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症状耳语 共赴疗愈合唱

ahijj@依然

<p class="ql-block">  7月17日,伴随着初升的朝阳,我们引来了花垣县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赋能培训的第三天。此时虽是早晨7点多,但仍有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夏日炎炎,不减的是求学蓄能的精神。走进教室,十多名教师早已赶到,我还因为自己来得够早了呢!看来,好学之人大有人在。</p> <p class="ql-block">  早上8:30,一场聚焦“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应对方法和实施建议”在花垣县芙蓉小学报告厅拉开序幕,开启了新一天的学习旅程。北师大副主任医师余倩从“情绪障碍概述、一般儿童情绪障碍应对策略、自闭症ADHD儿童情绪干预措施、多方协作与法律法规、跨场景实施建议、特殊情境处理预案”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讲述。</p> <p class="ql-block">余老师声情并茂、代入感强,在她温柔而富有魔力的讲述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心理治疗师的人格魅力。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对音乐的热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老师们,大家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到她的活动中来。老师们在活动中、舞台上,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质疑与困惑,余老师认真对待、耐心解答,温和且真诚。在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无私的力量在课堂中弥漫,也许这就是公益活动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上午的内容是理论与经验的整合,那么下午则是实操与方法的落实,余老师从“我们的身心是如何互动的、压力大时身体的表现、缓解焦虑小锦囊、与压力共舞、案例的分享与答疑”几个方面开展身心互动,促帮助师深刻理解“压力调节与自我关爱”的具体方法和锦囊妙计。</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从“倒写8字”、“现场案例治疗”、到“正念观呼吸训练”、再到“躯体不适团体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身体与心理的微妙联动,体会到了直面问题与拆解症结的关键所在,学会了在呼吸间按下暂停键,直至让彼此的身体故事被看见、被接纳、被疗愈。我们深刻认识到:症状不是敌人,而是未被倾听的语言;疗愈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共振的合唱;当身体、情绪与关系同时被温柔照亮,改变便从这一刻悄然发生。</p> <p class="ql-block">  培训已悄然接近尾声,愿我们把今天点燃的火种揣进胸口,让它在往后的每一次呼吸里静静燃烧;把彼此交换的温度留在掌心,在独自面对黑夜时仍能感到指尖的亮光;把“症状即语言”的提醒写进日常,听见身体与情绪最细微的耳语;把“疗愈是合唱”的信念带回生活,在下一次求助与伸手之间,不再迟疑。愿我们带着被看见的勇气、被理解的柔软,回到自己的河流,也回到他人的岸边,继续做那个既会划桨、也会点灯的人。</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始终记得:每一次俯身倾听,都是河水的一次澄澈;每一次温柔托举,都是浪花的一次盛开。当岁月回望今天,愿我们能欣慰地发现——那些被轻轻推动过的水纹,已汇成孩子们远方辽阔的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