调澳门并非其真正的名字,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归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极具感染力。通过“三百年来梦寐不忘”这一句,诗人将澳门与祖国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血脉联系和文化认同。结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的呼喊,既是游子对归家的渴望,也是民族对统一的期盼,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首诗不仅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进程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它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也昭示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永恒主题。</span></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 七子之歌 香港</p><p class="ql-block">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p><p class="ql-block">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p><p class="ql-block">如兮狩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p><p class="ql-block">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p><p class="ql-block">母亲啊我号啕,呼你不应。</p><p class="ql-block">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p><p class="ql-block">母亲!我要回来,母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香港》以深沉的情感和鲜明的意象,抒发了对香港被割让的痛楚与渴望回归的强烈愿望。诗中,“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象征着忠诚而坚韧的守护者,虽身份卑微,却坚守岗位,暗示中华儿女对国土的执着守护。“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则形象地描绘了外来侵略者的残暴,吞噬骨肉、吸食脂膏,令人痛彻心扉。诗中反复呼唤“母亲”,情感真挚而浓烈,表达了游子对祖国的深切依恋与无助呼号。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激荡,极具感染力,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与民族情感的抒情佳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