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喀喇昆仑山脉,“喀喇昆仑”缘自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亚洲著名的山脉之一。</h1> <h1> 喀喇昆仑山脉横跨青藏高原西部与帕米尔高原,呈现西北至东南的走向,绵延800余公里,宽约24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是在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边界上,为世界上高山和高纬度之外最长的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其高度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位于中巴边境线上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就冰川面积达14,000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积的30%。堪称是最富魅力的山脉,其风光之壮美,令人叹为观止。它的神秘色彩,更是引人遐想。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大自然的独特气息。</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一高峰、</font>加舒布鲁姆I峰Gasherbrum I,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闪光的墙”,该峰渺远难寻,又称其为“隐峰(隐藏峰或缥缈峰)”。是在喀喇昆仑山脉,位于35°43′28″N 76°41′47″E,喀喇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第十一高峰,加舒尔布鲁木峰群第一高峰,距乔戈里峰约21千米,海拔8,080米(26,510英尺),北侧在中国境内,南侧属于巴基斯坦,由于峰体终年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该峰山体高大,山谷陡峭,气势巍峨,东坡峡谷中有两条大冰川,冰川上有许多又大又深、纵横交错的明暗冰裂缝,令人触目惊心。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山脊、西山脊、西南脊、东南山脊、东北山脊和东山脊。主峰加尔布鲁木I峰山体高大,沟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东坡陡峡谷中是阿鲁尔清冰川和奥尔杜克冰川,冰川上有许多又深又大、纵横交错的明暗裂隙。加舒布鲁木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布鲁木I峰为其中的最高峰,主峰山体高大,沟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在其东坡峡谷中有两条大冰川,冰川上又有许多又大又深、纵横交错的明暗冰裂缝,令人触目惊心。1958年7月4日由美国探险队尼古拉斯•克林奇等八人首次登顶。1995年 “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曾攀登此峰,但未获成功。</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东南山峰</h1> <h1>加舒尔布鲁姆I峰</h1> <h1>加舒尔布鲁姆I峰</h1> <h1>加舒尔布鲁姆I峰</h1> <h1>加舒尔布鲁姆一峰的冰川</h1> <h1>加舒尔布鲁姆1峰地图</h1> <h1>加舒尔布鲁姆峰附近山峰</h1> <h1>加舒布鲁姆I,II,III和IV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加舒布鲁姆峰周围山峰图</h1> <h1>加舒布鲁姆峰周围山峰图</h1> <h1>巴尔托洛冰川上面的加舒布鲁姆峰</h1> <h1>加舒布鲁姆山二号营地(5900米)和加舒布鲁姆III, II,东峰</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加舒布鲁姆峰</h1> <h1> 乌尔都1峰Urdok I,喀喇昆仑山脉,加舒尔布鲁木I峰东南,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位于35°42′17″N, 76°43′45″E,海拔7,250米,在1975年8月11日由奥地利探险队汉斯与谢尔首次登顶。东南的乌尔都2峰(7,082米)(35°41′15″N, 76°44′43″E)和乌尔都3峰(6,954米)(35°40′52″N, 76°45′26″E),还从未没人登过峰。</h1> <h1>加舒布鲁姆1峰(左)和乌尔都1峰(7,250米)(右)</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二高峰、</font>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是在喀喇昆仑山脉,位于35°48′39″N 76°34′06″E,喀喇昆仑山脉的第三高峰,也是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26,414英尺),乔戈里峰东南方向仅12公里,加舒尔布鲁姆I峰西北14.9公里,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处,山势巍峨,常年覆盖着冰雪,它有三条主要的山脊:北山脊、南山脊和西南山脊,其中北、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的主脊线,也是国界线,在这两条山脊上分别是布洛阿特中峰(Broad Central)(8,016米)和布洛阿特北峰(Broad North)(7,538米),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故而当地人称之为“佛洛青曰岗”,意即“三尖山”,而“布洛阿特”则由来于山顶非常宽阔。附近包括洛基峰(Rocky)(8,028米)和卡鲁特岗日(Kharut Kangri)(6,942米)。1957年6月9日由奥地利登山队的舒来克、布里、金别尔格尔、文别尔斯奇4人首次登上布洛阿特峰顶。