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对“官场现形记”之类的书是最最不感兴趣的。究其原因,一来,我确实对仕途之道没有一丁点的天赋。别说阿谀奉承,吹嘘拍马我是真心做不出来,就是最起码的“官话”我也听不懂,领会不到真正的意图。再者,我天生“近视眼”看不到眼前大大小小的坑不说,我打小数学也没学好,大概率是体育老师教的,算不出那兜兜转转的弯,更谈不上给别人出“奥数题”啦。所以,不愿也无心靠近“官场衙门”,都是绕道走。焦虑,特别焦虑!</p>  <p class="ql-block">  我家先生在这一点上跟我背道而驰,还总是拿他那点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的经验教化我,可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简直是对牛弹琴。我,无语。</p><p class="ql-block">      唯独这次,他硬塞给我一本书《太白金星有点烦》,我毫无防备也没有拒绝,霎一看这书名还以为是本穿越天地的科幻小说,于是便读了起来。哎,怎么还西天取经,孙悟空…有那么点意思,于是乎,一发不可收场,一口气读了个快活。</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让我突然意识到这本书多少与官场有点关系,还得从李太白与观音的一招一式中揣摩:“这是真正的高手,让你吃个哑巴亏,你还得受着人情。”(我好像总是吃亏的那一个)。这被李长庚称作仙界讲究“道法自然”。什么叫自然?天压着地,高压着低,你忍让了一次,人家就会顺势蹬鼻子上脸,次次忍气吞声,你就会被欺负。(地界有何尝不是如此!)好在,一次次的摩拳擦掌最终让李太白和观音有了默契,成为“道友”。不知道当年写《西游记》的时候,吴承恩是否也如此深刻地理解了“道法自然”的道与术,是否九九八十一难的背后也都充满着天庭官斗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有的没的…倒是今天,在马伯庸的笔下,让一关一难变得更加饱满,更有了品头儿。那可不是嘛,用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思维,串写经典名著,有人看的是热闹,有人看的是门道,也有人看的是人性。有些事儿,看一看,笑一笑,也就那么回事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马伯庸偏偏把话挑的明明白白,你听他怎么说:</p><p class="ql-block">     “协调的关键是,不怕你提的要求奇怪,就怕不知你要什么”(道破职场沟通的密匙)。</p><p class="ql-block">      “仙界大道三千,其实无外乎看两件事:一是根脚,二是缘法”(直指背景与机遇的决定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黑锅不能随便接,不要轻易当好人,真遇到事情了,大家都不会帮你解释的”(揭露责任转嫁的隐蔽性)。</p><p class="ql-block">      “斗归斗,却不要做绝,绝则无变,终究要存一分善念”(强调留有余地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道法自然,就是斗,就是争,大道争锋,你退一尺,他们就会进一丈”。(诠释竞争本质)</p><p class="ql-block">      “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而是沾而不染,只存己念;太上忘情,也不是无情无欲,而是心无挂碍”(揭示出世入世的平衡法则)。</p><p class="ql-block">       “一切不合理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只是你不知道罢了”(点破表象与本质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真是难为了作者花三年多的时间,绞尽脑汁,成就了一部经典。不知道马伯庸敲击键盘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难,反正我觉得难,太难了。既然如此之难,不如知难而退,人生苦短,何必为难自己。罢了,罢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