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夜经济”火热升温 多元业态点亮夏日消费新图景

商协资讯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晚,襄阳唐城景区内灯火如昼,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在仿古建筑间,沉浸式夜游项目《盛世唐城》迎来当晚第三场演出。与此同时,武汉光谷步行街的夜市摊主王霞正在招呼顾客:“周末一晚上能卖200多份小龙虾,收入抵得上白天全天。”今夏以来,湖北省通过文体融合、政策松绑、场景创新等举措,构建起“食、游、购、娱、体”五位一体的夜间消费体系,六大城市夜间消费规模同比提升23%,成为拉动暑期经济的新引擎。</p> <p class="ql-block">襄阳市唐城景区灯光璀璨,游人如织</p><p class="ql-block">文体场馆夜间“爆单” 公共服务注入活力 </p><p class="ql-block">晚上8点的武汉体育中心篮球公园,12片场地全部满员。“白天太热,晚上打球既凉快又能社交。”正在投篮的市民李昊说。据省体育局统计,全省夜间体育场馆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其中足球、篮球、羽毛球最受欢迎。为满足群众需求,武汉、宜昌等6个城市宣布将于7月15日起开放36处公共游泳馆,每日19:00-22:00提供免费服务,预计可覆盖超5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文化场馆同样“越夜越精彩”。湖北省博物馆将闭馆时间延至21时,曾侯乙编钟夜间专场演出上座率达100%;荆州方特推出的《楚乐》烟花秀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30%。“我们正打造‘博物馆奇妙夜’系列,让文物在夜色中‘活’起来”。省文旅厅夜间经济专班负责人表示。</p><p class="ql-block">政策松绑激活市集 舌尖经济持续升温</p><p class="ql-block">在襄阳北街夜市,长达1.5公里的临时外摆区聚集了200多个摊位,襄阳牛肉面、宜城大虾等特色美食吸引食客排起长队。今年6月,湖北推出“夜间经济包容监管十二条”,明确商圈、景区周边可划定临时摊点经营区,22:30前不设占道处罚。政策红利下,仅武汉就有127个夜市新增摊位2300余个,户均月增收超4000元。</p> <p class="ql-block">多元夜间消费场景释放“夜购”新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每晚能卖出300多斤卤味,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荆州大赛巷商户刘伟边说边展示着贴有“荆楚夜宴”统一标识的餐车。据悉,全省已打造21个省级夜间美食集聚区,7月上旬餐饮夜间消费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34%。</p><p class="ql-block">多业态融合创新 释放消费乘数效应</p><p class="ql-block">夜间经济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全国首个“AR夜市”让游客通过手机扫描解锁虚拟消费券;鄂州莲花山景区将光影科技与荷塘实景结合,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周末单日客流突破2万人次。商业综合体也纷纷转型——宜昌CBD购物中心引入24小时书店与深夜健身房,夜间销售额占比升至42%。</p> <p class="ql-block">临时外摆政策美食热销助燃“夜经济”</p><p class="ql-bloc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专家指出,湖北夜间经济已从单纯延长营业时间,升级为“场景营造+内容创新”的2.0模式。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夜间经济规模突破1200亿元,带动就业53万人,其中Z世代创业者占比达37%。随着暑期消费旺季到来,湖北计划再发放5000万元夜间消费券,并推出“夜湖北”数字地图,持续激活城市夜晚的消费潜能。</p><p class="ql-block">来源:中国报道(文/陈必勋)</p><p class="ql-block"> 责任编辑:陈必华</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xzx.chinareports.org.cn/sxzx/news/1240.html" target="_blank">湖北“夜经济”火热升温 多元业态点亮夏日消费新图景</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