2001年8月“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和乔戈里峰</h1> <h1>布洛阿特北峰(左一),中峰(左三)和主峰(中心)</h1> <h1>布洛阿特峰(左)及加舒布鲁姆IV(中心右)</h1> <h1>布洛阿特北峰(乌云后面),中峰和主峰</h1> <h1>波兰登山队员1984年7月14日在布洛阿特峰顶(后为乔戈里峰)</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东南的加舒布鲁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加舒布鲁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东南的加舒布鲁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8,611米)和布洛阿特峰(8,051米)</h1> <h1>喀喇昆仑山布洛阿特峰(8,051米)和乔戈里峰(8,611米)</h1> <h1>喀喇昆仑山布洛阿特峰(8,051米)和乔戈里峰(8,611米)</h1> <h1>喀喇昆仑山莫慕希尔峰(7,343米)和特雷弗峰(7,577米)</h1> <h1>喀喇昆仑山斯潘蒂克峰和巴托拉峰</h1> <h1>喀喇昆仑山西南偏南</h1> <h1>喀喇昆仑山南到东南</h1> <h1>喀喇昆仑山脉拉托克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巴尔托洛冰川西北乌尔塔峰附近</h1> <h1>喀喇昆仑山脉巴尔托洛冰川西北</h1> <h1>喀喇昆仑山脉锡亚康戈里峰(7,422米),特拉木坎力峰(7,464米)和Apsarasas岗日(7,245米)</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东南的里莫峰和锡亚琴冰川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萨尔托洛岗日峰(7,742米)和K6(7,282米)</h1> <h1>喀喇昆仑山脉拜塔布拉克峰和拉托克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南到西部山区</h1> <h1>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莫慕希尔峰附近山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中部山峰</h1> <h1>巴基斯坦罕萨山谷的乌尔塔峰和巴托拉峰附近</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东南偏东</h1> <h1>喀喇昆仑山脉西到西北</h1> <h1>喀喇昆仑山脉迪斯特吉峰(7,885米)从北部到东北部</h1> <h1>喀喇昆仑山里莫峰(7,385米)</h1> <h1>喀喇昆仑山印度河流域向东北到拜塔布拉克峰</h1> <h1>喀喇昆仑山萨尔托洛岗日峰附近</h1> <h1> 布洛阿特东南峰,又称洛基峰(Rocky)或东峰(East),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8,028米,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br> 布洛阿特中峰,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8,016米,喀喇昆仑山脉,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br></h1> <h1>布洛阿特峰和加舒布鲁姆IV峰之间的巴尔托洛冰川</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三高峰、</font>加舒布鲁姆II峰Gasherbrum I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加舒尔布鲁木峰群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脉的第四高峰,也是世界上第13高峰,乔戈里峰东南方向约26公里处,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界峰,位于35°45′30″N 76°39′12″E,海拔8,035米(26,362英尺),该峰的四条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东山脊属于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的一部分,其中北侧在中国境内,南侧则属于巴基斯坦。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尔布鲁木Ⅱ峰为其中的第二高峰,加舒尔布鲁木Ⅱ峰山势极其险要,周围地形复杂多变,沟谷陡峭,峰额直插云霄,陡峭的坡壁上冰雪覆盖,北侧地形尤为陡峭复杂,雪崩频繁。1956年7月8日由澳大利亚登山队弗里茨•莫拉维克等三人从西南山脊首次登顶。1995年7月10日13时40分,“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次仁多吉、边巴扎西、洛则、阿克布登顶成功;7月11日11时25分,旺加、加布、仁那、达琼登顶。</h1> <h1>加舒布鲁姆冰川看加舒布鲁姆II峰和III峰(左)</h1> <h1>德国登山队在海拔5900米的营地准备登加舒布鲁姆II峰</h1> <h1> 加舒布鲁姆III峰 Gasherbrum II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7,952米(26,089英尺),位于35°45′34″N 76°38′31″E,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1975年11月8日由波兰登山队首次登顶。</h1> <h1>加舒布鲁姆3峰</h1> <h1> 加舒布鲁姆IV峰 Gasherbrum IV,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7,925米(26,001英尺),位于35°45′39″N 76°37′00″E,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1958年由意大利登山队首次登顶。</h1> <h1>加舒布鲁姆IV峰</h1> <h1>加舒布鲁姆IV峰</h1> <h1> 加舒布鲁姆V 峰Gasherbrum V,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7,147米(23,448英尺),位于35°43′45″N 76°36′48″E,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2014年由韩国登山队首次登顶。