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子湖畔桃源梦作者:陆敬华 (网名竹林听雨 )停下忙碌的脚步,约上三五好友,赴一场成子湖畔世外桃源偶遇的邀约。在江苏宿迁市泗阳县高渡镇的西南边域。成子湖如一块碧玉镶嵌于大地,湖畔的农场里藏着一位“田园诗人”——我的学姐。十多年前,她抛却都市的喧嚣,承包下数百亩湖畔土地,将身心托付给这片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她的农场,是成子湖畔的诗意注脚。春日的果园里,桃树、樱桃、苹果竞相绽放,花团锦簇如大自然的调色盘。微风拂过,二月兰的紫色波浪与薰衣草田的香气交织,仿佛能涤荡心灵的尘埃。学姐说,二月兰的芬芳有治愈的魔力,她特意辟出一片草田,让访客在花香中卸下疲惫。而鸡、鸭、鹅群悠然穿行于果树下,啄食虫蚁,留下一串串闲适的爪印。 成子湖的馈赠,是农场生生不息的源泉。湖水清澈如镜,鱼虾丰饶,垂钓者总能满载而归(为了生态平衡。现在禁捕、垂钓休渔期)。学姐的拿手菜——小鱼锅贴,用湖中现捕的鲜鱼烹制,焦香酥脆的玉米锅贴裹着鱼汤的鲜美,成了舌尖上的乡愁,妈妈的味道。可惜上次聚会因人多未能尝到,这遗憾竟成了心底最温柔的惦念。 傍晚时分,夕阳为湖面镀上一层金箔,鸭、鹅群游弋而过,涟漪荡碎了晚霞余晖洒在湖面的平静。湖畔的农家乐里,灶火正旺,柴火饭的香气与湖风缠绵。她说,这里的日子是“世外桃源与世无争”的诠释。三餐四季皆是大自然的馈赠。 农场的四季,是成子湖畔的缩影。春日梨花似雪,夏日果香满园、秋日枫叶如火,冬日围炉煮茶,烤红薯的甜香与炉火的暖意,勾连起童年的记忆。大雪纷飞时,学姐一家聚在湖畔木屋,看窗外银装素裹,听炉上茶水咕嘟。她说:“这里没有闹钟,只有鸟鸣和花开的声音。” 最难忘的是夏夜。乘画舫游湖,荷叶田田,红蕖映日,水鸟掠过湖面又倏然飞远。湖心的岛屿如翡翠点缀碧波,游客在此露营、小酌喝啤酒或只是静坐听风。学姐的果园里,萤火虫提着灯笼巡游,星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 学姐的农场,不仅是生态的乌托邦,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实践。她常笑言:“生活如果园,有花开也有虫害,但用心耕耘,总能等到甘甜。”这话让我想起泗阳古时的“桃源八景”——“夭桃千顷”的盛景,曾让诗人登高赋咏,如今在她的果园里重生。 成子湖的美,亦在它的纯粹。湖水随四季涨落,滩涂、岛屿变幻风貌,却始终保持着未被侵扰的清澈。学姐说,守护这片净土,如同守护内心的安宁。她与丈夫和园林工人的辛劳,化作桃李满园、鱼蟹满舱,也化作游客脸上的笑意。 临别时,学姐赠我一篮刚在大棚里摘的草莓,鲜红如玛瑙,甜中带酸。回望成子湖,白鹭翩跹,芦苇轻摇,湖水与长天一色。这般景致,美得让人心醉,也美得让人心碎——都市的喧嚣如影随形,桃源梦终究要醒来。 但学姐的话犹在耳畔:“桃源不在远方,而在心间。”或许,我们无法永远栖息湖畔,却能在心底种一片桃林,让花香熨平生活的褶皱。成子湖的波光、农场的烟火、围炉的暖意,早已成为生命里的“桃花源密码”,提醒我们:生活的本质,不过是与自然相拥,与时光和解。</p>