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在沈水之畔

袁先林

<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映天红,吉日良辰喜气融。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原高级后勤学校参谋系二队的同学和26名军嫂,相聚在沈阳金杯商务酒店,隆重举行庆祝毕业四十周年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在佳木斯创办了供给学校,随后更名为东北军需学校。1949年学校随四野南下,迁至湖南株洲,1951年正式定点湖北汉口,并先后更名为高级后勤学校、军事经济学院等。2017年,母校在新一轮军改中与其他院校合并。</p> <p class="ql-block">  毕业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之所以选择在东北沈阳举行,一定意义上讲,是集体怀念母校的一次寻根之旅。同时,七月的东北相对炎热的南方,更适合消暑和观光游览。最为关键的是,有沈阳的冯志超、孟欢胜两位区队长和刘强同学的热情邀请,他们为纪念活动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从筹备到举办,自始至终得到了李同敬队长和夫人的大力支持与亲临指导。让我们感到参谋二队这个集体,从汉江相识到沈水重逢,组织尚存,军魂犹在。</p> <p class="ql-block">  纪念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大会由冯志超同学主持。</p> <p class="ql-block">  会前,向已故的13位同学进行了默哀。</p> <p class="ql-block">  孟欢胜同学致欢迎和欢送辞。</p> <p class="ql-block">  我代表筹备组向大家作了汇报发言。</p> <p class="ql-block">  李队长和夫人胡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  冯志超、陈梓桢两位同学,现场分别吟诵了创作的诗词《母校情赋》和《八声甘州·乙巳初夏卌年同窗沈阳雅集》。</p> <p class="ql-block">  吴刚同学即兴为大家演唱了歌曲《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谢建新同学代表大家发表了感言。</p> <p class="ql-block">  邹文琨同学的爱人为大家表演了一段精彩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爱人代表军嫂们谈了与会感言。</p> <p class="ql-block">  会上还播放了为聚会制作的《相聚沈阳》专题片。</p> <p class="ql-block">  为办好纪念活动,大家积极主动的献计献策。许多同学还慷慨解囊,纷纷献出爱心。李队长与夫人带头为每位同学赠送了订制的温控茶壶;冯志超、孟欢胜、刘强三位同学为尽地主之谊,专门订制印有“红丝织暖意,锦带系长情”的围巾;陆野同学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刻有个人姓名的数显温度保温杯和签字纪念笔礼盒套装;吴平同学为大家赠送了清华大学专用签字笔;冯志超、陈梓桢同学,还分别向大家赠送了自己出版的诗集。</p> <p class="ql-block">  还有些报了名因故未能参加聚会的同学,也坚持要上交会费。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纪念活动才如此精彩纷呈,亮点绝伦。</p><p class="ql-block"> 沈阳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同时还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聚会期间,还组织大家参观了故宫和大帅府,游览了著名的步行街-中街。</p> <p class="ql-block">  聚会结束那天,正好是刘志生、于中奎两位同学的生日,会务组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大家在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中,为他们送上了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刘强同学为表达东道主的敬意之情,白酒、红酒、啤酒三盅全汇,并一饮而尽,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同窗岁月,铭记于心。离别之际,无需多言。大家把期待的目光都投向了下一次盛会。</p> <p class="ql-block">  作为此次纪念活动积极参与者,看到聚会取得圆满成功,感到十分欣慰。会议从筹备到举办,完全是按照部队高级机关办会标准进行组织。基本达到了无懈可击,无可挑剔,无不满意。是一次成功的同学聚会,是一次不可复制的聚会,或许是一次无法超越自我的聚会。</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七月十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