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亮的书评:文苑佳作,一路生花

江亮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你读书了吗?</p><p class="ql-block"> 燥热难耐的小暑时节,湛蓝的天上有各种形状的云在悠闲自在地飘来飘去。阳光却充满热情,把“热浪”泼向大地,人在被烈日蒸烤过的大地行走,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让人躁动不安。哪怕在耷拉着脑袋的树荫下经过,也只是有暂时的凉爽,而真正的心安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心安在读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心不躁动,眼里有光,日子充实。</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本好书《冬歌文苑作品选》就这样进入我的生活,让我爱不释手,成为了我的枕边书。这本好书,不仅收录了我的作品,还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作品。闲暇时,看看里面的文字,我总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p><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妙不可言。我每天抽空看上那么几页,总觉得世间百态和人间万象就在书中,而众多文学大家在《冬歌文苑作品选》里以自由灵活的笔触,通过叙事、抒情或议论,展现出作者们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的个性化思考和感悟,呈现在字里行间,真让人能做到:读书中文,痴在内容,醉于情感。</p><p class="ql-block"> 《冬歌文苑作品选》里各有特色的作品,各有阅历的作者,各有优点的写法导致书中的佳作太多,内容也很广泛:有抚今追昔,有人生感悟,有乡愁亲情,有自然美景等。</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就选择部分佳作,谈谈我的思考或感悟,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本作品集的。</p><p class="ql-block"> 文友朱湘山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笔耕不辍,出版过几本文集。这本作品集里第一篇佳作《山河词话:西北望长安》就是朱老师写的,其中写到: 郁孤台与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的故事,是历史与文化的重逢,也是英雄与美人的邂逅。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高峰不是由砖石堆砌而成,而是由那些震撼人心的文字与情感铸就。朱老师不愧是写文高手,他由江西省赣州市的郁孤台联想到历史人物,再说出文化高峰是怎样的。让人深思,也给人启迪真正的文化高峰在于什么。同时,朱老师这篇佳作的题目也让我想到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我也由电影写出有自己感想的诗:西北望长安,繁华梦汉唐。风花存美句,雪月落他乡。自古人间语,诗词话日常。王侯终入土,骚客永流芳。虽然我和朱老师写的内容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在强调文化的力量,也有对历史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文友唐凯老师的佳作《乡路》结尾这样写:其实,何止是我家乡的村子呢,又何止是我家乡的周边呢,无论何地何处,我目光所及的是,宽大平坦的水泥乡路纵横交错,人们在平坦宽敞的乡路上来来往往,脸上挂满笑容,一副幸福的模样,四通八达的乡路让乡下人更加快捷地奔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乡路是什么?岁月如歌,乡路的变化反映出新时代神州大地可见的巨大变化。在不少农村,村里的一条条路大多数铺上了水泥直达每个塆组,路边安上了路灯,很多人家不仅盖起了新楼,还用上了太阳能和其他电器。日子虽然好了,但是每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没有停止。于是,有的人走出村子还去外地买房或做生意,人们也不再只是在家种田,更多的人选择出门就业,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这不就是乡路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 文友张金华老师的佳作《那些年的农耕事》,中间有一段这样写:割稻是前行劳作,插秧是后退劳作。有《插秧诗》道“手把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此诗的妙处,恐怕只有亲身插过秧的人方能悟透。是啊!看似习以为常的一日三餐,其实饱含农民的艰辛汗水。我们要知道五谷杂粮来之不易,也要记得人生有进有退很正常,关键在于心态,不要悲天悯人,也不要怨天尤人。阳光总在风雨后,行走世间,抬头看天,我将自己写的诗和君共勉:来去归程心不闲,抬头可见满云天。人生风雨随时有,一路从容定向前。</p><p class="ql-block"> 文友陈红姐老师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很多刊物发表过作品。她的佳作《在磨砺中绽放光芒》结尾这样写:其实陈梅钦就是我,母亲为我起了这个名字时,父亲说女孩不能用这个字,谐音“没轻没重”不好。而当年在财务网上学习时年纪不大,学友们不爱叫我红姐,我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军嫂当自强”。红姐是经常鼓励我写作的文友长辈之一,虽未谋面,但受其引。我对红姐是充满感激的,也认同她说的自强,特别是“男儿当自强”,普通人就算做不到军人那样有铁的纪律和铁的作风,但可以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致敬军嫂红姐,也用我写给子弟兵的诗来致敬保家卫国的军人:抗击洪涝斗险情,清淤搬物众人行。