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撒马尔罕古城(2)

xiaowen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了撒马尔罕重要古迹之一——兀鲁伯天文台。兀鲁伯天文台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在 1449 年被毁坏之前,兀鲁伯天文台被认为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好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亚最大的天文台,观测和研究设备属一流。</p><p class="ql-block"> 1449 年兀鲁伯被阴谋杀害后,天文台遭到破坏,珍贵仪器丧失殆尽,逐渐被人们遗忘,其遗址也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1908 年,俄罗斯考古学家维亚特金在一份 16 世纪的文献中发现了这座天文台方位的记载,从而找到了遗址。之后,相关部门对遗址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并在原址附近建立了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米尔扎・兀鲁伯(1394.3- 1449.10 ) 帖木儿帝国创建人帖木儿之孙,撒马尔罕统治者,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和哲学家。</p> 兀鲁伯天文台遗址 米尔扎-兀鲁伯博物院 <p class="ql-block">  米尔扎・兀鲁伯,真名叫穆罕默德・塔拉盖,自幼在宫廷接受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晓突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 16 岁时当选为撒马尔罕的统治者,1409 年被其父任命为河中地和突厥斯坦总督,治理撒马尔罕 30 多年,1447 年继任其父沙哈鲁为帖木尔帝国苏丹,在位仅两年就被阴谋杀害。</p> <p class="ql-block">  1430 年,兀鲁伯在撒马尔罕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一个三层圆形建筑物,配备了半径达 40 米的巨型大理石象限仪(又称"法赫里六分仪")和水平度盘。</p> <p class="ql-block">  巨型象限仪可通过观测天体在地平线上的投影,直接读取其赤纬坐标,而水平度盘则用于校准方位角。这种设计使得观测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测出的1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他算出地球的轨道周期应为 365 天 5 小时 49 分 15 秒,这项早在 15 世纪的发现,比当今所测数字只是多了 25 秒。</p> 这些仪器被嵌入地下坑道,通过精确的弧度刻度测量恒星和行星的高度角。 在兀鲁伯的支持和参与下,天文台历时近 30 年测定了 1018 颗恒星的位置及行星运行轨迹,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并于 1446 年编成《乌鲁格别克新天文表》,是 16 世纪以前较精确的天文表。 米尔扎・兀鲁伯统治时期撒马尔罕进入了黄金时代,经济繁荣,学术文化昌盛,他也被乌兹别克人尊奉为 “民族的骄傲”。 这是当地人推荐我们去的一个名为科尼吉尔的民俗村。 在这里展示了许多原始的造纸、制陶、磨面等作坊。 晚饭吃了当地特色的民族餐 晚饭后去了雷吉斯坦广场。这是城市历史中心的核心,也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广场的历史可追溯至 14 世纪,15-17 世纪,帖木儿帝国及其后的王朝在此大兴土木,先后建造了三座重要的伊斯兰经学院,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广场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被三座宏伟的伊斯兰经学院围合,分别是西侧的兀鲁伯经学院、东侧的谢尔・多经学院和北侧的季里亚・卡良经学院 我们去时适逢当地人在举行一个活动,有领导讲话、有电视台直播和下面观看的观众。 之后是一个20分钟的灯光秀,讲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一直到1991年它独立。看完灯光秀,结束了一天的游览。 两次到访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古城,总体感觉这里的旅游景点比较集中,消费水平比较低,是个性价比比较好的旅游目的地。 摄影:xiaowen<div>文字:xiaowen</div><div>时间:2025.6.1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