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镇中心幼儿园7月驻乡工作站活动:心得与反思

忆青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1日,高唐县学前名师领航工作室的老师们来我们幼儿园,组织了一场游戏后的集体谈话活动。通过看倩倩老师和美娜老师怎么组织,再加上小组一起讨论,我对谈话活动有了不少新想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小组总结</b></p> <p class="ql-block">一、谈话时老师关注孩子哪些方面的学习</p><p class="ql-block">科学领域:老师会问“用了几个圆柱积木”,还会和孩子聊“五块钱怎么付钱”,借着这些话题带孩子学些科学知识。</p><p class="ql-block">语言表达与倾听:先让孩子随便说,再问“他搭的是什么呀”,让别的孩子也认真听、跟着回应,锻炼他们的语言互动能力。</p><p class="ql-block">‍社会领域:聊到角色扮演游戏时,就盯着“买奶茶”的场景,教老板和顾客该说哪些礼貌用语,慢慢渗透社交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题解决能力:看到孩子为滑梯坡度吵架后,让他们在谈话里说说“怎么把直坡改成楼梯式滑梯”,讲讲原因,帮他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帮孩子更好表达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追问着引导:问“你是怎么搭的呀?还有什么想补充的?” 让孩子能说得更详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怎么搭的这个?他的作品哪点最让你喜欢?” 让孩子有更多思考和表达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转话题:从“家”聊到“奶茶店”时,用“家里没人,你们又去了哪儿呀?” 这样的话接过来,不生硬,还能让孩子更想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让孩子能继续玩下去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强化礼貌用语:聊“奶茶店”游戏时,不光让孩子多说礼貌用语,还玩情景表演,让他们在平时和以后玩游戏时能自然用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扩充生活经验:聊到换钱的时候,让孩子动手试试换钱、算加减,还拓展了“选奶茶口味”这些购物小知识,给以后玩游戏攒点素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建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注与回应:谈话的老师能照顾到所有孩子,眼神灵活、表情丰富,回应也及时,氛围特别好,孩子都愿意参与,这点得保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聚焦深度交流:谈话不用规定时长和内容,关键是锻炼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建议挑1 - 2个分享的亮点深入聊聊,别因为说的点太多,最后啥也没说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常搞谈话活动:可以在读完绘本、区域活动后、自己玩完游戏后,多组织谈话。刚开始就抓一个点,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发讨论,以点带面,既能锻炼老师组织谈话的能力,也能让孩子更会表达,老师和孩子更有默契,形成好的循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记录的角度:拍孩子玩游戏的照片、视频,最好蹲下来平视着拍,方便孩子回看的时候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反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与放手:老师得蹲下来平等地看孩子玩游戏,别太早插手,多给孩子自己做主的空间,等着他们玩出“让人惊喜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升专业能力:老师得把专业本事练扎实,遇到游戏和谈话里各种情况,能敏锐应对,有点教育机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渗透表达能力培养:把锻炼孩子表达能力,融入到读绘本、区域活动、分享游戏画的画等平时的生活环节里,经常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问题引导思考:多问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多思考、多交流;老师适时追问,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点,让他们想得更深、聊得更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