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半日游

尘烟梦雨如墨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家乡承德市的北部有一处名为隆化的地方,是承德市下辖的县城。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故事,这不仅让我熟悉了董存瑞的光辉事迹,也让我第一次听说隆化县这个地方。后来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上一个来自隆化的同学和我一宿舍,跟她交流的时候,她告诉了我一些隆化的情况,我才知道隆化不仅有一座纪念董存瑞的烈士陵园,还有温泉。我把这些信息记在心里,打算日后去隆化看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阵子我本打算出去游玩,可是一想到天气这么热、加上所有学生放暑假可能导致景点出现人山人海的场景时,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我又不想休班时无聊的待在家里,思来想去我决定利用这次休班去隆化县,去看看董存瑞烈士战斗过的地方,顺便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我在家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乘坐公交车来到了承德汽车东站,在这里搭乘去往隆化的承隆公交。其实我原本打算坐火车去隆化,可是去往隆化的火车这阵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停运了,于是我被迫去坐汽车了(因为我坐汽车时间一长就晕车😓)。还好承德汽车东站是承隆公交的始发站,车上这会儿没有别的乘客,我顺利的坐在了车上的第一排座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承隆公交到发车点后,便开出了汽车东站,向着前方驶去。中途经过了承德南站高铁站,路过了几所大学。中间不断有乘客上车,很快公交就坐满了。公交在街里绕了四十多分钟才开出承德市区,快速行进在去往隆化县的公路上。我乘坐的承隆公交属于电动公交,虽然跑的快,但因为整体轻所以在行驶中有些不稳。最让我“苦不堪言”的是司机开车过程中的猛开猛刹,明明前边有车,却还加速行驶,都快贴到前边车的时候才猛的减速,自己也随之东摇西晃、前仰后合;感觉五脏六腑一会儿悬起来,一会儿又落下去。幸亏我坐在第一排,要是坐在后几排估计就晕车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途路过的承德南站高铁站。承德南站处在京哈高铁上,可以在这里乘坐高铁去东北三省或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通辽;也可以坐高铁去北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途经的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它的前身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2021年1月,经教育部批复,整合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转设为现在的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马路对面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承德师范专科学校、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现在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我初中、高中的一些老师当年就是在这里毕业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的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记得我上高三的时候,历史老师在我班半开玩笑的跟我们说:“旅游学院跟我家就一墙之隔,谁要是在这读大学,将来见面别叫我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承隆公交在路上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抵达了隆化县城区。快到隆化的时候,我给高中的隆化舍友打了个电话,打算让她在我下车的地方等我,我们俩一起逛。可谁知她现在没在隆化,在外地上班呢。然后她在电话里告诉我,让我先在“县政府”站下车,去参观旁边的隆化县民族博物馆,逛完博物馆再去董存瑞烈士陵园;从陵园出来后直接去隆化汽车站坐承隆公交返回。正好一趟线下来,不用走回头路或冤枉路。我想想也对,于是当承隆公交停靠在“县政府”站后,我便下了车,来到了旁边的隆化县民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我去过国家博物馆,去过河北省博物院,这些博物馆的外观都是高大宏伟,里面的收藏也是丰富多样。而今天我来到的隆化县民族博物馆却是两座低矮普通的平房,建筑外观和所用材料有点民族特色。博物馆看上去都这么“袖珍”,那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展览呢?我带着好奇心,在门口登记了游客信息后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来到了《隆化历史文物》展厅,欣赏着这里的一件件文物,从中了解隆化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隆化位于燕山北麓,地处华北平原通往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的,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之地。这里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商周以后有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奚、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古代北方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北魏于此设立安州、辽在此地建立北安州,金元在此设立兴州(难怪隆化县城里有几条街道叫做北安路、安州街、兴州路)。明代,隆化全境被划为军事禁区并逐步变为蒙古部族游牧之地。到了清代,随着民族关系的调整与木兰围场的设立,当地经济社会得到逐步恢复与发展。