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17日游轮抵达此次航线最后一个停靠点,也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即第26国-圣卢西亚。</p><p class="ql-block">圣卢西亚岛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部,国土面积约610平方千米,2024年人口约18.4万。该岛最早居民为印第安人,1639年遭英国入侵后历经英法殖民争夺,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79年2月22日正式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p><p class="ql-block">圣卢西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外观很象一片树叶,最高峰莫基米山海拔959米,属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6-27℃。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支柱,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5.7亿美元。</p><p class="ql-block">最让圣卢西亚人感到骄傲的是岛上诞生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和文学家德雷克·沃尔科特。</p> <p class="ql-block">游轮08:00-18:00靠岸圣卢西亚首都卡斯特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Saint Lucia – Castries。</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包车环岛游。第一个停车远眺的景点是</span>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大小皮通山。</p><p class="ql-block">大小皮通山The Pitons:圣卢西亚的标志性地貌——大小皮通山,是由大皮通(Gros Piton,海拔798米)与小皮通(Petit Piton,海拔743米)两座火山锥组成。这对双峰坐落在岛屿西南部的加勒比海沿岸,以其独特的对称造型成为岛上的国家象征。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面积达2,909公顷。登顶大皮通山是一项热门的生态探险活动,需约两小时徒步,但即使不登山,远观双峰倒映海面的景致,也令人震撼。这里不仅是摄影天堂,也吸引大量生态旅游者前来探访周边丰富的热带雨林和珊瑚礁生态。</p> <p class="ql-block">皮通山从加勒比海海面拔地而起,雄伟壮观。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山峦,与湛蓝的海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自然画卷。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攀登皮通山,在攀登的过程中,欣赏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美丽的海景。站在山顶,俯瞰圣卢西亚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皮通山双峰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驱车来到皮通山观景台。虽然这天天有点阴,不时还掉几个雨点,但不妨碍欣赏皮通山的壮观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天天气不是很好,特从网上下载一张照片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皮通双峰临海耸立,脚下是红蓝相间的大片民居,身后是连绵的青山翠峦,气势磅礴,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硫磺镇Soufrière Town,圣卢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城镇之一,名字源于法语“硫磺”,反映出其火山地热特征。该镇建于18世纪,是法国殖民时期的首府。如今,这里人口约7,000人,依旧保留着浓厚的法式殖民建筑风格。小镇沿海而建,街道两旁是五彩斑斓的木屋与悠闲的市集,洋溢着加勒比慢节奏的生活气息。镇上还有18世纪建造的天主教堂、地热温泉以及热带植物园等景点。Soufrière不仅是游览皮通山与火山景区的门户,也是一处值得慢慢感受的文化之地。</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去往苏弗里耶尔火山往,它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圣卢西亚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这里有着独特的地质风貌,弥漫着神秘的气息。游客可以参加火山探险之旅,近距离观察火山口、温泉和硫磺泉等奇特景观。在火山周围,还生长着许多珍稀的植物和野生动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绝佳机会。</p> <p class="ql-block">硫磺火山口Soufrière Drive-In Volcano:世界上唯一一座可以直接驾车进入的火山——Soufrière Drive-In Volcano,也称为Qualibou火山。地质学家认为它大约形成于30万年前,属于一座塌陷式火山口。游客可进入火山中心区域,近距离观看地热喷气孔、沸泥池及硫磺沉积地貌。这里的地热区温度高达170°C,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硫磺气味。除了观景区,还设有地热温泉泥浴体验区,水温约38至42°C,被认为具有舒缓关节与皮肤问题的疗效,是非常受欢迎的养生项目。每年吸引超过20万名游客前来。</p> <p class="ql-block">有游客在体验温泉泥浆浴。</p> <p class="ql-block">这个观景台可以看到多个地热喷气口冒出热气。</p> <p class="ql-block">从岩石中流淌出的温泉水。</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观景台下来去近距离观看沸腾的泥浆池。</p> <p class="ql-block">含有硫磺的水从山上岩石中流下来。</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远眺马里戈特湾(Marigot Bay)。</p><p class="ql-block">马里戈特湾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海湾,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和青山环绕。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是潜水和浮潜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海湾中欣赏到各种美丽的珊瑚和热带鱼,还可以探索一些古老的沉船遗迹。海湾周围还有许多豪华的度假村和餐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美食。</p> <p class="ql-block">马里戈湾Marigot Bay,圣卢西亚最美的天然海湾之一,位于首都卡斯特里南方约10公里处,湾区三面环山,形似天然港口,历史上曾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躲避风暴之地。如今,这里是圣卢西亚高级度假区和游艇码头中心。湾内设有可容纳大型游艇的深水泊位,每年吸引数百艘豪华游艇停靠,是加勒比航海爱好者的天堂。电影《加勒比海盗》也曾在此取景,使这里更添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中午回船午餐和休息,下午是首都卡斯特里城市漫步。</p> <p class="ql-block">卡斯特里港湾Castries Harbour,圣卢西亚的主要深水港,也是加勒比地区重要的游轮与商业船只停靠点。港湾位于卡斯特里市中心,三面环山,天然屏障优越,是航海者理想的避风港。这里每年接待超过40万名游轮游客,是圣卢西亚旅游的重要门户。从港口眺望,可见港区周围的殖民风格建筑和绿植点缀的山丘。</p> <p class="ql-block">政府机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国家银行。