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马春秋.董其武将军

乔培善山西晋城73.1.美篇号1776390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辰98周年之际,原69军的将士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我们的第一任军长——爱国名将董其武将军。他一生赤胆忠心,从抗日烽火到解放征程,从绥远起义到投身国防,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信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如明灯,照亮后人;他的功绩如丰碑,永载史册。今日追思,不仅为铭记历史,更为传承其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激励新时代军人砥砺前行,续写强军伟业!</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的一员,过去我对董其武军长的认识十分有限,仅知他是由国民党起义将领转变而来。而今重温69军的光辉历史,方知他是一位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从绥远抗战到北平和平解放,从率部起义到建设新中国,董其武将军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将领的担当,为祖国统一和国防建设立下不朽功勋。今日追忆,更觉这位老军长的崇高品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董其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p><p class="ql-block"> 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早年经历</p><p class="ql-block">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1月27日,董其武生于山西省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1919年,董其武赴太原,考入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后为斌业学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革命时期</p><p class="ql-block"> 1924年,董其武参加国民军第2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混成旅旅部副官长。1927年,董其武到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参加北伐战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土地革命时期</p><p class="ql-block"> 1928年秋,董其武到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等职。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p><p class="ql-block"> 1930年,董其武参加中原大战。</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军,指挥全团官兵浴血奋战,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p><p class="ql-block"> 1936年初,董其武任国民党军第35军218旅旅长。同年冬参加绥远抗战,率领部队星夜行动,出其不意,分路抄袭敌后,一举将红格尔图的日伪军歼灭,为百灵庙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董其武曾率两个团的兵力深入日军腹地,攻克被日伪军占据的商都城。继而参加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p><p class="ql-block"> 1937年底,董其武任第65军101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1939年,董其武参加由傅作义组织指挥的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0年起,董其武任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1946年后,董其武任国民党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天津、北平(今北京)相继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在准备和平解放过程中,他成立绥远革新委员会和革新学院,以“革新旧弊,振刷新机,实行经济民主,政治平等,适应形势,走向新生”为宗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训练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在组织和人事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军地领导和部队官兵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p> <p class="ql-block">  对少数坚持反动立场、阻碍起义的顽固分子,他采取果断措施,解除他们的职务;对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破坏分子,他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组织,他果断予以取缔,要求他们坦白登记、立功赎罪。在蒋介石停发经费和补给的情况下,他坚持自强自立,组织自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十九軍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董其武:是六十九軍首任軍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资料来源:原六一八团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军务股长解清生提供)</p><p class="ql-block"> 一个部队的组建都是根据当时战事的需要。解放战争的后期,全国的军事斗争形势很好,毛主席发出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极大的鼓舞了全军官兵,经过艰巨而耐心巧妙的工作策略,在傅作义的配合下做通了董其武的工作,决心弃暗投明。</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集体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起义部队就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军、37军和绥远军区骑兵第4师,归华北军区建制,由绥远军区指挥,移驻包头、五原地区。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九五零年四月,董其武奉命到北京,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了董其武,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四月二十七日晚,毛主席再次招见了董其武。畅谈了绥远问题的看法,毛主席说:我们要做同路人。</p> <p class="ql-block">  董其武率部在绥远起义成功后,心情格外激动,曾挥笔写下七言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迎春风排万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义旗终插青山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弃暗投明党指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起死回生恩胜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今矢志勤改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他日立功赎前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任务不计多艰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喜见万民解倒悬</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暴发,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畔,十月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十一月上旬,董其武通过傅作义向毛主席报告,希望愿绥远军部队入朝参战,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十二月一日,绥远起义部队改造结束,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高克林任政委,下辖第三十六军,三十七军,骑兵第四师,归华北军區建制。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日,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兵团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笫二十三兵团,作为志愿军予备队,随时准备入朝作战。</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一年九月三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入朝,主要任务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飞机场,并担任后方警戒。经过三个多月在战火环境下超额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空军修建了通天飞机场,战胜强大的联合国军有了保障。毛主席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贺电中称:二十三兵团入朝修建任务,虽在敌机连续轰炸阻挠下,终于超计划完成了任务,甚好。朝鲜方面授予董其武,高克林等六人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整个二十三兵团六千余人因此立功受奖。</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二十三兵团从朝鲜胜利回国,驻河北省定县(今定洲),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下辖第二十八师和一零七师。一九五三年三月,中央军委任命董其武为第六十九军正兵团军军长,裴周玉任军政委。</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八日,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主持上将中将军衔征求意见会议,董其武认为自己授上将军衔高了,毛主席说:你杨成武不受上将军衔行,董其武一定要当上将。九月二十七日,董其武从毛主席手中接过一级解放勋章,从周恩耒总理手中接过上将军衔,董其武说:谢谢毛主席!谢谢周总理!感谢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对我的恩情!</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董其武向政委裴周玉书记提出入党申请,裴周玉书记说:你的申请我必须向军區党委向中央军委汇报请上级党委决定,经较长时间的考察,经军党委,军区党委,军委决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举行了入党宣誓。先期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董其武将军入党宣誓图</p><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24日,中央组织部正式批复:“经与中央统战部研究,同意吸收董其武同志为正式党员,党龄从1980年1月24日支部大会通过算起。”1982年12月22日,总政治部副主任颜金生同志郑重宣布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84岁的董其武听到这一喜讯后,高兴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说:“我终于圆了入党梦,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这一生有了光荣的归宿。”当天,他写了两首《入党感怀》诗,以表达自己的赤子情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革命熔炉炼真金,八旬有四做新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闻道虽晚志不衰,甘将余生献人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欣逢盛世开太平,愿为苍生献此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行见华夏乐小康,更期世界跻大同。</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九年三月三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董其武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董其武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和杰出的军事家”,“一生为国为人民”,“生为民族精英,死而风范长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致董其武将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文/乔培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铁血铸忠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烽火照丹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绥远抗战到北平起义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以将星为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华夏山河书写赤诚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河浪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见你策马渡冰的呐喊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阴山雪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铭记你布防筑垒的身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十八载军旗红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日长风掠过长城垛口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仍传来你佩剑的铮鸣——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声“报国”,一生铿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致虎将军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文/乔培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烽火炼真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绥远筑铁军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丹心照日月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血染征襟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秩风云路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生华夏魂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朝忆虎将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剑气尚凌云</p> <p class="ql-block">注:在纪念中國人民解放军诞辰98周年之际,由原618团军务股长解清生同志提议:为了更好的回忆部队的历史和生活点滴,特别撰写69军军长董其武将军,有很大的民族教育意义。由于历史悠久,了解甚少,有不周到之处,望多加批评斧正为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