<br> 加舒布鲁姆VI峰 Gasherbrum V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6,979米(22,897英尺),位于35°42′30″N 76°37′54″E,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br> 加舒布鲁姆7峰Gasherbrum VI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海拔6,955米(22,818英尺),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处。<br></h1> <h1> 玛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也称为K1),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巴尔托洛(Baltoro)冰川的南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的冈切县,位于35°38′24″N 76°18′21″E,海拔7,821米(25,659英尺),1960年7月6日由美国和巴基斯坦探险队乔治•欧文贝尔等两人首次登顶。</h1> <h1>玛夏布洛姆峰</h1> <h1>玛夏布洛姆峰</h1> <h1>玛夏布洛姆峰</h1> <h1>看玛夏布洛姆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东北到玛夏布洛姆峰</h1> <h1>乔戈里峰顶部看南部的玛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等山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玛夏布洛姆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玛夏布洛姆峰(7,821米)和萨尔托洛岗日峰(7,742米)</h1> <h1> 曼杜岗日Mandu Kangri,也成玛夏布洛姆峰远西部(Masherbrum Far West),是在喀喇昆仑地区,巴基斯坦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位于35°38′54″N, 76°16′49″E,玛夏布洛姆山峰以西2.32公里,由两座山峰组成,东峰海拔7,127米,西峰海拔7,081米,1988年9月8日意大利登山队10人首次登顶东峰。</h1> <h1>巴基斯坦的玛夏布洛姆峰(7,821)(左),旁边的双峰是曼杜岗日东峰(7,127米)和西峰(7,081米)</h1> <h1> 乔戈里萨峰Chogolisa(或新娘峰),是在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地区,巴尔托洛冰川附近的戈德温 - 奥斯汀冰川(Godwin-Austen),位于35°36′51″N 76°34′45″E,乔戈里萨峰有几个峰,西南的乔戈里萨峰I峰海拔7,665米(25,148英尺);乔戈里萨峰II海拔7,654米。1958年日本探险队由桑原武夫首次登顶乔戈里萨II峰,1975年8月2日奥地利探险队的古斯塔夫首次登顶乔戈里萨I峰。</h1> <h1>乔戈里萨峰</h1> <h1>乔戈里萨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萨峰</h1> <h1> 巴尔托罗岗日Baltoro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巴基斯坦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加舒布鲁姆山的南部,乔戈里萨峰西部,位于35°38′52.69″N 76°40′11.10″E,海拔7,312米(23,990英尺),1963年由日本来自东京大学滑雪登山俱乐部的小泽征加藤九名队员首次登顶。</h1> <h1>巴尔托罗岗日峰</h1> <h1>加舒布鲁姆IV,VII,VI峰和巴尔托罗岗日峰(7,312米)(右侧)</h1> <h1> 乌利巴霍山Uli Biaho,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巴基斯坦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川口塔峰和巴尔托洛冰川山附近,位于35°44′N 76°07′E,由两个山峰:乌利巴霍塔(Uli Biaho Tower),海拔6,109米(20,043英尺),1979年7月3日美国登山者首次登顶;乌利巴霍峰(Uli Biaho Peak),海拔6,417米(21,053英尺),未登峰。</h1> <h1>巴基斯坦的乌利巴霍峰(6,417米)</h1> <h1>巴基斯坦的乌利巴霍塔峰(6,109米)</h1> <h1> 萨尔托洛岗日Saltoro Kangri(也称K10),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锡亚琴冰川附近,位于35°24′18″N 76°50′51″E,海拔7,742米(25,400英尺),在1962年7月24日由日本与巴基斯坦联合探险队的斋藤,高村和巴基斯坦的巴希尔首次登顶。萨尔托洛岗日峰II(也称K11),位于珠峰北部880米,海拔7705米。</h1> <h1>巴基斯坦萨尔托洛岗日峰(7,742米),巴尔蒂斯坦峰(K6)(7,282米)和舍披岗日峰(7,380米)(从右到左)</h1> <h1> 巴尔蒂斯坦峰Baltistan Peak,或K6,是在喀喇昆仑山脉的玛夏布洛姆山脉,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位于35°25′12″N 76°33′00″E,海拔7,282米(23,891英尺),1970年由奥地利登山队首次登顶。<br> 竺可桢峰Kezhen Peak,又称Karpogo,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山,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境内,位于35°55′30″N 76°10′30″E,海拔7,038米(23,091英尺),于1994年7月19日由日本探险队的川口英树,明仁和山崎弘树吉田首次登顶。<br> 昌托克山Changtok Sar,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山,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境内,距木孜塔格山约3.5公里处,位于35°56′46″N, 76°11′10″E,海拔6,972米,在1994年7月24日首次登顶。