泥沙浊水骄阳晒,泪眼婆娑送好兵。</p><p class="ql-block"> 文友陈精老师是退休教师,她的佳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一段巧妙引用诗句来抒情,恰到好处,请看:王维有诗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纵然是满桌的佳肴美味,我独喜欢一味当地的白笋干,素雅、清新、可口;去过千山万水,见过高山大川,我独喜欢这自家门前的小家碧玉,朴实、自然、可人。说得多好,陈老师写眼前所见,说心中所愿,那就是:远方虽好,眼前更美。无论在什么时候,珍惜眼前拥有,那就胜过得到远方的河流山川。</p><p class="ql-block"> 文友于言力老师的佳作《故乡的河》,可以说是写出了故乡的美,也有淡淡的乡愁,回忆童年美好时光却也不失对未来的希望。文中结尾写到:故乡的河,描绘的不仅仅是如画的风景,勾勒的不仅仅是儿时的梦想,承载的不仅仅是满满的思念和乡愁,而是一条灿烂了千年的诗歌之路。写满了我童年的快乐与纯真,引领前进的力量和航向。心中流淌着,跨越时光河流的温暖,永不消逝。这里写河流更多的是抒情,其实每个人对故乡的河流理解不一样。可无论怎样,应该都是少不了:乡愁、祝愿、思念、时光等。我在读了老师的文章后,想到了自己故乡河流两岸一年四季的景象:春天到,柳叶翩翩起舞在河边,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天来,青蛙叫在河边田野,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天至,枫叶红遍在离河不远的山林,可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临,白雪飘洒在天地间,也装扮了河边,可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 class="ql-block"> 文友邢军老师的佳作《月季花儿开》有一段这样写:我们来之前,姑正在阳台上侍弄她一直钟爱的那些月季花。宽敞的阳台上,一盆盆月季花儿红的似火热烈奔放,白的如雪清纯静美,粉的像霞缠绵悱恻。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那些月季花儿展蕊怒放,娇艳欲滴,屋子里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老师写花真的有水平,排比句来写月季花的颜色和像什么,可见老师是个善于观察、想象丰富、热爱生活的人。对于月季,我曾经有写诗赞美它,我分享出来:忘却春秋念夏冬,与君无季不相逢。三分夭冶知深浅,一片痴情悟淡浓。已是香飘桃李外,更趋梅斗雪霜中。琼枝生就胭脂笔,惹得玄宗花想容。愿我们都做能感知美好并去热爱生活的人。</p><p class="ql-block"> 文友侬永元老师的佳作《青瓦上的乡愁》,写乡愁都这么让人感同身受。请看:轰隆……轰隆……拆房中,一阵阵瓦片坠落地面的声响,依然回荡在山村里,像是一块块青瓦在历史的时光上发出最后的叹息声,深沉而苍凉。真的太感人了,我们都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知道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新房建设,拆迁无法避免。可那些没有修葺,残败不堪的老房,谁还记得?这不免让人在欣喜的同时有些伤感:时代在向前,日子在变好,可那童年时在老家平房里做的梦,看到的云,听到的故事,玩过的东西等,岁月风干了它们,心里却记得它们。大概许多人思念的所谓故乡,不是故乡本身,而是自己小时候,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里的那个故乡,是还没有老去的父母,是家乡的哪棵树,家乡的哪个邻居,家乡的猫狗,家乡自己跑过的某条路和跌过跤的田地,家乡那绿油油的蔬菜和农作物麦苗、油菜等。自豪​时代发展得快,也追忆那些随着日子流逝没落的东西,我想这也是乡愁在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冬歌文苑作品选》有100多篇名家名作,共计40多万字,今年五月份出版后,编辑老师就把新书邮寄给我了,我只看了一大半,还有部分内容没看完。时光匆匆,岁月浅浅,忙碌的生活总得要有些精神寄托。文学就是精神寄托的方式之一,爱好并坚持写写东西,相信一定是有益无害的。文学路上,​爱好文学的人可以走得慢,也可以去如蜜蜂采蜜后长久蜜酿,“花”开的日子,也是甜蜜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的佳作太多了,我这里难以一一去详细写出来。在这本散文集里,众多的文学大家包括我心有期许,只想通过笔下的文章感悟生活、怀抱自然、抚今追昔。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读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期待你也来读读这本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生活美好在于有书籍;日子充实在于有书香;知识累积在于有书海。</p><p class="ql-block"> 读读《冬歌文苑作品选》,它能让你在来去人海中,在人聚情散处,在日落月升时,在繁忙休闲日,有一吐为快的心声;有拍案叫绝的文笔;有振聋发聩的良言。</p><p class="ql-block"> 《冬歌文苑作品选》里的作品是从众多名家文章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是一本值得购买的文集;一本值得收藏的文集;一本值得赠送的文集。</p><p class="ql-block"> 生活需要文字,文字叙写生活。当你或我捧一本好书,喝一杯好茶,赏室外蓝天白云,听室外蝉噪虫鸣时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而《冬歌文苑作品选》给你的阅读体验,一定是有情怀、有触动、有思考的。</p><p class="ql-block"> 《冬歌文苑作品选》,有你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