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仲夏之梦 ‍一一大外孙女带我游土耳其(七)

王士珑

<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七月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今晨七时出发行,大巴走一个多小时,来到土耳其中部的凯布纳(kapilar)机场,上午十时乘飞机飞往伊斯坦布尔亚洲部分的机场,十一时许抵达后乘大巴前往伊斯坦布尔的欧洲精华地区。</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这么具有2500万人口的大都市,果然气势非凡!仅它的亚洲市区都高楼林立,不时见到清真寺的宣礼塔直插云宵;地面上道路开阔,中间走有轨电车,两边单向三、四车道。道路林木浓郁矗立,花团锦簇;车流湍息不停,就这么宽的道路,还不时地堵车。</p><p class="ql-block">走了大半个小时,便看到世界著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了!亚洲这边一幢幢别墅掩在绿树之中,从海滩延伸到山坡之上,导游讲这里的房价在起步5万美元以上。而欧洲这边高楼密密麻麻,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傲然屹立于海峽之边,无声地诉说着土耳其奥斯曼时期的光荣和辉煌。博斯普鲁斯海峡蓝色海浪波涛汹涌,轮船如过江之鲫,往来不断;而三座大桥横跨于海峽之上,如彩虹一般雄伟壮观。 </p><p class="ql-block">一,经过罗马竞技场(又称:苏丹阿哈麦广场)</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蓝色清真寺附近的饭店午歺,歺后步行不久,便进入号称古罗马竞技场的广场。广场上有三件建筑作品:一件是大石块砌成的方尖碑,一块具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埃及方尖碑,还有一座蓝色蛇形缠绕的蛇碑。整个广场古色古香,诉说着伊斯坦布尔悠久而光荣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二,蓝色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的标志性建筑:蓝色清真寺。正式名称:艾哈迈德清真寺,建于1609至1617年,几乎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15o6一1626年)同一时期建筑,同样无比辉煌的伟大建筑,同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性建筑。远远地就望到那六根高大的宣礼塔直指蓝天,迈入清真寺大门,首先便是围绕主寺的方形廊道式建筑,一间房一个穹顶连成一线,从外面看就象一个一个弧顶拱卫着主寺的高大穹顶,从里看就是廊道式长形房屋,应该过去是供信徒做礼拜前洗淨手、脸的地方吧?</p><p class="ql-block">主寺坐落在一人高的台阶之上,走进寺内,立即被它的恢宏气势所震撼!四个直径十米以上、高三十多米的极其巨大的白色立柱耸立而上,顶上的半园形弧形拱梁与四面墙体形成每边三个园拱,拱卫着中间一个主穹顶高43米,直径23·5米。每个拱顶上都用金线绘成的伊斯兰花纹。整个建筑外立面由花岗岩砌成,内立面贴满著名的蓝色瓷砖,由一道长廊围一圈形成二层长廊,无数的彩色花窗将外面的阳光收纳进寺内,斑斓地落在大庭的地毯之上。</p><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没有偶像崇拜,所以寺内没有雕塑人物,但每一边瓷砖墙上,都有深蓝色繁枝横条纹和古兰经书法作品,庄严而典雅。整个大厅里布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虽然没有阿联酋迪拜大清真寺(现代建筑,耗资60亿美金)那么富丽豪华,但它既宏伟高大,又紧奏缜密;无论是穹顶,立柱,还是彩色花窗、水晶吊灯,都浸润着苍桑岁月的洗礼,散发着宗教信仰的圣光。</p><p class="ql-block">三,老皇宫(托普卡帕宫)</p><p class="ql-block">从蓝色清真寺出来,走不多远,便来到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老皇宫。老皇宫开始兴建于1459年,自1465年至1853年,作为帝国苏丹的处理政事和居住的居所,曾有25位苏丹曾经在此居住过。</p><p class="ql-block">整个皇宫占地70万平方米,由四重城门构成巨大的院落。里面房屋皆为一、二层石质建筑,中间一道为主建筑,左侧为四个图书馆等,现辟为展览馆等,右侧联排建筑为食堂等,现展出历代苏丹的服装和歺具等。整个皇宫内树木、绿地占很大比例,树木皆高大古树。</p><p class="ql-block">第三道主建筑为苏丹处理政事大厅,面积和北京太和殿相近。内仅设一御座,苏丹坐在那里,听取站着的大臣们汇报和讨论国事。</p><p class="ql-block">第四道(也即最后一道)建筑便是苏丹的寝宫,现辟为珍宝展览,各国包括大清帝国乾隆时代赠送的珍贵礼品,有黄金包面的巨大沙发,各式黄金饰品,最著名的便是当时世界第五大的钻石:86克拉的"勺子钻石"。並不是它形状象勺子,而是这钻石的经历神奇有关,</p><p class="ql-block">它先由一乞丐在翻垃圾中找到,与别人换了三个木勺,最后被曼斯曼帝国收藏。</p><p class="ql-block">这所宫殿的右侧,为一阳台式的建筑,面临大海。设有四、五个桌子和几十张椅子,可以最近距离地欣赏马尔马拉海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交汇处那辽阔的海面和汹湧奔腾而来的海浪。