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7.17 六月廿三(四)</p><p class="ql-block">我的清晨,在一场酣睡中缓缓展开。借着例行学习与签到打卡的间隙,我快速翻了翻关注的公众号文章——那些熟悉的博主,或是偶然闯入视线的陌生作者,他们的文字总在不经意间递来新的思路,引我驻足思考。</p> <p class="ql-block">今天心里反复冒出来的念头是:</p><p class="ql-block">去感受一切,而非定义一切。</p> <p class="ql-block">生活本就裹着层不确定性,偏偏是这些藏在转角的未知,让日子有了盼头,也多了层耐人寻味的神秘感。走在迎接未知的路上,或许最该有的姿态,是敞开感官去感受,而非急着给一切贴上标签。</p> <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看,生活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未知因素并非阻碍,反而赋予日常以期待感与探索的价值——正因为无法预判前路,每一步前行才更具发现的意义。面对这种不确定性,过早地用固定标签去定义,反而可能限制认知的维度,不如以开放的状态去接纳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生活里也总免不了无奈与无助。所谓生活的滋味,原就该是苦辣酸甜咸杂糅;所谓生活的底色,本就藏着喜怒哀乐与无常。遇上那些坎坷与困惑时,不如就顺着心意去感受——不必急着判定这是苦、那是乐,毕竟此刻的滋味,或许换个时辰再品,又会是另一番模样。</p> <p class="ql-block">若从体验的角度看,所谓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本质上都是不同维度的感受素材。若急于将其定义为“苦”或“乐”,实则是用二元对立的框架简化了复杂的体验。感受本身是中性的,其意义更多源于个体在体验过程中的认知积累,而非预设的价值判断。</p> <p class="ql-block">这么想来,生活的意义,大抵就是让我们变着法儿去体验、去感受、去历练、去丰盈。其间滋味,自然是你有你的回甘,我有我的余韵,而我们,都是自己生活里最真切的主人翁。</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生活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多元的体验场景。每个人通过感受、历练与反思,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既是体验的主体,也是意义的赋予者——这种主体性,恰恰体现在不被预设定义束缚,而能在感受中自主构建认知的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