</p> <p class="ql-block">乔治五世国王花园King George V Gardens,卡斯特里市中心的绿洲,建于20世纪初,以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命名。占地约1.5公顷,是市民休闲与散步的好去处。花园中种植着多种本地与外来植物,如朱槿、鸡蛋花、棕榈树等,并设有长椅和凉亭,是感受加勒比绿色生活节奏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卡斯特里侯爵雕像Statue of the Marquis de Castries,纪念法国贵族卡斯特里侯爵(Marquis de Castries),他是18世纪法国在加勒比地区的殖民管理者之一。城市“Castries”即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雕像不仅反映了圣卢西亚殖民历史的复杂背景,也见证了法英争霸时期对岛屿命运的深远影响,是当地历史教育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二战纪念碑,纪念碑采用醒目的粉红与黄色配色,中央为一座双横横杆的洛林十字(Cross of Lorraine),下方搭配象征“胜利”的V字图案。洛林十字是二战时期自由法国的重要象征,常代表抵抗压迫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整个纪念碑表达对历史胜利与民族解放的纪念,亦象征圣卢西亚人民坚韧不屈的意志,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乔治五世国王花园旁的一座小教堂是圣三一圣公会教堂Holy Trinity Anglican Church:卡斯特里历史最悠久的英国圣公会教堂之一,建筑风格为新哥特式,建于19世纪,至今仍为当地信徒的重要礼拜场所。教堂内部装饰简约典雅,拥有拱形木梁结构与彩色玻璃窗,是宗教与建筑文化的结合体。游客可在安静中感受殖民时期留下的宗教传统。</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的一个小房子,现在似乎用作社区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故居,门口标识牌现在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房子小小的,非常朴素,说明德里克·沃尔科特出身贫寒之家。</p> <p class="ql-block">德里克·沃尔科特广场(Derek Walcott Square)位于卡斯特里(Castries)市中心,是该国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公共空间之一。</p><p class="ql-block">广场最初名为“哥伦布广场”,1992年为纪念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更名为现名,成为国家文化骄傲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广场同时致敬圣卢西亚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另一位为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广场上立有两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 </p><p class="ql-block"> - 获奖年份:1992年 </p><p class="ql-block"> - 奖项:诺贝尔文学奖 </p><p class="ql-block"> - 成就:因其诗歌作品“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而获奖。沃尔科特的代表作包括史诗《奥梅罗斯》(Omeros)和诗集《白鹭》(White Egrets)。他的作品融合了加勒比文化、殖民历史和西方文学传统。</p> <p class="ql-block">阿瑟·路易斯(Sir W. Arthur Lewis)</p><p class="ql-block"> - 获奖年份:1979年 </p><p class="ql-block"> - 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 </p><p class="ql-block"> - 成就:因其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和增长的分析而获奖。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黑人学者,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p><p class="ql-block">注意:</p><p class="ql-block"> - 阿瑟·路易斯虽然出生于圣卢西亚,但后来加入了英国国籍。因此,部分资料可能将他归类为英国经济学家,但他的出生地和早期教育均在圣卢西亚。</p><p class="ql-block"> - 德里克·沃尔科特则始终与圣卢西亚的文化身份紧密关联,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加勒比地区的文化认同。</p><p class="ql-block">圣卢西亚也因此成为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展现了这个小岛国在文化和学术上的非凡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广场以和谐的建筑布局与自然景观融合著称,主要结构包括:</p><p class="ql-block">1. 中央纪念区</p><p class="ql-block"> - 战争纪念碑:纪念阵亡战士。 </p><p class="ql-block"> - 马萨维树(Massav Tree):一棵树龄超400年的古树,被视为广场地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萨维树(Massav Tree):一棵树龄超400年的古树,被视为广场地标,本地居民常在此休憩、阅读,充满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广场东面是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建于1897年,是卡斯特里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由总主教罗伯特·里瓦斯(Robert Rivas)管理,供奉圣母玛利亚(头衔“无染原罪”)。</p> <p class="ql-block">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被誉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教堂之一,长61米(200英尺),宽30米(100英尺)。属于新哥特式风格,内部装饰以圣卢西亚艺术家邓斯坦·圣奥默(Dunstan St. Omer)的壁画闻名,融合了本地文化与宗教艺术。</p> <p class="ql-block">德里克·沃尔科特广场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圣卢西亚文化精神的凝聚地——从400年古树的沧桑到诺贝尔奖的现代荣光,从战争纪念碑的肃穆到教堂壁画的绚丽,每一步都踏在历史与艺术的交汇点上,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沿着卡斯特里港湾漫歩,繁华中透着宁静,</p> <p class="ql-block">社区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信步走进去看看,里面有不少画作。</p> <p class="ql-block">带着滿滿的收获回到船上,第二天3月18日游轮将回到巴巴多斯,我们将下船结束<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段游轮MSC华彩号的行程,也圆满结束</span>这次环加勒比海26国/地区的行程。领队和8位团友将取道纽约转机飞回各自的城市,我和另两位团友将飞往迈阿密开启下一段为期30天的中美洲9国之旅。</p><p class="ql-block">此次行程由三段游轮(船上32天)和中间衔接的陆地游组合完成,个人感觉这是游历海岛小国的最佳方式。精心设计的创新线路,环环相扣的精确执行,最佳的季节和加勒比海天堂般的美景成就了这一次精彩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我们飞向迈阿密。</p><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美友耐心阅读和点赞评论我的流水账拙文,你们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动力和快乐源泉。再次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