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千多年前(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行到这里,刻石立碑。</p><p class="ql-block">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207年)曹操在此写下《观沧海》</p><p class="ql-block">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p><p class="ql-block">水何澹澹,山岛竦峙。</p><p class="ql-block">树木丛生,百草丰茂。</p><p class="ql-block">秋风萧瑟,洪波涌起。</p><p class="ql-block">日月之行,若出其中;</p><p class="ql-block">星汉灿烂,若出其里。</p><p class="ql-block">幸甚至哉,歌以咏志。</p><p class="ql-block">七十一年前(1954年)毛泽东在此挥毫写下《浪淘沙》“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又来到这里,还是那片海。</p><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客栈恰巧也叫《娜片海》借了谐音。</p><p class="ql-block">2003年时,我和妻子开车到过这里,住在渔村大炕。把车停在沙滩上,坐在车里听着音乐和大风吹沙打窗声。此时恰巧女儿由珠峰大本营打来电话,见到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在珠峰下合影,激动地留下热泪。一边最高处一边海平面,有点神奇的感觉。如今,我们带着她的闺女又来到了那片海。</p><p class="ql-block">站在那片海,清凉海风不请自来,沐浴海水中,透心凉爽让暑热顿消。</p><p class="ql-block">由史至今,时空的脉络不紧不慢地走到今天,那片海如果会说话,会讲述这一切。</p><p class="ql-block">饭桌上望着眼前熟悉的面孔,虽然日月的风霜漂白了黑发,岁月雕刻了面部皱纹,但今日能聚在一起,说明了大家的精气神。望着大家,我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腰板挺直,眼睛黑亮的王司机,笑美如花吴领队,想起2017年开大巴千里走新疆。精神矍铄吴大姐、梅姐、飞山鼠,想起在国外参加世界徒步大会。身着彩蝶般连衣裙的李静,想起在西班牙朝圣之路历经的风雨。更有衣带渐紧的陈克俭、厉金荣,二十年前我们第一次结伴旅行,在广西龙脊梯田山顶客栈,挑灯炖鸡做饭,在重庆丙安古镇吊脚楼夜宵,在竹海林中吃竹笋火锅,把老板看呆了。在大兴安岭夜闯北极村,撞死一只野兔的历险。</p><p class="ql-block">难得的经历 ,抹不掉的回忆。一直走到现在,当我和吴大姐翻阅老照片时,看着许多熟悉的面孔已经西去,而我们依然在享受海风,感觉幸运。尽管已经步入暮年,不招人待见了,但我们自己待见自己,自己心疼自己。外孙女对我说:“我们是年轻的老年团。”“我问她:“你喜欢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她回答:“年轻的。”但是我们是一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人。</p><p class="ql-block">我们相聚 不忘最初的记忆,不用想起,也不会忘记,虽然是因为那片海,但是更缘于最初的真诚,才使友情地久天长。珍惜生命与时空相聚的瞬间。</p><p class="ql-block">感谢这次相聚,感谢那片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