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璜琮,德耀千秋——赞紫云黄氏埔头六甲璜琮祖厝与先祖之德

家乡南安罗东

<p class="ql-block">  红砖映日凝岁月,红瓦承露载家声。在南安罗东镇罗东村下田中的土地上,紫云黄氏埔头六甲璜琮祖厝如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近三百年的风雨沧桑,也承载着一族人的精神血脉。从清乾隆年间朴诚公亲手奠基的那一刻起,这座按泉州“皇宫起”风格筑就的穿斗式木构建筑,便注定要成为璜琮派子孙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地标。</p><p class="ql-block"> 朴诚公以“白手成家”的坚韧,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深根。他性情质朴如璞玉,行事磊落似清风,后人以“朴诚”为谥,恰是对其一生最好的注解。而祖妈郑氏胡娘,以“克俭克勤”的持家之道、“相夫教子”的贤淑之德,为家族撑起半边天。那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在洪濑四都葵星村的祭祀,香火绵延中,是子孙对先祖恩德的无尽感念;请愿谢愿者络绎不绝的场景,更显祖妈懿德如春风化雨,早已融入族人心间。</p><p class="ql-block"> 岁月无情,风雨蚀骨。当这座凝聚着先祖智慧与汗水的祖厝渐显颓态,列祖列宗供奉失所时,璜琮派的子孙没有忘记“慎终追远”的古训。2022年,种胜、金泉等裔孙振臂一呼,各房族亲同心响应,历时一载寒暑,耗资七十余万,让祖厝在2023年初春重焕新颜。升梁进主的鼓乐声中,不仅是建筑的重生,更是家族精神的凝聚——那是对“远有所祖、近有所宗”的深刻诠释,是对“水源之恩,万世勿忘”的庄严承诺。</p><p class="ql-block"> 如今,重建后的祖厝依旧矗立在罗东村下田中境内,硬山燕尾脊下,六房后裔的脉络清晰如昨:长房晚香公、五房新轩公守望着祖厝周边的故土,三房登阶公、四房义安公、六房丕烈公的子孙遍布下墩、中墩、下车嘴、顶车嘴、山田等地,就连早逝的二房玉軒公,也在祖妈的庇佑下被后人世代铭记。这生生不息的繁衍,恰是朴诚公与祖妈郑氏“本固枝荣”的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 璜琮祖厝,从来不止是一座建筑。它是黄氏子孙的心灵原乡,是朴诚公“质朴立身”的精神图腾,是郑氏祖妈“懿庄传世”的德范标杆,更是一族人“同心同德、不忘本源”的活态传承。当后世子孙站在祖厝前,触摸着温润的木柱,仰望那飞翘的燕尾脊,定会懂得:所谓家族,便是以先祖之德为灯,以血脉之亲为绳,让每一个名字都能在时光里找到来处,让每一份前行的力量都能追溯到最初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璜琮之魂,系于祖厝;先祖之德,光耀千秋。这方水土上的故事,必将随着燕尾脊上的流云,代代相传,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