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稳里,读懂中国红的分量

林小婷

<p class="ql-block">这座三国交界的边陲小城,藏着独有的浪漫——中外面孔在街头擦肩,警灯与灯笼在暮色里相映,安稳又鲜活。</p> <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把微信铃声换成《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时,心里忽然涌上一句话:“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p> <p class="ql-block">我住的地方是座三国交界的边陲小城,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早已不是新鲜事。学外语时和他们聊几句家常,路人问路时指个方向,这些细碎的瞬间,总让我觉得自己也成了连接中外的小纽带——他们眼里对中国生活的向往,藏不住的羡慕,比任何赞美都实在。</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城藏着太多安心的细节。旅游旺季时,公安干警轮流在街上值守,红蓝警灯在夜色里明明灭灭,走夜路时看一眼,心里就踏实。在这里待久了,终于懂了“我心安处是吾家”的意思,它早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读佛经时,能安安稳稳坐满三十分钟,不是定力多好,是知道窗外没有炮火,门口不会突然响起警报。想想乌克兰还在战火里的人们,连做顿安稳早餐都是奢望,就格外珍惜眼下的日子:能说走就走去看山河,能放心追梦搞事业,能在孩子学校旁听见国歌时驻足,看着红旗升起时鼻子发酸。</p> <p class="ql-block">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虽已远去,但每当七七事变的警报划破长空,我总会下意识站定低头——那急促的鸣响里,藏着不能忘却的过往。就像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映着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底色。今天的安稳从不是凭空而来,早市升腾的烟火、深夜亮着的路灯、街头民警巡逻的身影,都是这份“有国才有家”最鲜活的注脚,真实得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对这座小城的感谢,对祖国的热爱,都藏在这些烟火气里:是接过外国友人道谢时的微笑,是听见警笛时的安心,是看着国旗升起时眼里的热。日子过得越踏实,越明白: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把风雨挡在了门外。</p> 心安处是吾家,中国红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