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情

识途

<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30164884</p><p class="ql-block">文、图、编辑:识途</p> <p class="ql-block">《诗经·豳风·七月》‌中写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把七月的热说得是那样地确切。一到七月地上仿佛下了火,天气那个热劲可真让人难受,树荫下,空调房,电扇前那才是人呆的地方。上班的人不得已让汗流浃背,田野里头顶草帽的农民只能在烈日下饱受着酷暑的煎熬。</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我却对七月情有独钟。不是因为在火热的天气下让家乡的原野一片葱茏,地毯中的绿一直流向天边。也不是那火红娇艳的鲜花点缀着这绿色的天地,使其更美。更不是因为这是瓜果飘香的季节,什么桃、梨、杏、枣、瓜争香送甜。而是在这一个月,父母把我带到了人间,让我从此见到五彩斑斓的世界,领略世间美好,饱尝到人间冷暖,幸福与辛酸。</p> <p class="ql-block">今年在我的生日那天,天气酷热,我不禁感慨地说:“这样的天气,当年母亲坐月子不知是怎样熬过来的。”出生在七月,高温难耐,那时没有电扇,更别说空调,一把蒲葵扇不停地摇着。家乡的七月蚊虫特多,那时没什么蚊香,只能靠蒲扇驱赶。我出生时,恰逢家乡发大水溃堤,田地淹没一片汪洋,茅屋内阴暗潮湿难有安身之处。母亲的主粮只能靠父亲划着渔桶去水中收采一些没被没顶的高粱穗回家,经粗加工再做成饭吃,就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她仅有的一点乳汁哺育着我。</p> <p class="ql-block">尽管条件艰辛,一家人仍有喜得贵子的高兴支撑着。可好景不长,不多久,一场大病,让我生命垂危。开始肢体抽搐,肌肉强直痉挛‌,体温异常,双眼上翻,嘴吐白沫,休克不省人事,这一下可急坏了父母。那时共和国刚成立,还没正式医疗机构,问医无门,医治无药,发病时母亲只能眼含热泪将我紧贴在胸口。幸亏我的外婆,对一些小儿病疾知道一点,小有门道,父母亲急忙把我抱到外婆家。母亲哭着说:“娘,这孩子抽筋,一抽就过去了,看来这孩子性命难保,您救救孩子吧。”说完又哭了起来。外婆看看我,安慰母亲说:“这孩子是惊风,我治治试试。”外婆也没有什么药,只能用一些民间土法,什么打瓷瓦(用瓷片划舌下经络放血),爆灯火(在太阳穴等处垫上打湿的火纸然后用火焾在上炙),拔火罐,打火针等。经过一阵子治疗,抽搐的次数有所减少,母亲心里才稍有安定。接下来就是经过一段日子的救治,每次我都经历着疼痛,看着痛苦中哭闹的我,母亲眼中也噙着泪水。然而疼痛过后我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外婆才松下一口气说:“幸亏这孩子送来及时,不然真难救过来呀。”母亲脸上也开始露出笑容。在后来的日子里,在父母的呵护下开始茁壮成长。有一次母亲指着我的后颈说:“儿啊,这就是当时外婆救你留下的疤痕,没有你的外婆就没有你,是你外婆给了你一条命啊!”听到母亲的诉说,我那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自我记事始,父母亲每逢七月我生日这天,虽家中没什么,总想尽一切办法为我弄点好吃的,让我穿上新衣。买一些好玩的玩具和小人书等,为我庆生,因此我盼望七月。</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中断粮靠吃难以下咽的粗粮野菜度日,能吃饱成了我的奢望。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母亲居然从灶膛的瓮罐中盛出一碗阴米粥(一种把糯米蒸熟后阴干的米)端到我面前,对我说:“平儿,把这碗阴米粥快吃了。”我惊喜地接过母亲手中的碗好奇地问:“妈妈今天哪来的阴米粥?”母亲对我说:“傻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这点阴米还是在清理小罐时发现的,舍不得吃,一直留着,快吃吧。”我问:“妈妈您吃过吗?”母亲点头说吃了,于是我几大口就把碗里甜美的阴米粥扒到了嘴里。看着我吃完,站在一旁的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到后来才得知,原来母亲为了让我过个好生日,竟瞒着哥哥和妹妹把仅有的几把米没用锅煮而放在灶膛里煨,家里人根本没见到,母亲何曾尝一口啊!每想到这件事,眼泪便止不住流了出来。这可是我终生难忘的一碗阴米粥,也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生日啊!</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养育恩情我不敢忘,也不能忘。自从我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每逢七月我的生日,我都不曾忘记“儿的生日就是娘的难日”。一大早我便把一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端在母亲床前,叫声:“妈,您吃鸡蛋。”母亲总是高兴让我分些给孩子们吃。在我过生的日子里还特地买一些好吃的来庆生以感恩父母。平时还为母亲买一些她爱吃的点心和水果以表孝心,母亲爱穿的衣服也尽量满足她。我们外出旅行总不忘带回一些特产和首饰以敬父母,在我们的关照下也算上是颐养天年了。</p> <p class="ql-block">如今父母已离我们远去,且渐行渐远,而父母恩养育之恩实乃难忘。他们去之愈远,而我思之愈甚,尤其在七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