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教育 大讨论】 成为不同人

燃烧的雪片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59567897</p><p class="ql-block"> 文 / 燃烧的雪片</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孟国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和教育”秉持“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以人为本。从个体出发,让不同人成为不同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人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人共建大同世界。追求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多元发展,充分彰显教师的教育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 成为不同人,小组合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两三年前陈校长在我校任职间,“生动”课堂在我校曾遍地开花。至今记得最精彩的一节课,今天才恍惚发现,原来早已藏着“三和教育”的影子,小组合作六人组为形态。黑板一侧小组名号自选自取,多是凝练的四字词;课堂以任务驱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围绕问题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畅所欲言时,小手犹如密林。学生以思辨为乐,仿佛“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言辞在唇间流动,眼里充满光亮,生命的底色斑斓多彩。小组回答问题机会均等,但个人不唯一,人人可成为小老师,带着思考与思想,课堂始终有松弛感。小组合作,当堂检测,让思维价值可见。课堂愉快,每个人思维在线,人人发光。课堂上,引导小组合作的核心角色,常常因人而异,各展所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今天“三和教育”理念回望,若结成两人对子,再经两次小组选拔优化,能打破“合而不作”的困境,让小组合作发挥真正的功效。对语数外学科来讲,早饭后上课前半小时里,英语与语文可轮换背,一一完成单词、语法句子、诗词、文言文等背诵内容,数学可巩固概念,两人对子监管督促,小组合作效率定然翻倍。长期坚持便成习惯,校园学习氛围也会愈加浓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班里调皮又聪明的学生,不妨让他们专门收发作业,为大家服务。既能让他们感受自身价值,又能很好参与单词、诗词默写批改,无形中稳定了班级秩序,又提升了个人人文素养,为“拔节成长”打下根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因性格天赋、经历不同,分工自然不同。就如花园的玫瑰、百合、向日葵,各自绽放构成丰富美,让每个人最大化保持真实的自己,便是教育最美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二. 成为不同人,幸福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教课中班里有个孩子,像只安静的“丑小鸭”,礼貌懂事,父母离异。会读会认,唯独不会写,每天安排同学教他写字,一来二去,教者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被教着也在进步中感受到了自信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一大男孩父母离异,一手好字却不认识字。安排同学每天教他识几个,这孩子心里亮堂,懂事的他每每下课,总喜欢跑到讲台上为我捏肩捶背——后来才知道, 他在家常给奶奶这样做,多好的孩子呀。我打趣道:“将来开家按摩店,老师和同学都为他捧场,还得充VIP!”这话一出,他脸上瞬间乐开了花。我顺便带领同学日行善举,积极做好事,一切为了“一个中心(学习)、两个基本点(卫生、纪律)”往前跑,如此班级风气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孟国泰教授说:“不是因为优秀才去帮别人,而是因为帮别人才优秀。”主动帮扶的过程,其实是在践行自我价值,潜移默化成修养。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暖流里,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生活充满仪式感,日常生活循环不止。岁岁年年“节”相似,岁岁年“礼”不同。我总想着给重复的日常动手添加新元素,捕捉别样东西,特别的方式呈现,制造惊喜。带领他们征集金点子,三 八节,约全班同学在周六晚上7点,班群内给所有老师发祝福短信。同样六一节,每人也意外得到了一个阿尔卑斯棒棒糖而欢呼。看来尊重差异,让个体有小追求,获得小满足,这条路行的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内有一名女孩是建档立卡户,该女生学习一般,但有很强的上进心。一次背书超前完成,格外熟练,我当众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那刻,她眼含泪光,因受鼓励,脸红的像被点燃的小灯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将学生的幸福置于“教育的土壤”,师生双向奔赴,教育一路生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 成为不同人,大同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对于优秀小组,可减免作业一次。也可通过主题班会“今天我当家”,让其参与班级管理,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末全体同学回家参加义务劳动:做饭,打扫卫生,刷鞋洗衣服。拍照片,发视频于班群,并写出劳动过程及感受,字里行间体会父母的辛苦。小组内互读互评,选出优秀展台共睹,实践中供大家借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科学习上,也可设计分层任务。以《春》为例,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分别寻找描写手法:修辞、正面侧面描写、感官描写、虚实结合的语句,小组互读后,共同说出这些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再仿写《秋》,让学生从关注小我走向观察自然,达成“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的成长。又同步提升了听说读写能力,互评优选,发小组荣誉证书上墙,感恩教育在日常细节中扎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阅读,当堂定量。完成后写读后感,小组互读互评。优选分享。享受自我认可的高光时刻,学生既能收获认可,也能被引导着积极参与环保、社会公益、文化传承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理解、包容与协作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发芽,终在生命里舒展成一朵朵鲜亮的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和教育”的“三个从个体出发”,最终接纳个体独特为前提,实现集体的和谐共荣——美好愿景。前提是教会人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在与自己与他人、与万物建立起舒展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教育日常中的琐碎小事,看似细碎,犹如放入大茶壶的茶叶,毫不起眼,日复一日的浸润中,却能让整个班集体散发醇厚的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