清朝末年,根据“隆盛开化”之意,此地更名为隆化,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了解完隆化的悠久历史,我在看向橱窗里的文物,它们或许看到了远古先民茹毛饮血的生活,或许见证了政权频繁更迭的时代,或许目睹了前往木兰围场进行围猎的庞大队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墙上的一块展板介绍了一些隆化的方言,读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原来即使是在同一个市,县与县之间的说话口音也是有区别的,每个县也有自己的独特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载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隆化历史文物》展厅,我又走进了另一个展厅《兴州窑瓷器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隆化在金元时期称为兴州,城东是蕴藏有石灰、瓷土的浅山;西靠能行舟货运的伊逊河;周围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些都为瓷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金元时期当地制瓷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成为地方主要经济生产形式之一。瓷窑因属地而得名,史称“兴州窑”。橱窗里展出的做工精美的瓷器,是当年兴州窑辉煌成就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橱窗里还展出了一些瓷器碎片,这些都是从隆化周边发掘出来的,看着这些碎片,我仿佛在和几百年前的工匠进行对话,看他们是如何制作这些瓷器,怎样为瓷器绘制色彩;似乎看到了兴州窑从辉煌再到没落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隆化县民族博物馆只有这两个展厅,我只用一小时就参观完了。感觉意犹未尽,像刚跑起来还没加速就到终点似的。我实在有些不解,既然隆化的历史这么悠久,为什么展览内容这么少呢?作为博物馆,我觉得应该多设立几个展示项目让人们了解更多关于隆化的历史和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博物馆的展览后,我来到了民族博物馆院子旁边的小图书馆,虽然小但是里面的书挺多,几张桌子前几乎坐满了人——都是在这里看书或学习的学生。刨除大街上汽车和行人的声音,图书馆里真的好安静。我小心的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喜欢看的书,像小猫走路似的轻手轻脚来到一处空座,轻轻的拉出椅子,小心的坐了上去,如饥似渴的看起书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我看了下手机时,已经快中午12点了。于是我合上书,轻轻把椅子推进桌子底下,把书放回书架上,然后离开小图书馆,走出了博物馆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街边的一家小饭馆吃完午饭后,我顺着高德地图的指引,向着董存瑞烈士陵园走去。一边走我一边回想着奶奶给我讲过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期待着在陵园里看到关于董存瑞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去往烈士陵园的路上,我路过了存瑞中学。这所学校始建于1945年,前身是河北省隆化初级中学(也称为隆化中学),1948年7月1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将隆化中学改称为存瑞中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路上走了半个小时,我来到了董存瑞烈士陵园的大门前,我拿出身份证在门口刷了一下后走进了陵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存瑞烈士陵园地处隆化县城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是为纪念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于1954年在清朝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旧址上修建的。董存瑞烈士陵园经过几次大规模扩建,现占地9.16万平方米,是中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走进陵园大门没几步远,看见路旁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的“气壮山河”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这是在告诉游客们,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永远被人铭记,那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呐喊更是惊天地泣鬼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抬头,我看到前边有一座牌坊,上面的一块蓝色匾额是毛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这既是为在解放隆化战斗中的牺牲将士进行的祈祷,也是对牺牲将士们的功绩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绕过牌坊后继续往前走,前面矗立着的正是董存瑞的雕像,看上去是那么的高大威武。我走到近前,仔细观看着,董存瑞身躯挺拔,如同一棵松树。董存瑞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攥拳紧握,眼神充满着坚定和无畏。整座雕像展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董存瑞纪念馆。在这里了解董存瑞的生平、牺牲经过和对后人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存瑞是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充满阶级压迫和动乱中度过的。八岁那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战。