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碧海清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486676</p><p class="ql-block">图片:我的相册</p> <p class="ql-block">走进"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的这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握着一把特殊的钥匙,打开的是千家万户的心事,遇见的是烟火人间的真情。</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化解群众矛盾时,面对的是张阿姨和李叔因阳台漏水引发的争执。张阿姨红着眼眶细数墙面受损的委屈,李叔梗着脖子强调自家装修并无过错。起初我以为评理就是辨明是非,直到看到两位老人在我们拿出房屋结构图、耐心分析漏水成因后,从互不相让到主动提出各担一半维修费用,才懂得化解生活矛盾不只是讲道理明是非,更是架设心灵桥梁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见过为赡养费争执的兄弟,在回忆起童年共享一碗热汤面的温暖后握手言和;见过因噪音纠纷的邻里,在共同为社区加装隔音棉后成为互帮互助的朋友;见过为家务分配闹别扭的小夫妻,在我们支招"家务轮岗制"后笑着制定家庭公约。这些看似琐碎的矛盾里,藏着最真实的生活褶皱,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耐心熨平这些褶皱,让温暖重新流动。</p> <p class="ql-block">古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群众评理委员会的特别之处,正在于用"群众语言"解"群众心结"。我们不用冰冷的法条压人,而是用"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拉近距离;不用生硬的说教服人,而是用"将心比心"的共情化解隔阂。每当看到曾经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握手言和,送来写着"为民解忧"的锦旗,我就深深体会到:化解矛盾的不是我们有多高明,而是真情本身就有治愈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生活矛盾群众评理委员会,照亮过无数纠结的脸庞;管理团队成员的耐心调解,温润过许多焦灼的心房。在这里,我触摸到基层治理最鲜活的脉搏,更懂得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深意。每一次成功的化解群众生活矛盾,都是一次对"和谐"二字的生动诠释,这份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守护着万家灯火的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