</p><p class="ql-block">四,乘游船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p><p class="ql-block">出了皇宫,复乘大巴来到码头,乘上一艘中型游轮,上到二层,视野开阔;轮船开启,海风习习,立即驱散了夏日下午的酷热。</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连接里海与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异常优越;正是这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座横跨欧亚大陆的伟大城市伊斯坦布尔。</p><p class="ql-block">坐在二层船帮边坐榻上,观望海峽两岸,连绵不绝的建筑沿海峽两岸铺开:蓝色清真寺、索菲亚教堂、新、旧皇宫、著名的饭店(包括中国人经营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学等等。</p><p class="ql-block">俯看海面,舟船往来不绝,海鸥不时掠过海空。海峽虽只三十二公里长,但海面宽阔(最宽处3700米,最窄处700米),浪涛汹涌,非常壮观。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也结束了乘船游览。</p><p class="ql-block">五,散步塔克西姆步行街</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塔克西姆步行街,相当于中国上海的南京路的繁华热闹。一条三公里长的老街,中间一道铁轨走红色有轨电车,两边是无数品牌店的商铺,两侧有十来条巷子象鱼刺一样向下伸向两边,可见这条街的地势还是非常高的;大街一头高一头低地伸向海边,大外孙女与她的小伙伴去扫货逛街,我和几位西安女教师先向下去寻找著名的地标建筑:加拉塔塔。向下走数百米,有轨电车终点后,街道路面由柏油马路变为小方石铺路,地势呈明显下坡,马路两旁仍旧商铺云集;再走了两、三百米,便看到了道路右侧加拉塔(灯)塔。这是一座园筒形的灯塔,约有十来层楼高,现在夾在四周高楼之间,便显得不那么雄伟高大了,但还没有中国重庆的解放碑,夾在四周高楼之中那么渺小了。此时,西边的太阳照亮了它的右侧,正是拍照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没有时间去登塔俯看海峡了,我们便沿途返回。那四位西安女教师去街边扫货,我便漫无目的地闲逛,既看商铺里琳瑯満目的商品,又看满大街的各国游客:既有西欧人士,更多的是伊斯兰人士;欧洲白人多短衫短裤,男性身材高大,女性多上穿紧身背心;伊斯兰男人体形健壮,多络腮胡子,女人包扎各色头巾身穿长袍,但年轻阿拉伯少女的明眸挺鼻,苗条身材是头巾长袍掩盖不住美丽的。</p><p class="ql-block">结束逛街后,导游带领我们来到一个歺厅,享受八天土耳其之旅唯一一次中式歺食:清蒸海卢鱼,土豆烧鸡块,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土豆丝、炒卷心菜等。</p><p class="ql-block">晚歺后,便奔赴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结束我们来回十天的土耳其之旅了。</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坦布尔亚洲城区内:</p> <p class="ql-block">车内拍新皇宫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罗马竞技场三碑:一,蓝色蛇形碑,看它的基座伸向地下,可见现在地面已升起了多少:</p> <p class="ql-block">近四千多年前的埃及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进门:</p> <p class="ql-block">主穹顶:</p> <p class="ql-block">一层一层的彩色玻璃花窗:</p> <p class="ql-block">远眺索菲亚教堂,世界唯一一座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共存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回望蓝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开始进入老皇皇宫,这是第一道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苏丹办公大厅:</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时世界第五重的钻石,86克拉的勺子钻石:</p> <p class="ql-block">皇宫寝宫最右侧的露台:面朝大海,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金沙发:</p> <p class="ql-block">皇宫内院绿地:</p> <p class="ql-block">大食堂内各色歺具:四大间,供应宫内数千人歺食:</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p> <p class="ql-block">逛马克西姆大街:这里我们的集合地,每人拍一张,予防走散:</p> <p class="ql-block">走了十几分钟,来到加拉塔塔:</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土耳其马塔冰淇淋店,前天在小镇导游请我们品尝过的冰淇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