董存瑞在两任区委书记的培养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先被选为儿童团长,后又当了民兵,站岗、放哨、送信、“破交”,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存瑞参军后,在党的培养和战火锤炼中,他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冲锋陷阵、勇敢杀敌,屡建奇功。从一个普通农民孩子成为一名勇猛的先锋战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1946年的独石口战斗中,年仅17岁的董存瑞勇敢的冲在最前方,击毙敌人并缴获一挺机关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5月份,在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前,经过民主选举,董存瑞担任爆破组组长,率领爆破组为部队扫清前进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摧毁了敌人三座碉堡,五个炮楼。就在战士们向敌人据守的隆化中学发起冲锋时,敌人却凭借一座桥型暗堡挡住了部队前进道路,部队的进攻受到了阻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要关头,董存瑞挺身而出,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携带炸药包来到了桥型暗堡底下,可是暗堡底下却没有放置炸药包的地方。与此同时,总攻开始了,部队潮水般向隆化中学涌来,桥型暗堡中的敌人用凶猛的火力给我军带来了很大杀伤。为了减少部队伤亡,董存瑞毅然把炸药包举起并紧贴在暗堡下面,接着拉动导火索,在炸药包爆炸前的最后一刻,董存瑞对着战友们大声喊道:“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敌人的桥型暗堡被夷为了平地,我军迅速发起冲锋,攻克了敌人据守的隆化中学,最终解放了隆化县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隆化县城虽然成功解放了,但是董存瑞却没有看到这一幕,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存瑞牺牲后,为纪念他的功绩,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董存瑞生前所在的部队被命名为董存瑞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里还有一组实景展示,还原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斗,仿佛让我置身于解放隆化的战场上,目睹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隆化县的解放,使热西、察东根据地连成一片,掩护了华北战场杨(得志)罗(瑞卿)耿((飓)兵团东进。牵制住了东北、华北两战区的敌人,阻止了热西之敌增援,切断了华北国民党军队增援东北的重要通道,为辽沈战役扫平了障碍;也使承德守敌成了孤立之师,随后我军不费一枪一弹药解放了承德,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等三百多年的文物古迹也免于战火,同时为平津战役打开了北平的北大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董存瑞同志用血的奉献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史诗,筑起了一座崇高的丰碑,成为鼓舞人们胜利和前进的力量。千万个董存瑞式的战士在成长,无数英雄像董存瑞那样冲锋在前,为祖国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曲光辉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董存瑞纪念馆后,我来到了陵园里的纪念碑,纪念碑是那么的高大,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与天同高。纪念碑上面是朱德元帅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是啊,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为隆化县城的解放做出了贡献,这份舍身为国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参观完董存瑞烈士陵园后,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基本上结束了这半日的隆化之行。于是我决定去隆化汽车站坐承隆公交回家。我走着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来到了隆化汽车站,在汽车站我看到了好多从隆化去往其他地方的班车,比如到郭家屯、步古沟、张三营、章吉营、荒地镇(这些地方都是隆化县下辖的镇)的;有从隆化开往围场县、滦平县、丰宁县的县际班车;还有发往天津、石家庄等地的长途班车……没想到隆化汽车站也是四通八达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隆化汽车站坐上了回承德的承隆公交,只是这回运气不好,第一、第二排座位已经有人坐了,于是我只得硬着头皮坐在了第三排,心里面祈祷着千万别晕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承隆公交开出隆化汽车站后,快速行驶在回承德的路上。只是刚离开隆化没多久,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感觉自己头晕晕的,喉咙里有股恶心的感觉,我赶紧把头贴在前面座椅的靠背上并弯着上身,闭紧眼睛,强迫自己睡着,可越是这样越睡不着。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随着汽车猛开猛刹一会儿到左边一会儿到右边,手和脚都有点麻了。快点到承德吧,怎么还没到呢?我心里一遍遍的默念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不知过了多久,公交里的喇叭传出了报站声音,总算进入承德市区了!当承隆公交停靠在一个站点后,我摇摇晃晃的下了车,此时我觉得自己头重脚轻,有种想吐却又吐不出的感觉。我在路旁的大树下蹲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好在这处站点离我家还不算远,于是我站起来慢慢溜达着回到了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天的隆化县之行既让我知道了隆化县的深厚历史,又让我熟悉了英雄人物董存瑞,同时也了解了我的家乡,真是一举多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