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灯下漫笔----178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瞽言浅议(8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兴趣赋人探索欲望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功利助人追求成就</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众多追求中,兴趣与功利都具有重要地位。一个人若能在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从事热爱的工作,那么成功的概率将显著提升,因为“兴趣赋人探索欲望,功利助人追求成就”。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也无论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还是艺术家,抑或是工匠,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兴趣和功利这两个重要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纯粹的驱动力之一,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奖励就能维持的行为动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内心会涌起一种强烈的探索欲,这种探索欲并非为了功成名就,而是源于内心对知识、对美的渴望。当他全神贯注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心与毅力,会进入忘却时间流逝的最佳体验状态,全然不顾外界的评判与利益的诱惑。</p><p class="ql-block"> 在信息爆炸、选择多元的当今时代,只有真正感兴趣的事才能让人保持专注,抵御各种诱惑与干扰。因此,培养和发展个人兴趣不仅是快乐生活的保障,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 功利,通常与回报、荣誉、地位等紧密相连。如果说兴趣是内在的、感性的驱动力,那么功利则代表了外在的、理性的成就导向。社会以财富、地位、荣誉等各种方式衡量着人们的成就,这些外在的功利因素成为许多人奋斗的动力。功利并非是追名逐利的代名词,而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认可,适度的功利心,可以激励我们去追求卓越,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去实现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功利导向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职场中的绩效考核、商业领域的利润追求、学术界的论文发表指标,无不体现着功利逻辑,也推动着社会效率的提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p> <p class="ql-block"> 兴趣与功利虽各有侧重,但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存在着互补。兴趣是功利的基础,功利则是兴趣的升华,当人们对某一领域充满兴趣时,他们更容易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取得功利性的成就创造条件。反之,功利的实现又可以为兴趣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纯粹的兴趣探索会导致缺乏方向,而纯粹的功利追求则容易陷入短视,只凭兴趣,缺乏功利的引导,会导致在追求兴趣的道路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最终一事无成,而过度追求功利,可能会使人陷入急功近利的漩涡,为了达到目的或攫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而持久的人生动力系统。</p> <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平衡兴趣与功利,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个人最理想的工作是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的交集,当这三者不能完全重合时,可以用主业满足功利需求,以副业滋养兴趣爱好。事实上,现代职场越来越接受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p> <p class="ql-block"> 兴趣赋予我们探索的欲望,功利助推我们去追求成就。在快速变化的当代社会,真正智慧的生活态度不是兴趣与功利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二者的比重。当我们既能沉醉于兴趣带来的心灵体验,又能收获功利成就的现实回报时,人生便达到了最为丰盛的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