<br> 根特岗日Ghent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山脉北端,锡亚琴冰川的萨尔托洛山脉,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 - 巴尔蒂斯坦地区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处,位于35°31′03″N 76°48′01″E,由根特岗日I峰海拔7,401米(24,281英尺),根特岗日II峰(7,342米),根特岗日III峰(7,060米),Depak(7,150米),Chogron岗日(6,530米),Silverthrone(6,600米)组成,1961年6月4日由奥地利登山队沃尔夫冈首次登上顶根特岗日I峰。<br></h1><h1> 舍披岗日Sherpi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根特岗日西南近6公里处,萨尔托洛岗日东南部9.5公里,位于35°27′54″N 76°46′20″E,海拔7,380米(24,210英尺),1976年8月10日由日本探险队首次成功登顶舍披岗日。</h1> <h1> 特拉木坎力峰群(特拉姆坎里峰)Teram Kangri-Gruppe,是在喀喇昆仑山脉的木孜塔格附近,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之间,峰的东侧位于中国境内,峰的南侧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锡亚琴冰川地区之间的边界,位于35°34′48″N 77°04′42″E,最高峰特拉木坎力I峰,海拔7,462米(24,482英尺),特拉木坎力II峰海拔7,407米,特拉木坎力III峰(7,382米)。1975年8月13日由日本登山队员首次登特拉木坎力II峰。1979年由日本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特拉木坎力III峰。</h1> <h1>喀喇昆仑山脉锡亚康戈里峰(7,422米),特拉木坎力峰(7,464米)</h1> <h1>喀喇昆仑山脉东南锡亚琴冰川地区地图</h1> <h1> 莎瑟峰Saser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东南部,印控克什米尔东南,位于35°08′48″N, 77°37′21″E,巴纳米格村东部,海拔6864米,由五座山峰组成,莎瑟峰I海拔7,672米(25,171英尺)(34°52′00″N 77°45′09″E),莎瑟II东峰(Saser Kangri II East)海拔7,518米(24,665英尺)(34°48′15″N 77°48′18″E),莎瑟II西峰(Saser Kangri II West)海拔7,500米(24,600英尺),莎瑟III峰海拔7,495米(24,590英尺)(34°50′44″N 77°47′06″E)和莎瑟峰IV海拔7,416米(24,331英尺)。在1973年6月5日由印藏边境警察达瓦诺布,尼玛丹增,顿珠首次登顶。</h1> <h1>喀喇昆仑山莎瑟峰(7,672米)附近</h1> <h1>喀喇昆仑山莎瑟峰附近地图</h1> <h1>喀喇昆仑山莎瑟峰II(7,310米)向西北到乔戈里峰东南部</h1> <h1>印度拉达克卡敦拉山口看莎瑟峰III和II峰(从左至右)</h1> <h1>喀喇昆仑山莎瑟峰(7,672米)附近</h1> <h1>印度拉达克列城机场巴库拉仁波切机场</h1> <h1>印度拉达克列城机场巴库拉仁波切机场</h1> <h1>印控克什米尔的列城镇景色</h1> <h1>印控克什米尔的列城镇一景</h1> <h1>印控克什米尔的列城镇一景</h1> <h1>印控克什米尔列城一山顶前国王僧格朗杰在17世纪建造的宫殿</h1> <h1>印控克什米尔列城镇的游客主要集市地区,有餐馆,咖啡馆和旅游商店</h1> <h1>印控克什米尔列城镇市场</h1> <h1> 玛莫斯通岗日Mamostong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锡亚琴冰川东南偏东约30公里,中国和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边境,中国新疆天文点西部,位于35°08′27″N 77°34′39″E,海拔7,516米(24,659英尺),1984年9月13日由印日探险队首次登顶。<br> 阿塔什峰Aq Tash,是在喀喇昆仑东南部,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东南,位于35°04′39″N, 77°38′14″E,玛莫斯通岗日峰东南8.97公里,海拔7,016米,1993年8月6日由日本登山队的山本伸夫和康文首次登顶。<br> 汤曼岗日Thangman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东南,位于35°08′48″N, 77°37′21″E,海拔6,864米,玛莫斯通岗日东部4.15公里,两山之间由海拔6260米的山脊连接。<br> 里莫I峰Rimo 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东部,印控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位于35°21′21″N 77°22′05″E,锡亚琴冰川东北约20公里,海拔7,385米(24,229英尺),1988年7月28日由印度的尼玛多吉•谢尔帕,次旺和日本的欢子绪,吉田秀树首次登顶。里莫峰地区包括六个山峰除了里莫I峰外:里莫II峰,位于35°21′N 77°22′E,海拔7,373米(24,190英尺);里莫III峰,位于35°22′31″N 77°21′42″E,海拔7,233米(23,730英尺),1985年7月14日由两名英国人戴维•威尔金森和吉姆首次登顶;里莫IV峰,位于35°23′N 77°23′E,海拔7,169米(23,520英尺);里莫V峰,位于35°24′N 77°23′E,海拔6,882米(22,579英尺);里莫VI峰,位于35°25′N 77°23′E,海拔6,846米(22,461英尺)。<br></h1> <h1>里莫III峰</h1> <h1> 锡亚康戈里峰Sia Kangri,是在喀喇昆仑山脉,锡亚琴冰川附近,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交界处,位于35°39′49″N 76°45′42″E,海拔7,442米(24,416英尺),1934年由瑞士与德国组成的国际喜马拉雅探险队首次登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