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资源与荒漠相伴,富裕与分争共存。因为常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对关注时事的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好奇心驱使我开启了卡塔尔、巴林和沙特三国的奇妙之旅。 深圳出发,全团共三位,一色的古稀之人,两位老兄来自东北。第一次参加没有领队的超小境外旅行团,中彩了!好在三人中两人能用英语凑合交流,地接导游通过微信遥控指挥,一路顺利。 第一站卡塔尔首都多哈,飞机降落在哈马德国际机场时,正值清晨。通关十分顺畅,一切井然有序。超大的地下停车场,让人眼前一亮。跟随导游,顾不上旅途劳累,开始了一天的行程。沿多哈海滨路观光,建筑与绿洲相映成趣。“船小好掉头”,团小方便随性而行。多哈这座从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城市,像是孩童用积木随意搭建的梦想之作。我们在网红之地打卡,沿老码头漫步,遥望一海之隔的国家博物馆。导游在卡塔尔生活多年,尽管是女性,能力超强。不仅车开得好,对多哈这座魅力城市也了如指掌。掐着时间点,来到埃米尔皇宫,正值皇宫骆驼卫队巡游时间,让我大饱眼福。走近世界杯倒计时表,时针在变,风景也在变。 卡塔尔文化村融合了伊斯兰传统与现代艺术,包含清真寺、露天剧场、展厅等设施,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呈现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文化的绚丽多姿。珍珠岛是多哈附近的大型人工岛,集商业、娱乐及豪华社区为一体,是多哈奢华的代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平静漂浮在海面上,这是91岁高龄的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收关之作,汇集了伊斯兰建筑和文化的精髓。 卡塔尔国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更是伊斯兰文化的璀璨瑰宝,让我敬畏和敬仰。拥抱多哈大学城,国家图书馆浩如烟海,大气恢宏;大学城清真寺宁静庄重,洗涤心灵。观光卢塞尔新城,感悟卡塔尔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卢塞尔体育场金光灿灿,卢塞尔大厦熠熠生辉,旺多姆广场购物中心有序繁华。夜幕降临,多哈瓦其夫老市场迷人的灯光,吸引着八方游客;与凶悍的猛禽互动,让我心跳加速。夜晚到国家博物馆打卡,为卡塔尔之行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的一天,直奔机场。乘坐海湾航空的飞机,飞越大海,不到一小时,到达巴林首都麦纳麦。地接社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午餐。巴林的导游留着络腮胡,和蔼可亲,细心周到。 法塔赫大清真寺是巴林最大、最著名的清真寺,以巴林的开国元勋艾哈迈德·法塔赫的名字命名。宏伟庄严,气势不凡。巴林国际赛车场有一级方程式(F1)赛道,也是巴林大奖赛的举办地。站在观众席,可以感受到比赛时的风驰电掣。 “生命之树”是巴林著名自然奇观和网红景点,距离首都麦纳麦约40公里。一棵四百岁的牧豆树孤独地矗立在荒漠之中,周围无可见水源,在极度干旱的沙漠中存活,可谓生命奇迹。有人认为它与《古兰经》中提到的“生命树”有关,象征永恒与神赐。 距生命之树约10公里,是巴林的第一口油井巴林一号井,由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勘探团队钻探,是波斯湾地区首个商业性石油发现。站在油井前,我想起了铁人王进喜,想起曾为“祖国献石油”的一代石油人。入夜,来到网红338街区,感受城市的繁荣。回到酒店,品一杯啤酒,体验异国风味。 早餐丰盛,酒店温馨,饭后直奔巴林堡。卡拉特考古遗址又被称作巴林堡,始建于公元前2300年,建造者包括加喜特人、葡萄牙人和波斯人,后成为葡萄牙人的港口。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堡与大海相得益彰,远古的沉寂,现代的喧嚣;岁月沧桑,海风依旧。巴林的古代文明史源远流长。据介绍,巴林于公元前八千年进入了农业文明,这个漂浮在海上的沙漠王国,自古以来就是商旅纵横之地,如今以石油与金融闻名于世。从巴林古老的街区,到巴林湾人造岛,让我感受到巴林的日新月异。背朝巴林世贸中心拍照,留下行走的轨迹。巴林博物馆和国家大剧院都建在人造岛上,与大海相映成趣。参观博物馆,让我对巴林有了更多的了解。 新的一天,前往法赫德国王大桥,大桥1981年动工,1986年建成,是连接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跨海公路大桥。大桥的命名是为纪念沙特阿拉伯的国王法赫德。告别巴林,进入沙特。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帅气小伙。 达曼是沙特东部省首府,波斯湾的重要港口城市。沿着达曼海滨公园漫步,徐徐海风让人倍感清凉。 达兰距达曼只有十公里之遥。因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而闻名,是沙特石油工业的核心。走近阿卜杜拉国王世界文化中心,眼前是沙漠中的闪耀明珠。工业化的不锈钢建筑,流线型的外形感觉进入未来世界。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应有尽有。好一个众人向往的“知识之塔”。 告别达兰,继续前行,夜宿胡富夫,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椰枣成林,绿树成荫,据说多达300万棵。酒店热情款待,感觉宾至如归。 卡拉山(Al-Qarah)靠近哈萨绿洲(Al-Ahsa),是沙特著名的地质奇观和历史地标,有洞穴和古老的历史遗迹,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天气炎热,游客稀少,让我们可以细细地品鉴。 告别卡拉山,经过漫长的沙漠旅途,终于到达利雅得。贴近马斯马克堡垒,修缮后的城墙,遮盖了岁月的沧桑,土黄色的城墙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厚重,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沙特国家博物馆珍藏着沙特阿拉伯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涵盖自然、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刻,到吉达古建筑的复制品,引领我走进阿拉伯世界,感受其独特魅力。 穆拉巴宫(Al Murabba Palace)曾是沙特阿拉伯开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住所,如今成为历史博物馆,其古朴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内涵,向世人展示着沙特阿拉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王国大厦是沙特的标志性建筑,是利雅得新城的中心,在建筑设计上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中间的圆拱型空洞设计能抵抗频发的沙尘暴,减少飓风对建筑物的影响。乘电梯登上“空中之桥”,利雅得的全貌尽收眼底。站在地面仰望,大厦高耸入云。夜空中的大厦,璀璨夺目,无与伦比。 建设中的林荫大道(Boulevard World),融合了各国标志性建筑的展示,集大型游乐园和商业中心为一体。随心漫步,感受沙特的开放胸怀。 德拉伊耶遗址是沙特王朝最初的首都所在地,作为沙特王国的摇篮,是不可错过的文化圣地。夜晚在古城闲逛,探寻其神秘的过往。只可惜不准带相机入内,用手机拍出的影像多少有些模糊。如同古城的历史,渐行渐远,让人难以辨认。 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刻,时间短暂,依依不舍。打卡三国,印象深刻。当沙特航空的飞机在多哈降落时,行程中的一幕幕又重新回到我眼前。沙漠与海洋,传统与现代,虔诚与世俗,在这里完美共存。三国的兴盛,都源于石油,却远远超越了石油。有人形容“头顶一块布,世上我最富”,而背后深层的原因,是阿拉伯人的开放思维和经营天赋,在极致中超越极致。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三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